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高一地理備課組課題: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課標解讀】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核心素養】1.綜合思維:結合實例,了解地域文化對鄉村景觀的影響和城鎮景觀的影響。2.區域認知: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特點與城鄉景觀的關系。3.人地協調:通過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城鄉發展觀念。4.地理實踐:調查本地區的情況,了解城鄉景觀與當地地域文化的聯系,對區域特色文化傳承和保護提出合理建議。【教學重點難點】1.能夠理解地域文化在城鎮景觀中的體現。(重難點)2.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對城鎮景觀的影響。(重點)【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活動探究法、對比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教學媒體】 希沃白板【教學課時】 3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在多媒體上展示三幅云南哈尼梯田的景觀圖。承轉: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觀看幾幅圖片,是不是非常美麗啊,給人一種寧靜、淳樸的感覺,那同學們猜一下這里是我國的那個地區呢?承轉:這里實際上是我國云南紅河的哈尼梯田,這里在2013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的秋收之后到次年春播之前,是這里的旅游旺季,層層水田照映著藍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畫,吸引力無數游客。同學們通過圖片也可以看到,這里的村寨建在山腰上,村寨之下是水田,村寨之上是森林,那是什么樣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如此壯美的景觀呢?下面讓我們來學習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自主學習】一、地域文化1.文化來源與特點來源:人類對自身和世界的感悟與認知。特點:具有顯著特色的文化。2.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形成,分為物質的和非物質方面的。3.感受地域文化:可以從城鄉景觀入手。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1)自然景觀:行云飛瀑、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2)人文景觀,也稱文化景觀,是人類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記,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農田、村落、礦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類所創造的文化景觀。(3)人文景觀分類物質方面:建筑、服飾、飲食等非物質方面: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4.城鄉景觀:城鄉景觀既包括聚落群體,又包括聚落內的建筑、道路等。二、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1.較之城鎮,鄉村的主要經濟活動與自然的關系更為直接,其景觀鮮明地體現了人地和諧理念。2.鄉村景觀能體現當地人們的社會組織形態、精神追求等。(1)“宅高田低”的原因:使得高宅可避_洪水、低田利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諧的鄉村景觀。(2)土樓建造的目的:適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要求,體現了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思考交流】問題1 (區域認知)在澳大利亞南部城市庫伯佩迪礦山里,修建有許多由寶石礦演變而來的地下住宅。這里氣候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大部分礦工不得不停留在礦井里躲避室外極端的天氣,逐漸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居。早期地下住宅規模甚小,隨著生產設備普及和生活水平提高,地下住宅規模逐漸擴大,功能日趨完善,并出現了教堂、旅館等建筑。如今,庫伯佩迪的居民幾乎全部住到了地下,變成了獨特的風景線,還吸引了眾多的觀光客。(1) 分析庫伯佩迪的氣候特點,簡要說明其形成原因。(2)說一說庫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點。提示:(1)終年炎熱干燥。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降水少。(2)庫伯佩迪的民居依山崖開挖修建,全部建在地下;與外部聯系的窗口較小,內部寬敞;功能設施齊全,建筑功能多樣。問題2 (地理實踐力) 在徽州的故事里,山的作用在于阻隔,水的作用則在于溝通。有山的屏障、水的滋養,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徽州文化。為何徽州村落的基址一般選在枕山環水之處 ?提示:枕山:可以阻擋冬日的寒冷氣流,讓富含水汽的南風在此停留降雨,調節村莊的小氣候。環水:活水流經村落,既保證生活飲用所需,也便于養殖水禽、魚蝦,以及灌溉農田,日常交通。問題3 (地理實踐力)安徽宏村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狹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墻黑瓦,房屋山墻多采用“馬頭墻”的形式。分析宏村為代表的徽派建筑具有這些特征的原因。提示: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狹仄是由于古徽州所在地區山地多平地少,隨著人口增加,用地逐漸緊張。問題4 (綜合思維)(1)梯田景觀屬于什么類型的景觀?(2)結合已有知識,解釋“必須保證山上的森林面積足夠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的原理。(3)為什么哈尼族人的村莊多分布在梯田上方的半山腰?提示:(1)人文景觀(鄉村景觀)(2)森林能夠減慢地表徑流速度,增加下滲和地下徑流量,從而涵養水源,保持水土。(3)在梯田上方的半山腰發展農業可能對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哈尼族人把村落建在梯田上方,主要是為了獲取清潔的水源,保證生活用水;梯田在村寨下方,水流順勢而下,滿足了水稻生長對水的需要;半山腰不但氣候舒適宜人,且方便到村寨下方的梯田里勞作;河谷地帶,氣候濕熱,且易受洪水威脅,不適宜人類居住問題5 (區域認知) 云南十八怪,娃娃出門男人帶,這里的漢子愛妻愛兒成為風尚,“模范丈夫優秀爹 ”在街頭比比皆是。這種地域文化怎么形成的?提示:云南地處我國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嶺,女性體力較弱,不適合長時間的負重行走,所以出現“娃娃出門男人帶”的現象。說明了地域文化(風俗習慣)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男尊女卑的觀念弱,女性地位不低啊。【歸納總結】1.地域文化(1)物質方面:如建筑、服飾、飲食等。(2)非物質方面: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2.景觀(1)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如行云飛瀑、高山流水。(2)人文景觀: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如農田、村落、礦山、道路、建筑、雕塑等。3.城鄉景觀4.地域文化差異的形成5.地域文化的特點(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圍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如建筑、服飾、飲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質方面的,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3)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6.不同區域鄉村景觀(1)鄉村景觀的地域文化體現景觀 地域文化體現 舉例農業生產景觀 農業結構、耕作方式 、農田景觀、生產流程與場景 東北黑土地的商品糧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內蒙古草原牧業、新疆山地牧場等鄉村聚落景觀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與布局 東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的竹樓、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北方的四合院、內蒙古的蒙古包等(2)我國東西部農、牧景觀差異地區 人口分布 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東部農耕區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西部 牧區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3)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地區 耕地 農作物 牲畜 民居 主食 運動項目 傳統交通工具北方 以旱地為主 小麥、玉米、甜菜等 黃牛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馬南方 以水田為主 水稻、油菜、甘蔗等 水牛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 大米 游泳、龍舟競賽 船7.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城鎮建筑 表現 原因建筑布局 美國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層的摩天大樓,離開中心區,建筑高度急劇下降,然后又緩緩地向郊區遞減 美國歷史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來自歐洲,沿襲了歐洲自由主義精神的傳統,在后來的發展中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現代文化特征 發展歷史不同歐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會的廣場、大教堂以及工商組合的事務所,有許多著名歷史建筑,高層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區 歐洲發展歷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們不愿意讓現代化建筑奪去其歷史建筑的風采建筑結構 中國建筑 圍墻是主要景觀,城有城墻,園有園墻,宅有宅墻,廟有廟墻;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國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異美國建筑 絕少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建筑風格 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臺、殿、閣與西方宮廷中的噴泉、雕塑等明顯不同;中國民居四合院與西方的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明顯不同 東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城市建筑表現出教堂占優勢地位 中西方統治權力不同【針對性訓練】讀圖,回答1~2題。1.日本東京以皇宮為中心,將皇宮擺放在城市中軸線上,體現了( )A.天人合一的思想B.皇權的至高無上C.民主與法制精神D.城市格局歷史的悠久2.影響日本東京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是( )A.經濟因素 B.社會因素C.歷史因素 D.環境因素哈尼族梯田生態系統被文化生態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同構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據此完成3~4題。3.維持這一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關鍵是( )A.提供水源的江河B.受村規、民約保護的森林C.哈尼族的村寨D.層層疊疊的梯田4.哈尼族人村寨的選址,主要目的是( )A.對外交通便利 B.避免洪澇災害C.獲得清潔的水源 D.觀賞梯田美景【板書設計】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一、地域文化1.含義 2.分類 3.景觀(活動:紅河哈尼梯田)二、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1.“宅高田低 ”:人地和諧2.永定土樓:御外凝內三、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1.顏色:江南水鄉粉墻黛瓦2.構造:北京四合院3.空間布局:明清紫禁城【作業布置】學生課后完成《高中同步導練》課時作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