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和昆蟲》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全套教材“造型 表現”領域中表現動物的內容不少,低年級學段主要以主觀想象創作為主,追求童貞童趣,自由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本課正處于“造型 表現”領域的初始階段,本領域相關的內容包括本冊第三課《出殼了》和第十一課《奇妙的爬行》,都是表現小動物的。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認知水平,表現人與昆蟲親密和諧的關系,因此重點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自己和昆蟲一起時奇特的活動場景,使畫面表現得更加生動有趣味。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自然界中昆蟲的種類、形態和花紋的基本特點。認識對稱的基本特點,發現昆蟲的對稱。2.過程與方法:體驗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快樂,通過觀察,學會抓住特點表現不同種類的昆蟲。利用所學的知識大膽想象和表現有情節的“我和昆蟲”。知道表現主題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習慣。讓孩子愿意走進自然感受生活的美。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觀察、了解有趣的昆蟲,大膽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現能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教學,培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點: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充分發揮想像力。抓特點表現昆蟲。訓練組織畫面的能力。四、教學過程(一)導入觀看視頻,明確學習內容。你知道片中昆蟲的名稱嗎 本課學習的內容就是像小螞蟻一樣可愛的小昆蟲們,引出課題——《我和昆蟲》。(二)新授1.仔細想一想,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昆蟲?它們的外形和花紋有什么特點?常見昆蟲舉例:蜻蜓、蝴蝶、蜜蜂、螞蟻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昆蟲外形和花紋的特點。特殊昆蟲拓展:蚊子、蒼蠅、蟑螂等,引導學生了解昆蟲的相關科普知識。奇異昆蟲拓展:枯葉蝶、竹節蟲等,引導學生欣賞感受昆蟲的美感。2.分析身體結構,以蝗蟲為例,昆蟲的身體有哪些部分組成呢?頭部:觸角、眼、口器;胸部:足、翅膀;腹部。3.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外形:千奇百怪、對稱。顏色:各異、保護色、花紋。身體結構:頭、胸、腹。4藝術創想。自然界昆蟲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蟲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嗎 圖片拓展,昆蟲世界的故事:昆蟲運動會、昆蟲音樂會等。5.教師示范??纯蠢蠋熌X海中和昆蟲朋友在一起的畫面。6.欣賞學生作品。(三)藝術實踐請大家想象一下你和昆蟲的有趣故事,畫下來吧!同時要注意構圖飽滿、色彩均勻、鮮艷。(四)藝術展評講一講你畫面中的有趣故事。(五)拓展小結推薦學生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同學們, 小小昆蟲們也是地球生態系 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前,由于人們對自然的破壞,我們身邊已經有許多小動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了。 現在,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小動物們,讓它們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的生活。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