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跳 繩審美感知:能準確聽辨鋼琴音色,并隨鋼琴曲《跳繩》的速度變化,用動作做出反應。藝術表現:通過學習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通過創設情境,感受音樂形象,同時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創意實踐:引導學生邊唱歌曲邊做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文化理解:學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活潑的情緒準確地演唱歌曲。核心素養01新課導入02新課探究03課堂小結04課后作業目 錄01新課導入同學們,你們體育課或者課間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呢?新課導入02新課探究新課探究聆聽樂曲:演奏的樂器是什么?樂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鋼琴曲《跳繩》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的鋼琴組曲《兒童組曲》中的一首。《兒童組曲》,由描繪兒童生活的五組畫面構成:郊游、撲蝶、跳繩、捉迷藏、節日舞蹈等,形象地描繪出兒童天真活潑的稟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作者通過標題,用故事情節將樂曲貫穿起來,塑造了生動的藝術形象,給人以完美的藝術感受。新課探究新課探究慢快當聽到樂曲速度變快的時候用手指天空。當聽到速度變慢的時候手指地面。新課探究用模擬跳繩的動作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作品結構清晰,是典型的帶再現的三部曲式。A段,將兒童們純潔快樂的音樂形象塑造得準確而鮮明,音樂形象很柔和可愛。新課探究B段與A段的第二樂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形象又進一步得以括展,音樂內容的豐富性得到了提升和加強。A’段,幾乎完全再現A段,全曲的音樂形象鮮明、凝煉、令人感到清新爽朗,而且凝煉準確,聆聽后不由地生出輕松愉快的感覺。新課探究丁善德:我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即廣泛接觸民間音樂,1他創作的 樂曲結構嚴謹,手法新穎細膩,追求民族風格與現代創作技法的統一。他的代表作有《新中國交響組曲》、《長征交響曲》、《交響序曲》以及鋼琴組曲《兒童組曲》、《春之旅》、《新疆舞曲》第一、二 號等。新課探究03課堂小結課堂小結《跳繩》音調清亮、爽朗、明澈、跳躍,在我國早期鋼琴音樂作品中,是一首難得的符合少年兒 童純潔,明澈、活躍心理特點的佳作。一直以來,都受到鋼琴演奏者的青睞,也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的愛戴。04課后作業課后作業請同學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這首樂曲。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