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課 認識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區域差異學習目標1.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界線。2.通過閱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比較圖,掌握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通過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的比較,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以及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差異。4.重點:學會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學習區域地理。【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南、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 1.地理位置:南方地區大致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北方地區大致位于 、 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 。 2.氣候:南方地區主要是 ,氣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北方地區主要是 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 3.地形:南方地區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有 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等,區域差異明顯;北方地區地形的主體是 、 和 。 4.水文:南方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河流流量 ,泥沙含量 , 結冰期,有我國最長的河流 ;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河流流量 ,泥沙含量 , 結冰期,有我國的母親河 。 5.植被:南方地區主要是 ;北方地區主要是 。 6.土壤:南方地區東南丘陵的特色土壤是 ;北方地區的東北平原廣泛分布著 。 知識點二:南、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面:南方地區的耕地為 ,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北方地區的耕地為 ,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 2.生活習慣:南方地區居民愛吃 ,建筑強調 性;北方地區居民喜食 ,建筑注重 效果。 3.下列幾幅景觀圖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人文景觀,其中屬于北方地區的是 ( )A.農村房屋外觀、室內的火炕、窯洞、馬車B.農村房屋外觀、室內的火炕、窯洞、馬車、水鄉地區的養魚池、水鄉的船和橋C.室內的火炕、窯洞、馬車、水鄉地區的養魚池D.窯洞、馬車、水鄉地區的養魚池、水鄉的船和橋【合作探究】1.假如我們現在就是南遷的北方人,到了南方的新家以后,我們會發現新家在自然環境、農業生產和生活等方面與北方的故鄉有哪些不同呢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比較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分界線1月均溫 (低于/高于)0 ℃年降水量(多/少)地形區植被類型土壤氣候類型河流水文特征(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地區 主要耕 地類型 主要糧 食作物 農作物 熟制 傳統交 通方式 傳統民 居特點 傳統體 育活動南方 地區北方 地區2.請從你家鄉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說說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例如南、北方地區的傳統建筑與氣候、地形的關系。【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大興安嶺 青藏高原 秦嶺—淮河以北2.亞熱帶季風氣候 高溫多雨 溫和濕潤 溫帶季風 高溫多雨 寒冷干燥3.長江中下游 四川 云貴 東南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4.上 大 小 沒有 長江 下 小 大 有 黃河5.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6.紅壤 黑土知識點二1.水田 水稻 旱地 小麥2.米飯 通風 面食 采光3.A【參考答案】1.(1)秦嶺—淮河一線 低于0 ℃ 高于0 ℃ 少 多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云貴高原、四川盆地 主要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黑土地和黃土地 多為紅壤 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水量小,有結冰期,河流含沙量大,有春汛和夏汛,降水季節變化大 水量大,沒有結冰期,有夏汛,泥沙含量小(2)水田 水稻 一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船 屋頂坡度大 賽龍舟 旱地 小麥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馬車 屋頂坡度小 滑冰2.飲食上有“南甜北咸”之說。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舍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蔬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咸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地區,蔬菜更是全年供應。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