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 區域特征學習目標1.知道我國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以及地形特點。2.根據對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了解,分析西北地區東西植被差異的原因。3.掌握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4.重點:閱讀資料和地圖,掌握西北地區農業的主要類型以及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理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重要性。【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干旱的自然環境 1.西北地區包括 、 、 、甘肅省等省級行政區域的大部分,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 %,地域遼闊,國界綿長,鄰國眾多。 2.西北地區地處大陸內部,屬于典型的 氣候,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面積廣大, 是本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 3.西北地區是我國跨經度 的地理區域,東西最大距離超過3000千米,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再加上 的阻擋,使得年降水量從東部的 毫米左右降到西部的不足 毫米。因此,自然景觀自東向西依次為 、 、 和荒漠。 4.西北許多地方的民居為平頂房,說明其氣候具有什么特點 分析該氣候特點的形成原因。知識點二:草原與牧場 1.西北地區草原面積廣大,是我國重要的草原畜牧業分布區,其中 是我國最大的牧區。除了內蒙古,新疆和 也有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2.西北地區的優良畜種有新疆 ,內蒙古 ,阿拉善 和寧夏 等,畜牧業是本區主要的生產方式和重要的經濟支柱。 知識點三: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1.土地退化一般是指土地質量下降的過程,包括 、 、 、 等多種形式。 2.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 , , 和 。該區成為我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3.土地荒漠化危害極大,會導致 ;同時使得 ;還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 。我國北方地區的 天氣就與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密切相關。 4. 是西北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幾十年來,我國實施了“ ”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 、 等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合作探究】1.看圖說話: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空白的西北地區圖,請同學們對照課本找出西北地區的位置、地形特點、主要的山脈、主要的行政區等,然后請同學上講臺在空白的西北地區圖前指出具體地理事物的位置。2.分組討論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西北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 3.請按照分好的小組集體“會診”,為治理荒漠化開出好的“藥方”。對癥下藥治荒漠影響因素 治理措施自然因素 氣候干旱植被稀少人為因素 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墾荒【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302.溫帶大陸性 干旱3.最廣 山嶺 400 50 森林草原 溫帶草原 荒漠草原4.干旱;西北地區遠離海洋,周圍又被高山環繞,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所以降水少,氣候干旱。知識點二1.內蒙古牧區 寧夏2.細毛羊 三河馬、三河?!●橊劇┭?br/>知識點三1.水土流失 荒漠化 鹽堿化 土地污染2.氣候干旱 植被稀少 過度放牧、樵采 墾荒3.土地生產力下降,甚至喪失 沙漠面積擴大,埋沒村莊、道路和良田 生態環境 沙塵暴4.治理荒漠化 三北 退耕還林(草) 防沙治沙【參考答案】1.位置: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地形:主要位于第二級階梯,以盆地、高原和山地為主。東部地形單一,為廣闊的內蒙古高原;西部地形復雜,山地、盆地相間分布,有“三山夾兩盆”的特征。主要行政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2.有利條件:夏季氣溫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新疆山麓綠洲、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黃河水灌溉;干旱、半干旱的氣候使本區草原廣闊。不利條件:冬長夏短,受寒潮影響大,春季沙塵暴頻發;降水少,蒸發強,農業灌溉水源不足;地表植被少,沙漠化嚴重。注意問題:節約用水、防止土地荒漠化。3.合理利用水資源,推廣節水農業恢復天然植被,建設人工林,如“三北”防護林體系解決能源問題:使用新能源,如天然氣,使用省柴灶、沼氣退耕還林(草)、合理放牧發展教育,禁止亂墾荒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