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 長江中下游平原第2課時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環境污染問題和洪澇災害的危害。2.說出治理長江中下游平原洪澇災害的主要對策。3.重點:說出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業基地和主要工業部門,并說出長江為本區工業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沿江工業走廊 1.依托長江干支流便利的 及沿岸地區豐富的 等優勢條件,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我國最發達的 工業地帶,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以 、 、 、杭州、上海等城市為中心的工業基地。 2.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工業城市沿江分布,東西綿延,形成了多條“ ”。例如,上海 、安徽 、湖北 等鋼鐵工業基地,構成了“鋼鐵工業走廊”;上海、南京、武漢等汽車工業基地,構成了“ ”。 3.長江沿江地帶城市最密集的河段是 ( ) A.源頭B.上游C.中游D.下游4.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區是 ( )A.遼中南B.京津唐C.長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知識點二:保護“母親河” 1.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人口、城市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及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 污染、 污染日趨嚴重。保護“母親河”,促使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長江沿岸水污染日益嚴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業和生活廢水的排入B.水體的稀釋擴散能力有限C.執法部門執法不嚴D.政府沒有合理布局工業【合作探究】1.讀教材圖7-2-5,回答下列問題。(1)找出長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工業基地及主要的工業城市。(2)說出這些工業城市的分布特點。2.長江三角洲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已成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是國民經濟的脊梁。結合教材,試分析長江中下游平原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3.假如你是長江防總總指揮,請你結合所學知識,為長江的治理提出你的對策。原因 對策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眾多,干流汛期長,水量大地勢低平,流速緩慢,河道彎曲,泥沙淤積嚴重,泄洪不暢亂墾濫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4.長江中下游平原旅游資源豐富。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向同學們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旅游景點。【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航運 自然資源 綜合性 長沙 武漢 南京2.工業走廊 寶山 馬鞍山 武漢 汽車工業走廊3.D4.C知識點二1.水 大氣2.A【參考答案】1.(1)以長株潭為中心的電子信息、機械工業基地,主要城市是長沙、株洲、湘潭。以武漢為中心的鋼鐵、汽車、輕紡工業基地,主要城市是武漢。以滬寧杭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城市是上海、南京、杭州。(2)都沿長江分布。2.①優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長江入海口和南北海運的中點。②地形、氣候和農業:地勢低平,水網密布,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農業發達。③交通通信與投資環境:水陸交通便利,通信發達,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好。④市場:人口稠密,腹地廣闊,對外貿易便利,市場廣闊。3.加固長江大堤,利用三峽等水利樞紐對下游水量進行控制對部分河道截彎取直,疏浚河道禁止亂砍濫伐,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禁止圍湖造田,退耕還湖,建蓄洪區4.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千米(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千米),湖岸周長為15千米。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