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語文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那個星期天》教科書 書 名:統編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寫“媚、磚”等13個字,會寫“明媚、撥弄”等18個詞語。 2.能了解“我”心情變化的過程,體會課文對人物內心、動作、周圍環境的細致描寫,感受細膩真摯的情感。 3.抓住關鍵詞句,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4.比較本課與《匆匆》在情感表達方式上的異同。 5.仿寫遷移,練習借助景物抒發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體會這一天里“我”心情的變化,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 2.比較本課與《匆匆》在情感表達方式上的異同。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新課。 2.簡介作者。 (二)建立聯系,知作者、習字詞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疑問之處做好標注。并思考: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預習反饋1.在預習中,有同學發現下面這些字容易讀錯,一起讀。 挨 ái時光 蟻穴xué 明媚 空空落落 luò luò 咔嚓kā chā 耽dān擱 ɡe) 依偎wēi 念念叨叨dāo dāo預習反饋2:理解詞語意思。 有同學覺得下面這組詞,在理解的時候有困難,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學生交流。 急遽 沉郁 縹緲 驚惶 惆悵(三)初讀課文,捋時間、曉心情 1.回顧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寫了一個小男孩在某個星期天里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可母親卻一次次爽約,他的心情逐漸落空的經歷。) (2)課文是按什么的順序來寫的呢?(時間順序)分別是:早晨、上午、下午、黃昏。 (3)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的還有什么?“我”的心情。我們先來品讀下面兩句話,哪句話更好?為什么? ①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從早上等到晚上。 ②那是一個星期天,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生交流,初步體會“我”的心情。 2.“我”的心情究竟經歷了哪些變化呢?(出示學習提示)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 什么情況下“我”的心情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用不同符號圈畫并進行批注。3.同學交流。 4.師小結:這兩位同學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語句,體會了小男孩不同時刻的心理變化。那個星期天。小男孩的心情有這樣一連串細膩變化啊。讓我們一起完成“心情”變化圖。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理心情、憶寫法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根據以前學習的知識,你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呢?出示思維導圖。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那個星期天》,聚焦表達,學習作者史鐵生是如何真實表達情感的。 (二)研讀細節,領寫法、悟真情 1.默讀課文,找出能夠表現“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如何表達出“我”的心情變化的,在旁邊做好批注。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自己的收獲。 預設1:內心獨白表真情 (1)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匯報試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表達特點,指導學生理解內心獨白。 小結:這種默默說的語言叫“內心獨白”。它直接而又鮮明地表現出“我”此時焦急的心情。同學們可以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還有其他內心獨白嗎?請你找一找,讀一讀,品品它要表達的心情。 小結:這些內心獨白不僅童趣盎然,而且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我的心情,讓情感在敘述中自然流露。 預設2:融情于事訴真心 師:除了用內心獨白來表達出“我”的心情變化,還有其他方法嗎?我們一起來看第4自然段。作者怎樣表現“這段時光不好挨”的?(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小結:這一段就是通過描寫這四件看起來簡單無聊的事情,將“我”的焦急心情融于其中,像這樣借助具體的事例來表達情感的手法,叫作“融情于事”。(出示:融情于事) 預設3:融情于景 (1)文中還有哪些方法表達“我”的心情呢? 出示:看著盆里揉動的衣服和綻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這句話通過環境描寫,寫出光線變暗,暗示時間的推移,烘托出等待的漫長;用環境來照應“我”的心情,也暗示了希望漸漸破滅。這就是作者表達心情的另外一種方法——融情于景。 (2)找一找,文中還有這樣融情于景的句子嗎?當時作者心情如何呢?(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預設4: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師:回顧剛才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作者表達情感時,使用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比如在第6自然段中,作者沒有單一地使用一種描寫方法,而是綜合運用了內心獨白、融情于景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讓表達非常真實自然。在以后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表達情感。(板書: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三)遷移運用,借景物、繪真情 1.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鑒的?總結。 2.小練筆:請描寫一次你考試時的心理活動。 借鑒在本課學到的寫作手法,尤其是對人物動作、內心獨白、環境的描寫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間接地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 3.點評。 (四)比較兩課,說異同、做總結 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異同。 《匆匆》《那個星期天》相同點都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具體的事物中。寫出了自己的心聲。不同點運用了一連串的問句,以及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了。將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間接地表達出來。4.總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動人的語言,是因為蘊含著真摯而動人的情感才能精彩紛呈。無論是直抒胸臆,還是間接表達情感,都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對優美語言的積累。愿同學們主動積累,努力運用,讓真情在紙上縱情地綻放。 七、作業設計 1.推薦閱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合歡樹》。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語文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9.那個星期天教科書 書 名:統編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業練習一、選擇正確的答案,將序號寫在括號里。 A.融情于事 B.融情于景 C.內心獨白1.那是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 ( )2.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我坐在草叢里翻看一本畫報 ( )3.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 )二、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看著盆里揉動的衣服和綻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四周的光線漸漸暗下去,漸漸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些明白了。 片段中“看著”這個詞反復出現,你覺得這樣重復嗎?為什么? “我一聲不吭,忽然有些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呢?從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三、實踐作業1.任選一種情境,通過對環境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心情。情境一:我的考試成績提高了。情境二:心愛的玩具被人摔壞了。情境三:好朋友即將分別了。2.看圖復述故事給同學或老師聽。【答案】 選擇正確的答案,將序號寫在括號里。 1.B 2.A 3.C 二、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答:不重復。“看著”多次出現,寫出了“我”等待過程的漫長,寫出了“我”內心額傷感和失落。 答:“我”明白了母親只顧勞作而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對我的承諾。我體會到了作者的無奈和失望,以及對母親的體諒。 五、實踐作業(略)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9.那個星期天教科書 書 名:統編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學習目標1.比較本課與《匆匆》在情感表達方式上的異同。 2.仿寫遷移,練習借助景物抒發情感。課前學習任務復習課文的整體事件內容的理解。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異同。 《匆匆》《那個星期天》相同點不同點推薦的學習資源1. 推薦閱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合歡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那個星期天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docx 9那個星期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docx 9那個星期天第二課時課后練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