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7 電流和電路中考考點分析 從歷年中考試題來看,本章常出現的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等.考查重點和熱點:(1)兩種電荷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識別導體和絕緣體.(2)串、并聯電路的連接、識別和作電路圖以及實際電路設計.(3)電流及其測量,正確使用電流表.(4)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規律實驗常會結合電流表的正確使用以及電路故障考查.【母題1】(真題來源:朝陽)如圖所示,氣球與頭發摩擦,頭發會隨著氣球飄起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氣球與頭發摩擦創造了電荷B.氣球因摩擦帶電而成為導體C.氣球若帶負電荷,則頭發帶正電荷D.氣球與頭發因帶有同種電荷而互相吸引【分析】(1)摩擦后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則說明物體帶了電或電荷,此過程叫摩擦起電;(2)電荷間的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解:氣球與頭發摩擦后,摩擦過程中若氣球得到電子帶負電,則頭發失去電子的帶正電;相互靠近時出現了如圖所示的吸引現象,是因為異種電荷互相吸引。摩擦起電現象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并沒有創造電荷,也沒有把氣球變成導體,故正確。故選:。【名師點評】 本題考查了摩擦起電現象和電荷間作用規律,考查的是基礎知識,是一道基礎題。【母題2】(真題來源:鹽城)用相同的絕緣細線將帶正電的輕質甲球和不帶電的輕質乙球懸掛,下列情形正確的是 A. B.C. D.【分析】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用相同的絕緣細線將帶正電的輕質甲球和不帶電的輕質乙球懸掛,根據帶電體能夠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的性質可知,甲、乙兩個球相互吸引,所以兩個球的懸線不是豎直的,故正確。故選:。【名師點評】 本題考查了帶電體的性質、力的相互性,屬于基礎題。【解法技巧】 從摩擦起電的實質和形成短暫電流的兩個方面解答。①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帶上等量的異種電荷。②帶負電的電子發生定向移動會形成短暫電流,電流方向與電子定向移動方向相反。注意:無論是摩擦起電還是接觸帶電,其實質都是電子的轉移,切莫誤認為帶電體所帶的正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物體。1.(真題來源:臨川區校級一模)如圖是在科技館看到的靜電游戲“怒發沖冠”,這是因為通過摩擦起電,電荷通過人體傳到頭發上,由于 而使頭發豎起來。【分析】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解:靜電游戲“怒發沖冠”,這是因為通過摩擦起電,電荷通過人體傳到頭發上,頭發由于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豎起來。故答案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2.(真題來源:垣曲縣校級模擬)物理課上,小王老師制作了一個小紙傘,用塑料刻度尺在頭發上摩擦幾下后,圍繞著小紙傘轉動,小紙傘也隨著塑料尺轉動如圖。對該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用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使塑料尺帶電B.塑料尺和小紙傘帶的是異種電荷相互排斥C.這種現象與驗電器的工作原理D.塑料尺和頭發帶的異種電荷【分析】通過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帶電體具有吸引不帶電輕小物體的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解答】解:、通過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塑料尺帶電,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并沒有創造電荷,故錯誤;、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摩擦后塑料尺能吸起一些碎紙屑,故錯誤;、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錯誤;、通過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在摩擦起電過程中,塑料尺和頭發都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故正確。故選:。3.(真題來源:臨川區校級一模)一根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碎紙屑,紙屑被玻璃棒吸引,該現象說明帶電體可以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 電荷;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 ;夏日荷花盛開,微風吹過,飄來陣陣花香,這是 現象。【分析】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驗電器使用時是讓金屬桿上的金屬箔帶上同種電荷,然后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從而驗證物體是否帶電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解答】解: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碎紙屑被吸引是因為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電荷間是通過電場發生相互作用的;微風吹過,飄來陣陣花香,這是擴散現象現象,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答案為:吸引輕小物體;正;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擴散。【母題1】(真題來源:天津)手電筒的結構如圖所示,按下按鍵時,電路接通小燈泡發光。該手電筒的電路圖,選項圖中正確的是 A. B.C. D.【分析】由題意知,電源、開關、燈泡組成電路,開關控制燈泡,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按下按鍵時,電流流過的路徑為正極燈泡開關負極,故正確。故選:。【名師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電路圖的認識和理解,屬于一道基礎題。【母題2】(真題來源:淮安)如圖所示,閉合開關,電燈、都能發光。再閉合開關,觀察到燈泡的發光情況是 A.、都變亮 B.變亮、不亮C.、都變暗 D.不亮、變亮【分析】根據實物圖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用電器的兩端被導線相連,則用電器會被短路。【解答】解:閉合開關,該電路為串聯電路,電燈、都能發光;再閉合開關,燈泡的兩端被導線相連,則燈泡被短路,不發光;通過燈泡電流變大,更亮。故選:。【名師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識別,明確短路現象是解題的關鍵。【解法技巧】 首先要分析各元件之間的關系,若是串聯,電源和元件依次連接;若是并聯,分清干路和支路上的元件,特別要明確開關的控制對象. 方法一:通常采用“先串后并,由正到負”的順序,逐條導線對照電路圖進行連接.“先串后并”是指先連接含電路元件較多的串聯部分,后連接電路的另一并聯部分;“由正到負”是指連接電路的串聯部分時,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對照電路圖將各個元件順次連接起來,直到電源的負極.注意連接順序要和電路圖保持一致,導線不允許交叉.對于含電表、滑動變阻器的電路,要注意電表、滑動變阻器的正確連接方法和電表量程的選擇.方法二:找分流點(電流分支處)和合流點(電流匯合處),依次連接.1.(真題來源:南岸區校級一模)如圖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不僅可以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還可以發電,使二極管發光。水果在這里相當于電路中的 A.開關 B.導線 C.電源 D.用電器【分析】電源是為電路提供電壓的裝置。【解答】解:如圖所示,水果串聯起來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使二極管發光,為二極管提供電能,相當于簡單電路中的電源,故錯誤,正確。故選:。2.(真題來源:蕭縣一模)甲、乙兩種納米材料相互摩擦后,甲的上表面和乙的下表面聚集不同性質的電荷。如圖所示,將相互摩擦后的甲、乙接入電路中,電路中產生電流,則甲、乙整體上相當于電路中的 (填元件名稱)。【分析】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解答】解:甲的上表面和乙的下表面分別聚集了不同性質的電荷,將甲、乙接入電路后產生電流,則甲、乙整體上相當于電路中的電源。故答案為:電源。3.(真題來源:漢陽區校級一模)小燈泡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連接小燈泡亮 B.如圖連接是短路C.如圖連接小燈泡亮 D.如圖連接是斷路【分析】(1)電路中有電流通過的條件:有電源,且電路為閉合電路;(2)短路是指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由正極直接回到負極;(3)斷路是指斷開的電路。【解答】解:、如圖連接電源的正負極同時接到燈泡的金屬觸頭上,會發生短路,燈泡不亮,故錯誤;、如圖連接電源沒有接入電路,燈泡不亮,故錯誤;、如圖連接,電路中有電源,且構成閉合電路,所以燈泡亮,正確;、如圖連接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由正極回到負極,構成短路,不是斷路,故錯誤。故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