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我國的綠色生態工程學習目標1.說出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及其地位。2.設計校園綠化方案◎學習重點:設計校園綠化方案。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完成本課時重點的學習。【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保護植物資源的法規 為了保護植物資源,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中國 議程》等。 知識點二 我國確立的大型生態工程 1.“三北”防護林規模:“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我國十大生態建設工程的第一個巨大 工程。所謂“三北”,指的是我國 地區。建設范圍包括13個省(區、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 km2,占國土面積的42.4%,預計2050年完工。 2.“三北”防護林已取得的成就:從1978年到1995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共造林種草 hm2,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9%,建設區20%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控制,“三北”防護林已成為 的綠色屏障。 3.“三北”防護林獲得的美譽:(1)在國內外受到關注,被譽為“ ”。 (2)1987年,“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聯合國 授予“全球500佳”稱號。 4.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在取得實效的同時,相繼啟動的九項生態工程:(1)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2) 體系建設工程; (3) 工程; (4)太行山綠化工程;(5)黃河中游防護林工程;(6) 工程; (7)淮河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8)珠江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9) 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 【答案】知識點一森林 草原 21世紀知識點二1.植樹造林 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2.1800萬 40% 防風固沙3.(1)世界林業生態工程之最(2)環境規劃署4.(2)沿海防護林(3)平原綠化(6)防沙治沙(9)遼河流域【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改善生態環境的方法【情景呈現】我國河北塞罕壩林場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幾代塞罕壩人用了56年的時間,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建成世界上成方連片的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今日的塞罕壩已成為首都和華北地區的水源衛士、風沙屏障,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被世界譽為綠色發展的范例。【合作探究】1.造成昔日塞罕壩“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從荒原變成林海,塞罕壩人艱苦奮斗的實際行動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校園綠化的建議。【答案】任務驅動1.造成昔日塞罕壩“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主要原因是亂砍濫伐,從荒原變成林海,塞罕壩人艱苦奮斗的實際行動是植樹造林。2.考慮學校實際情況,選擇價格適宜,形態、大小、色彩適合,疏密相間,協調自然的樹種。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