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呼吸作用第1課時學習目標1.解釋綠色植物的呼吸現象。2.嘗試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發生部位。◎學習重點:嘗試探究植物的呼吸現象。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一、二、三完成本課時重點的學習。【預習導學】知識點 觀察植物的呼吸現象 1.植物體通過 分解有機物,釋放有機物里貯存的 ,用于各項生命活動。 2.請自學演示實驗“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回答下列問題。(1)在此實驗中,兩種等量的種子分別是 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 (2)在實驗過程中,應該將實驗裝置放在 的環境中。 (3)實驗現象是甲瓶內的蠟燭 ,乙瓶內的蠟燭 。 (4)由該實驗現象,同學們可得出的結論是 。 3.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1)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 (2)用 法,將瓶中的氣體排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 裝置的石灰水變混濁了,這說明甲裝置中有較多的 。 4.請同學們學習課本,回答下列問題。(1)取甲、乙兩個 分別裝入等量的萌發的種子和煮熟后冷卻到室溫的種子,各插入一支溫度計,密封三四個小時。 (2)觀察溫度計的指數變化,發現 瓶內的溫度不斷升高,而 瓶內沒有變化。 (3)實驗現象:裝有萌發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比裝有煮熟種子的保溫瓶里的溫度 。 (4)實驗結論: 。 5.總結:萌發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時,不斷消耗 、放出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 。 對點自測1.某同學為探究植物體的呼吸作用模擬了教材中的三組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Ⅰ組可以證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B.Ⅱ組甲裝置產生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C.Ⅲ組中乙瓶的溫度比甲瓶高D.每組都有甲、乙兩瓶種子是為了增加實驗次數2.下圖是檢驗植物某種生理活動釋放某種氣體的裝置,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檢驗呼吸作用釋放氧氣B.檢驗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C.檢驗呼吸作用消耗氧氣D.檢驗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答案】知識點1.呼吸作用 能量2.(1)萌發(2)溫暖(3)熄滅 繼續燃燒(4)種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3.(1)二氧化碳 (2)加水排氣 甲 二氧化碳4.(1)保溫瓶(2)甲 乙(3)高(4)萌發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時釋放熱量5.氧氣 能量對點自測1.B 2.B【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探究種子萌發需要氧氣【情景呈現】圖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合作探究】1.實驗材料為什么選用萌發的種子,而另一組要將種子煮熟 2.為什么需要冷卻到室溫 3.討論分析,為了保證該實驗的嚴密性,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4.討論分析,將實驗裝置放在溫暖的環境中的原因是什么。5.通過學習本實驗,分析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有很多農民家中都有貯存農作物的地窖,農民伯伯到地窖里取農作物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說明原因。任務驅動二 探究種子萌發釋放二氧化碳【情景呈現】取兩個玻璃瓶,分別裝有等量萌發的種子和煮熟后冷卻至室溫的種子。下圖所示瓶中裝有萌發的種子,實驗開始時閥門是關閉的。過一段時間后,往集氣瓶內注入清水,并打開閥門,使瓶內氣體進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合作探究】1.分析該實驗,對照組與實驗組之間的變量是 。 2.分析種子的呼吸作用可知,種子不斷地吸入 ,不斷產生 。 3.分析該實驗的進行過程,你能否設計出新的實驗來證明植物呼吸作用會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任務驅動三 探究種子萌發釋放能量【情景呈現】下圖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甲瓶比乙瓶中溫度高。【合作探究】1.煮熟的種子為什么沒有進行呼吸作用 2.聯系光合作用的過程,呼吸作用不斷地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來自哪些成分的分解 ·學習小助手·①煮熟的種子要充分冷卻;②溫度計讀數時不能從瓶中拿出來讀數。【答案】合作探究1.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強,現象明顯;而對于煮熟的種子,細胞都已經死亡,不進行呼吸作用,與萌發種子的呼吸作用形成對照。2.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對照組和實驗組之間變量的唯一性,盡量做到除變量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如果不冷卻就會使溫度也不相同。3.在做該實驗時,兩瓶必須密封,以防止內外界的氣體流通。4.在溫暖的環境中,種子的呼吸作用更旺盛,效果更明顯。5.每次去貯存農作物的地窖內取農作物時,應該先把點燃的蠟燭放到里面,看蠟燭是否能夠燃燒。如果蠟燭熄滅,就不能進去,說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很多的氧氣,需要通風一段時間后再進去。任務驅動二1.種子是否成活2.氧氣 二氧化碳3.我們可以選擇生長旺盛的盆栽天竺葵,用黑色的塑料袋罩起來,一段時間后,把袋內的氣體導出來,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有何變化。任務驅動三1.煮熟的種子不具有生命,不會進行生命活動,所以不會進行呼吸作用。2.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這些能量通過呼吸作用釋放出來,一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動,一部分以熱量的形式散失。所以說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來自有機物的分解。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