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節 光合作用第2課時學習目標1.識別葉片的結構,說出葉片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闡明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3.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原理對作物種植的指導意義。◎學習重點:1.說出葉片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描述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一、二完成本課時重點的學習。【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葉片的結構 1.制作葉片的臨時切片:(1)取一片 的葉片,放在載玻片上; (2)用手捏緊并排的 刀片,切割載玻片上的葉片; (3)每切一次,刀片要沾一次水,并將切下的 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里; (4)用毛筆從水中選取 的葉片切片,放在一張潔凈的載玻片上,制成 。 2.請同學們根據自學內容,將葉片的各部分填寫到下圖中。3.葉片的結構。葉片4.葉片之所以是綠色,是因為葉片的葉綠體中含有 ,它能 , 是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 對點自測1.下列關于植物葉片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片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B.葉脈具有輸導和支持作用C.葉肉細胞里含有大量葉綠體D.植物葉片只有下表皮分布有氣孔2.在夏天的早晨,小草的葉子上晶瑩的露珠滾來滾去,卻不會滲入到葉片內部,原因是 ( )A.葉片最外層是表皮細胞,阻擋水分進入B.表皮細胞外面有不透水的角質層C.氣孔防止水分的進入D.葉片內的水分太多知識點二 光合作用的實質、意義及原理的應用 1.請同學們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2.光合作用的實質包括兩種變化:一是 ,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簡單無機物轉變成淀粉等復雜的有機物;二是 ,即光能轉化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3.光合作用的意義:(1)人和動物的 來源; (2)人和動物生命活動的 來源; (3)維持大氣中 的相對平衡。 4.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事例是 。 對點自測3.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對生物圈的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是人類所用能源的主要來源B.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氧氣來源C.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來源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只滿足了植物生長的需要4.一定面積的土地上,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該讓陽光盡量多地照射在農作物上,盡量少地照射到空地上,并要避免農作物的葉互相遮光,應該采用的栽培方法是 ( ) A.高度密植 B.高度稀植C.合理密植 D.適當稀植【答案】知識點一1.(1)雙子葉植物(2)兩個(3)葉片薄片(4)最薄 臨時切片2.3.氣體 水分4.葉綠素 吸收和轉化光能 光照對點自測1.D 2.B知識點二1.二氧化碳+水淀粉(貯存能量)+氧氣2.物質的轉變 能量的轉化3.(1)食物(2)能量(3)氧氣和二氧化碳4.立體種植對點自測3.D 4.C【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制作并觀察葉片的結構【情景呈現】小明在做“觀察葉片的結構”的實驗時,用顯微鏡觀察了菠菜葉片的橫切面和下表皮,并繪制了菠菜葉片橫切面示意圖。【合作探究】1.制作徒手切片時常選取最薄的一片觀察,為什么 2.小明觀察葉片時發現葉片正面顏色深、背面顏色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無機鹽運輸到葉肉細胞是通過葉的什么結構完成的 4.落在地面的葉片一般是正面向下,這說明了什么 任務驅動二 結合具體情境分析增強光合作用的方法【情景呈現】某位樂于助人、學以致用的初中學生,根據所學生物學知識,提示一位農場主,在溫室大棚中安裝了一種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儀器,獲得誠信友善好評。【合作探究】1.安裝這種儀器的目的是什么 2.在溫室大棚中栽培農作物,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農作物產量 【答案】任務驅動一1.用顯微鏡觀察的生物材料應該要薄而透明。2.[②]柵欄組織靠近上表皮,含葉綠體多,所以顏色深,[④]海綿組織靠近葉片下表皮,含葉綠體少,所以顏色淺。3.[③]葉脈內有導管和篩管,導管主要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主要運輸有機物。4.[②]柵欄組織靠近上表皮,含葉綠體多,接收光照多,光合作用比[④]海綿組織強,制造的有機物多,正面的質量比背面的質量大所以落地時背面向上。任務驅動二1.因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有助于提高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2.還可以通過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立體栽培等措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