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第2課時學習目標1.列舉具體實例解釋,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2.嘗試設計對照實驗,探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完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生物能影響和改變環境 1.生物對環境的有利影響:蚯蚓能改良 ,森林能凈化 。 2.生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蝗蟲啃食 ;水體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導致 。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有利弊之分,其結果都是使生存下來的生物更能 。 4.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有機整體,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我國制定的保護法規中,針對植物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針對動物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知識點二 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 1.植物的 能夠散失 ,可以影響周圍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 2.本實驗設計了三個小組,分別將測定的地點放在 、草坪、灌木叢,分別于7:00、13:00、19:00實測3次,記錄數值,各取其 。 3.在測量裸地和草坪的空氣溫度和濕度時,干濕計應 地面;測量灌木叢的空氣溫度和濕度時,干濕計應懸掛在 的位置。 4.利用干濕計可以直接讀出 值和濕球溫度值。干濕計即干濕球溫度計,由兩支溫度計構成,一支在球部用白紗布包好,將紗布一端浸在水槽里,此即濕球;另一支露置于空氣中,謂之干球。一般情況下,濕球所示的溫度比干球所示的溫度要低。空氣越干燥,濕球與干球間的差值越大,即濕度越低。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量呈飽和狀態時,濕球和干球所示的溫度會相等。濕球溫度值還和空氣的流通速度有關,在指定的風速下,依據干濕計所附的對照表可以查出 。 5.草坪和灌木叢對環境都有 和增大濕度的作用,各種綠色植物具有 的作用。【答案】知識點一1.土壤 空氣2.莊稼 水質惡化3.適應環境知識點二1.葉片 水分2.裸地 平均值3.直立 枝葉茂密4.干球溫度 相對濕度5.降低溫度 調節氣候【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分析下面蚯蚓對土壤的翻耕作用實驗【情景呈現】實驗材料與用具:透明的飲料瓶、濕土、細沙、蚯蚓、菜葉等。實驗步驟:①在一只透明飲料瓶內先放一層濕土,再放一層細沙,細沙上面再放一層濕土,每層約為瓶高的四分之一。每放一層,稍加整平、壓實,并在瓶外用筆畫出沙和土的界線;②將若干條活蚯蚓放入瓶內,再向瓶內噴灑適量的水,并投放菜葉數片,留一定縫隙,以便保濕透氣;③將標本瓶放置到黑暗處一段時間。【合作探究】1.請同學們推測會發生什么現象。2.通過現象能說明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生物能影響環境的例子 4.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暴露了一些問題,如荒漠化比較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等。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答案】任務驅動1.每層土壤中的界線不明顯了。2.蚯蚓對土壤有翻耕作用。3.森林凈化空氣、調節氣候;蝗蟲啃食莊稼;蚊蠅傳播疾病。4.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帶動我們身邊的人保護周圍環境。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