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第1課時學習目標1.說出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和分布的生態因素,列舉實例解釋生物之間的關系。2.嘗試設計對照實驗,探究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學習重點:闡明環境影響生物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一、二完成本課時重點的學習。【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非生物因素 1.環境中影響生物 、 、 的因素稱為 ,它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 、 等多種因素。 3.在炎熱、潮濕的夏季,放置的食品表面容易生出白色、綠色、黃色或黑色的 。 4.將下列現象與對應的影響因素連接。對點自測下列所表述的現象中,體現了溫度影響生物生活或分布的是 ( )A.雨露滋潤禾苗壯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C.谷雨,谷得雨而生也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知識點二 生物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是指 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同種生物之間的影響可以是 ,也可以 是 。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比較復雜的。 2.將下列生物的行為和行為所表現的關系連接。在同種生物之間:在不同種生物之間:知識點三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1.在 和 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對環境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適應。 2.連接下列現象與作用。·學習小助手·生物對環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兩個方面。【答案】知識點一1.形態 生理 分布 生態因素2.陽光 空氣 水分 土壤 溫度 濕度3.霉菌4.對點自測B知識點二1.生物 互助 相互斗爭2.知識點三1.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2.【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結合情景分析生態因素間的關系【情景呈現】某國家森林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蒼鷹、金雕、狼、花面狐、蜂鳥等野生鳥獸168種,水杉、紫椴、赤松、山杜鵑等植物600余種,還有近千畝的淡竹和毛竹林。每年5月,杜鵑花開時,眾多游人前來踏青賞花。【合作探究】1.該森林公園中,影響金雕、花面狐、山杜鵑等生物生活的因素統稱為什么 2.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在登山時發現,競相綻放的杜鵑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帶,而山谷和山頂分布更多的分別是赤松和水杉等,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3.調查發現,該地區大山雀的天敵主要是蛇和蒼鷹,而蒼鷹也以蛇為食,則蒼鷹和蛇之間是什么關系 任務驅動二 探究某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情景呈現】黃粉蟲,又名面包蟲,原是糧倉中常見的害蟲。幼蟲表面呈金黃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糧堆中或其他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飼養黃粉蟲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們會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過來,暴露在明處的黃粉蟲會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學學習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后,決定選擇黃粉蟲作為實驗材料開展探究。【合作探究】1.上圖是冬冬設計的關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裝置,此實驗裝置探究的是哪種環境因素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 2.根據資料信息判斷,你預期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答案】任務驅動一1.統稱為生態因素。2.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溫度。3.蒼鷹和蛇之間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任務驅動二1.此實驗裝置探究的是光照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2.黃粉蟲會趨向于陰暗(黑紙片覆蓋)的環境。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