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信息主備人 成 員年級 三年級 展示領域 造型·表現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天然的紋理》 課時 第一課時教材分析 《天然的紋理》一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本課旨在通過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天然的紋理,并能用拓印方法來表現。使學生從中體會自然界的神奇和美。由于物體不同,表面的組織、排列、構造各不相同,因而產生粗糙、光滑、軟硬等各種感覺。人們對紋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觸覺為基礎的。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是感受紋理、會用拓印的方法表現紋理并添畫完成一幅作品,從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入手,讓學生感受,并嘗試表現,聯想。加深學生對大自然紋理美的感受。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小學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和發現生活中美麗的紋理以及不同的紋理帶給人的感覺,并且能夠嘗試著應用不同造型的樹葉拼湊自己喜歡畫面。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驗、感受自然紋理的美,并能夠用簡潔的話說出不同紋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學會用不同方法表現紋理。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了解紋理的制作方法,能夠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創造、表現不同的紋理,并能充分利用這些紋理創作一件美 術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在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中獲得視覺和觸覺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藝術敏感度和審美能力。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采用以下環節:學生觀察、感受天然的紋理一自主表現紋理一了解紋理的特點一學習用拓印和添畫技法表現紋理一繪制一幅完整的作品。在觀察與感受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自然萬物各自的獨特紋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色彩等,體驗不同紋理帶給自己的不同感受( 如樹皮的粗糙感,向日葵的顆粒感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天然紋理的獨特魅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之美,了解紋理的特點。通過教師示范講解,掌握拓印和添畫的方法,最終能運用已學方法完成一幅作品。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身邊各種事物中存在的紋理,并說出不同紋理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大膽、自由的用不同方法表現不同的美麗紋樣,表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巧妙的利用紋理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創作作品,使之達到和諧和完善。教學準備 教師:不同的制作工具、范作、課件 學生):具有各種不同紋理的材料、水粉顏料和各種工具材料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師:上節課老師給了同學們一個有趣的任務,是什么? 生:收集有紋理的物體! 師: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獲吧!誰來展示一下? 生:分別展示各自收集的物品,并回味收集的樂趣。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物體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ㄕn件播放) 這是大自然創造的一種美,是天然的紋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九課《天然的紋理》。板書課題:《天然的紋理》二、發展階段 1、辨別體驗,表現紋理。 播放不同肌理圖,找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說出自己的感覺。(引導:粗糙、光滑) 師小結:同學們的這些感受是由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質地、手感、紋理所產生的一種肌理效果。因為紋理不同,所以留在紙上的痕跡也就不同。 2、拓畫欣賞,創作紋理。 大自然中的萬物各自有自己獨特的形狀和紋理,它們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把紋理拓印下來,再進行添畫,可以創作出美麗的圖畫。 (課件展示紋理畫作品) 看看這些畫,想一想,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 學生討論交流方法。 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呢? 想! 那誰愿意跟老師一起試一下?請兩個學生上來,按步驟實際操作,看看同學們說的方法是不是對的?(老師在一旁指導) (1)選材布局:根據所要表現的物體,選擇形狀合適的樹葉,并在紙上擺放好,構圖要合理。 (2)調色涂色: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用適量的水加以調制,并均勻的涂到樹葉紋理突出的一面。 (3)拓印作畫:將樹葉涂好顏色的一面放到原先擺放的位置,并用手輕輕地按壓,尤其是邊緣,要壓實,是拓印輪廓清晰。 (4)修補完善:全部拓印完以后,看看那些地方還需要修飾,可以用毛筆和小紙團,蘸上顏色修補一下,直至達到理想效果。(師生共同完成) (5)范畫展示,欣賞紋理。 除了葉子、我們還可以用蔬菜、水果、塑料袋、吸管等等來拓印出不同的紋理。 (設計意圖:激發孩子對肌理的了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三、作業實踐階段 1.根據你帶來的工具材料,能用紋理的方法,創作一幅作品嗎 先來看看作業要求。 給你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注意你的構圖、色彩搭配 同學們手上有2張紙,一張是白色,另一張是彩色的。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張創作。 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先思考:你打算如何創作作品。 2.學生繪畫,課件播放圖片。同時啟發有困難的同學,展示、鼓勵有創意的作品。 (設計意圖:開闊學生思路,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如何用色彩、紋理表達自己的創意,讓學生注意在繪畫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四、展評階段 1.展示評價 學生作品分析:把目光集中到我這里,同學們都創造了美麗的紋理作品。誰來介紹一下。其他同學有什么建議嗎 怎么改作品會更好。 教師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學生相互欣賞并評價。 2.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能夠從美術的審美角度感知構圖、顏色搭配、效果、意境并在作品欣賞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創作思路,為下一節課做好準備。)五、拓展階段 紋理具有特殊的美感,在生活中運用也非常廣泛。 你覺得這種紋理運用經常出現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同學們都很好的表達了自己對紋理的理解,生活中的美麗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只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我希望今天的課只是一個開始,是一個你發現美創造美的開始。 (設計意圖:通過探索表現紋理的方法,為學生的創作打下了基礎,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做了良好的鋪墊。)六、板書設計 天然的紋理 拓印 添畫 剪貼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突出天然的紋理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給學生打開設計思維的空間,迸發更多設計靈感。)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評價參考: 1.學生能否感知物體表面紋理的獨特魅力。 2.學生能否掌握至少一種表現紋理的方法,并進行創作。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