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信息主備人 成 員年級 三年級 展示領域 造型·表現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萬花筒》 課時 第二課時教材分析 《萬花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的第二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萬花筒這種玩具是他們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教學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物入手,有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和創作。教材出示的圖片旨在引導學生在玩萬花筒的過程中,學會探究萬花筒成像的奧秘,發現其圖案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萬花筒呈現出的美麗圖案是靠玻璃鏡子反射圖像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彩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的圖像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這就是萬花筒的物理成像原理。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萬花筒里的圖案,感受其形式美,學會運用繪畫、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表現,激發其創作靈感。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小學階段的關鍵期,他們的思維能力既有低年級的活躍性又有高年級的廣泛性。面對三年級的孩子們愛畫、好動、思維活躍、自制力較弱的情況,本課我選用他們熟悉喜愛的萬花筒玩具,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習興趣。在指導學生進行各種美術實踐活動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同時鼓勵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提高美術素養,激發創造精神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的圖案,學生能觀察并描述出其圖案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生能用繪畫、剪紙等方法畫出或做出類似萬花筒里的美麗圖案。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三棱鏡的反射現象,了解萬花筒的成像原理,并能主動地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現。教學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玩萬花筒,探究體驗萬花筒成像的奧秘以及圖案的特點,學習掌握中心對稱圖案的形式美感,并采用繪畫、拼貼等方法進行創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萬花筒中的美麗圖案,體會其形式美感,并能用中心對稱的方式創作表現。 教學難點:學生能運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和形式來設計表現中心對稱的圖案,并能用自己的設計表現圖案、色彩等內容。教學準備 教師:萬花筒、教學課件(萬花筒圖案的各種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范用的紙、筆、剪刀、膠棒等。 學生:水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教學過程 活動1:拆裝萬花筒,師生共探索 展示萬花筒成像圖片,提出疑問:小小的萬花筒中,為什么能有千變萬化的圖案呢? 1.師生把教具萬花筒拆開,跟學生一起觀察萬花筒的內部構造,了解萬花筒是利用三棱鏡的成像特點,通過光的反射產生影像的原理,充分感受探索學習的樂趣。 2.學生選擇自己在萬花筒中觀察到的某一圖案,簡單畫一畫。分小組把自己畫的圖案放在一起觀察交流,并總結出萬花筒圖案中心對稱的特點。 3.欣賞大量的萬花筒圖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拆裝萬花筒,在上節課的基礎進一步激發探究的樂趣。通過觀察交流萬花筒內的圖案,總結萬花筒圖案的特點。)活動2:合作探究,引導發現 1.結合生活,找尋中心對稱圖形。 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是運用中心對稱圖形的呢? 學生舉例回答:輪胎、花朵、輪子...... 老師也找到一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課件圖片) 做個小游戲,考考大家的眼力,出示課件,展示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并提問學生還能運用哪些不同方式、題材來設計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板書表現方式) 活動3:教師示范,欣賞創作 1.學生思考可以用那些方法設計制作萬花筒圖案。 2.教師采用剪紙的方法,示范制作出簡單的中心對稱圖案。 3.學生觀察總結表現方法:(1)對折,找到中心點;(2)畫出圖案,剪出圖案;(3)打開后成形。 4.啟發學生在自己剪出的簡單圖形上,運用繪畫、剪貼等方式進行再加工,使萬花筒的圖案更加豐富。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觀察找尋生活中中心對稱的圖案,通過做游戲分析作品的表現形式、表現題材。教師采用剪紙的方式進行示范引導,啟發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制作萬花筒圖案。)活動4:藝術創作 1.欣賞作品,啟發學生創作思緒。 2.學生獨立地運用剪紙、拼貼和拓印等的方法,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圖案。 3.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工具使用的安全。 (設計意圖:創作方式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題材以各式花紋為主,也可從動植物或日常生活物品的紋樣中參考,給予同學們更多的發揮想象力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活動5:作品展示評價 1. 分組展示創作的萬花筒圖案作品。 請完成繪制的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到展示板上;部分學生用萬花筒圖案裝飾油紙傘,進行萬花筒展覽。 2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體會創作的成就感。 3.學生評價,教師引導點評。 引導學生提出修改意見:你認為他(她)或他們組的作品有哪些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哪些部位還需要繼續完善?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評價多維度品評萬花筒圖案作品,給予學生鼓勵和成就感。引導互評并提出修改意見。活動6:拓展與延伸 1.展示中心對稱的形式在美術領域的運用,如標志設計等,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思維。2.引導學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尤其是剪紙的學生,應注意環境衛生。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其他材料制作萬花筒作品,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之情。)板書設計 萬花筒 繪畫 對折,找到中心點 拓印 ↓ 剪紙 -------> 剪出圖案 拼貼 ↓ …… 打開后成形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突出萬花筒圖案剪紙的制作,同時給學生打開設計思維的空間,迸發更多設計靈感)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萬花筒是一種很奇妙的小玩具,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一起拆裝萬花筒讓學生親手研究探索萬花筒成像的奧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對事物不斷探究的能力,之后在觀察萬花筒中圖案的特點的時候,引導學生耐心、仔細的觀察,從一個圖案放大到圖案的一個圖形,一步步的帶領學生找到中心對稱圖形的特點及規律,讓學生體會到了中心對稱圖案的形式美感,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觀察能力,并能采用繪畫、拼貼、拓印、剪紙等多種形式進行創作,并在作品中體現出中心對稱圖案的美麗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出了學生對作品創作的樂趣和欲望。課堂教學總評教師課堂教學環節清晰,師生關系和諧融洽。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學生探索發現為主,引導學生從自主探究、觀察發現到體驗多種不同形式的作業形式,一步步帶領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創作學習。并結合視頻、圖片、實物,引導學生聽、看、想,掌握觀察、表現的方法。小組探究討論、大膽評述,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落實教學目標。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