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壓》 教學設計【課程標準】3.4.2知道電壓3.4.4會使用電壓表【教材分析】本章學習電學的兩個基本概念一一電壓和電阻,它們是學習電學的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在初中物理知識體系中,歐姆定律是一個處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規律,而電壓和電阻是理解歐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因此電壓和電阻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認真處理的內容。【學情分析】1.熟悉水壓形成水流,可引導類比電壓形成電流。2.電學中已學習了電流這一物理量,電壓這一物理量與電流這一物理量在學習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處。【學習目標】1.通過自主閱讀課本,初步認識電壓,能通過類比水壓,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2.通過自主學習,能說出電壓的單位及會電壓單位之間的換算3.了解常見的電壓值,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的電壓值4.通過觀察實物,知道電壓表的用途,記住電壓表的使用規則。5.通過分組實驗,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電壓。【教學重難點】電壓概念的理解、電壓的測量【評價任務設計】1.學生觀看微視頻電壓類比水壓,通過課堂提問了解學生對電壓,電源了掌握情況。2.通過課堂反饋練習,檢測電壓單位之間的換算3.通過小組內相互提問,評價學生是否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電壓4.通過個別提問,評價學生能否說出電壓表的用途和使用規則。5.進行分組實驗,觀測學生是否能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電壓。【教學方法】媒體演示、學生分組科學探究、講解、討論交流【教學過程】引入新課:電學中,我們要學習3個最基本物理量,上一章我們已經學習了“電流”物理量,在此基礎上,我們本章繼續學習電學的另外2個最重要的物理量。這節課,我們只學習其中一個物理量---電壓。“電壓”與“電流”這兩個物理量在學習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處,電壓的學習可以類比電流的學習。所以,我們先來梳理下關于“電流”這一物理量我們都學習過哪些知識。課件給出梳理問題,學生回答。1.電流如何形成?2.電流都學過哪些基礎知識?(符號,單位,常見值,)3.電流的測量——電流表學習之前,先談談您對電壓已有的認識吧。(設計意圖:類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電壓”與“電流”這兩個物理量在學習方法上有好多相似之處,應告知學生,電壓的學習可以類比電流的學習。學生對電壓一定會有一定的認識,學生會踴躍地交流著自己的生活感受,從而提高本節課的學習興趣,也讓老師了解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情況。)新課教學模塊一、電壓和電源的作用1.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放在示教板上,請一位同學按所畫電路圖,用導線將電路連接起來.閉合示教板上電路中的開關,燈泡亮了,說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教師從示教板上取下電池,閉合開關,燈泡不亮,電路中沒有電流.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電路中不能形成電流,電源的作用是什么?2.為了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形成電流,我們可以用水流作類比,看看水流是怎樣形成的?(微視頻)介紹裝置水流如何形成呢?問題:水管兩端水面相平,不轉,如何能轉動起來?學生回答,需要加水。追問:為什么加水?學生回答:形成水壓,水就會定向移動,形成水流。(形成)課件:水壓 → 水流追問:持續水流呢?生答:不斷加水;抽水機(更好的辦法),保持水管兩端有水壓,就會驅動水一直流動。我們類比水流,來思考如何形成電流呢?也就是如何讓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呢?生答:自由電荷得受力,也就是用電器兩端要有電壓。有了電壓,自由電荷就會受到力的作用,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形成)課件給出:電壓 → 電流但這電流是瞬間的,怎么辦?(提供)生答:需要一個裝置,提供穩定的電壓——電源。課件給出:電源 → 電壓3.學生填寫梳理知識:電壓和電源的作用:要讓一段電路中有電流,它的兩端要有__________,即電壓是形成__________的原因。(2)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__________.追問:電路中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生總結:1.通路 2.有電源4.給出本模塊學習目標:初步認識電壓,通過類比,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5.完成反饋練習1:判斷:(選填”正確”或”錯誤”)1.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只要構成通路,導體中就會有電流2.電路中有電流不一定有電壓(設計意圖:用學生熟悉的水流形成需要水壓,類比理解電流的形成需要電壓。有助于幫助學生對電壓作用理解。)模塊二:電壓的基礎知識1.學生閱讀教材32頁——34頁,完成知識梳理答案。學生交流,教師課件給出物理量符號及單位,強調書寫。2.請同學們閱讀課本34頁小資料,有什么發現?師總結:不同的電源提供不同的電壓,供不同的用電器使用。要求記住的有: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V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對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36V聯系實際生活,有些情況,用電器需轉換插頭(變壓器)。課件給出一些常見電源,讓學生識別電壓值這一參數。4.給出模塊二學習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知道電壓的單位及單位之間的換算(2)了解常見的電壓值,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的電壓值。5.完成反饋練習2(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電壓單位的換算。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生活常識。)模塊三、電壓的測量思考:小資料這些值是怎么知道的?直接測量演示:用萬能表直接測量墻上插座交流電壓。追問:演示板上,小燈泡兩端直流低值電壓如何測呢?填寫知識梳理:電壓的高低(大小)可以用________測量,其電路符號是______環節一:認識電壓表及它的使用對比實驗桌上的電流表與電壓表,說出電壓表與電流表在構造上有什么異同之處。完成學案填空。小組間交流、完善、補充。電壓表的使用規則:請同學們閱讀電壓表的使用說明書后,經歷小組合作,動手測量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工作電路中(開關閉合狀態下),用電器兩端電壓,嘗試歸納出。總結電壓表的使用并對比學過的電流表,請找出兩個電表的共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先是學生交流,最后教師課件展示。)4.完成跟蹤練習(設計意圖:在學習了電流表使用情況下,學生有能力通過閱讀說明,學習電壓表的使用,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緊接著進行實際測量,檢測自己能否學以致用。整個學習在討論交流實踐中,完成電壓表的使用。)環節二:練習使用電壓表1.若再多提供一節干電池,如何讓小燈泡更亮?(開關閉合狀態下),電源電壓是多少呢?用電器兩端電壓?有哪些發現?生操作:2節電池串聯;測電壓。結論:多節電池應串聯使用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電源電 壓等于用電器兩端電壓(設計意圖:1.練習使用電壓表,為下節“測串并聯電路電壓特點”做好鋪墊,明白電源電壓等于用電器兩端,導線兩端電壓幾乎為零。)3.完成跟蹤習題3.在下圖中,用筆畫線代表導線來連接實物圖,使小燈泡能夠發光,并且電壓表能夠測出燈泡兩端的電壓(估計為2~3V)。并畫出對應的電路圖(在實際操作電路的基礎上,再進行實物圖鏈接,會縮小難度)4.給出模塊學習目標:(1)知道電壓表的用途和符號。(2)通過分組實驗,記住并理解電壓表的使用規則,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電壓。【課堂小結】經過了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方面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