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教學計劃浙教版(2023)小學信息科技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以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開展信息科技教育教學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突出學科特點,采取任務驅動方式,以多種方式鼓勵學生多嘗試,多思考,多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信息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科技手段的能力,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二、學生分析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2個班教學工作,從總體上看,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學習與接觸,學生對計算機這一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了一些關于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由于每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在教學上要努力克服困難,充分利用現在條件,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多途徑、多策略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引導到系統地學習上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來看,六年級學生以直接興趣為主,對具體事實和經驗的知識較有興趣。對他們來說只有有了明確的觀察目的任務和實現這些任務的具體方法時,他們的觀察才能持久和有效。由于是新教材,六學生在五年級的學習中還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控制系統,未了解過過程與控制的三個典型環節,所以會給六年級的教學帶來難度。三、教材分析教材知識體系結構分析:本冊教材主要體現《課程標準》中“過程與控制”模塊內容要求的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內容以及跨學科主題“小型系統模擬”中的子主題“小型擴音系統”,強調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展學習。本冊從內容上來分可分為三單元,第一單元共有4課,從五下的“控制系統”過渡到“自動控制系統”,引出計算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分析自動控制系統 不同形態,通過引入傳感器形成反饋,實現對系統的控制。第二單元共有6課,本單元在第一單元了解控制系統形態,以及用反饋實現過程與控制優化的基礎上,學習如何通過數據運算實現控制系統的復雜控制。第三單元共有5課,本單元學生將借助已有知識,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中過程與控制的原理。這對于理解生活中廣泛存在的過程與控制系統至關重要,也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認知信息科技對生活的影響與價值。四、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身邊的真實案例,了解常見的自動控制系統,理解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手段,以及掌握各種類型的控制形態。2.通過分析具體案例,了解反饋是過程與控制中的重要手段,初步了解反饋對系統優化的作用。3.通過分析具體過程與控制系統的實例,了解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可以是開關量或連續量,了解連續量可以經由閾值判斷形成開關量,掌握開關量的簡單邏輯運算。4.通過分析典型應用場景,了解計算機可用于實現過程與控制,能在實驗系統中通過編程等手段驗證過程與控制系統的設計。5.結合生活中的實例,理解過程與控制系統中存在安全問題,知道自主可控的系統在解決安全問題時起到的重要作用。6.能夠讓學生在控制系統設計和應用過程中關注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五、教學安排周 次日 期內 容課時安排12.23-2.25見面課:學習課堂常規及機房制度1課時22.26-3.1第1課 自動控制系統 (1課時)1課時33.4-3.8第2課 控制的形態 (1課時)1課時43.11-3.15第3課 反饋與控制 (1課時)1課時53.18-3.22第4課 反饋的實現 (1課時)1課時63.25-3.29第5課 控制系統中的數據 (1課時)1課時74.1-4.5(清明節)第6課 連續量與開關量 (1課時)1課時 84.8-4.12第7課 開關量的生成 (1課時)1課時94.15-4.19第8課 開關量的與運算 (1課時)1課時104.22-4.26第9課 開關量的或運算 (1課時)1課時114.29-5.3(勞動節)第10課 開關量與控制 (1課時)1課時125.6-5.12整合:生命與健康課程《做個健康信息的小博士》1課時135.13-5.19第11課 身邊的擴音系統 (1課時)1課時145.20-5.26第12課 計算機控制的擴音系統 (1課時)1課時155.27-6.2第13課 擴音系統的優化 (1課時)1課時166.3-6.9第14課 擴音系統的暢想 (1課時)1課時176.10-6.16第15課 擴音系統的安全 (1課時)1課時186.17-6.23復習與知識點回顧1課時196.24-6.28期末測試1課時六、提高質量措施:1.教師多鉆研教材,課前認真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益。2.精講多練,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討論,變換課堂模式,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當中,真正掌握計算機知識。3.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在線資源來豐富自己的學習,通過查找相關教程、視頻或網站,以便更深入地學習。4.創設情境,反復練習,及時進行鞏固,使學生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去。5.加強困難學生的輔導,課堂中盡量使用層次教學,多給困難學生思考的空間,溝通思想,切實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6.開展多維度教學評價,利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學習興趣,促進他們逐步提升信息核心素養。7.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自學本事、創新本事的培養,有意識地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