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細菌學習目標通過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的實驗,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科學的興趣。◎學習重點:1.描述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2.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比較芽孢、孢子等易混淆概念。【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細菌的發現史 17 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顯微鏡,觀察了多種微小的生物。一次,他把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吃驚地看到許多小生物。這些小生物呈桿狀、螺旋狀或球狀;有的單個存在,有的幾個連在一起。他把發現的小生物繪制成圖,寄給英國的皇家學會,發表在學會的會刊上,從此世人知道了細菌的存在。知識點二 細菌的主要特征 1.形態:(1)個體 、只有一個細胞。 (2)形狀有 、 、 。 2.細菌的結構:基本結構3.細菌的營養方式:多數為 養,分為腐生和寄生;極少數為 。 【答案】1.(1)微小(2)球形 桿形 螺旋形2.DNA(遺傳物質)3.異 自養知識點三 細菌的生殖方式 1.細菌是靠 進行生殖的,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 2.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答案】1.分裂2.芽孢【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征【情景呈現1】觀察細菌結構圖:【合作探究】細菌是由什么組成的 細菌的細胞結構有什么特點 ·學習小助手·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的細胞內沒有葉綠體,所以不能像綠色植物那樣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情景呈現2】觀察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合作探究】細菌和植物細胞有什么不同 細菌和動物細胞有什么不同 在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什么 【歸納提升】比較細菌、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異同:比較項目 細菌 動物細胞 植物細胞基本 結構 細胞壁 有 無 有細胞膜 有 有 有細胞質 有 有 有細胞核 無成形的 細胞核 有 有特有結構 莢膜、鞭毛 葉綠體、液泡任務驅動二 觀察細菌的生殖方式【情景呈現】演示實驗:將一支粉筆對折,變成兩個;再把這兩個分別對折變成四個;再把四個對折變成八個……【合作探究】1.此實驗的現象是什么 上圖說明了什么 2.細菌為什么分布如此廣泛 【答案】任務驅動一【情景呈現1】①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膜 (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質(能流動,加快物質交換)等結構。②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類生物被稱為原核生物。③細菌的特殊結構: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莢膜對細菌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有些細菌有鞭毛,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④細菌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這種營養方式稱為異養。【情景呈現2】①細菌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②細菌與動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③細菌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是原核生物。任務驅動二【情景呈現】1.①生殖方式: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分裂完的細菌長大以后又能進行分裂。②繁殖速度: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2.①細菌的個體很小。②細菌是進行分裂生殖的,繁殖速度非常快。③細菌的休眠體——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還可以四處飄散。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