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算法(第3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解析法、枚舉法等基本算法;進一步理解算法的優化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掌握用“畫程”軟件繪制流程圖描述算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兩個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算法,通過兩個探究問題,加以檢測和鞏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算法的進一步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計算思維。【教學重點】解析法、枚舉法;算法的優化。【教學難點】算法的優化。【教學方法】講演、任務驅動、自主探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引言: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它的優劣直接影響所編程序的質量。長期以來,人們在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如解析法、枚舉法、遞推法、遞歸法、分治法等許多基本算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解析法和枚舉法,以及進一步學習用“畫程”軟件繪制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回顧 明確 開門見山 直奔主題二、新授 解析法 算法思想:在分析具體問題的基礎上,先找到待解決問題的數學表達式,再求出表達式的值。 2、“雞兔同籠”問題 (1)分析問題 (詳見課本P98-99) 數學表達式詳見課本 (2)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3、探究問題1 用解析法解決問題(繪制流程圖) 甲乙兩個倉庫共存放97筐蘋果,如果從甲倉庫搬14筐到乙倉庫,結果甲倉庫還比乙倉庫多3筐。求兩個倉庫原來各存放多少筐蘋果? 分析問題 歸納: 設甲、乙兩個倉庫原來各存放j、y筐蘋果, 數學表達式則為: 乙倉庫蘋果筐數 y=(97-3)/2-14 甲倉庫蘋果筐數j=y+14*2+3 2、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適當點評,糾錯補充。 (二)【枚舉法】 1、算法思想: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的特點,對要解決問題中的所有可能答案一一列舉,并進行判斷,滿足條件的保留,不滿足的丟棄,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水仙花數”問題 (1)分析問題 ( 課本P99) 重要提點:三位數的各位數字的提取方法。 設任意三位數為n,則 百位數=int(n/100) 十位數=int((n mod 100)/10) 個位數=n mod 10 (2)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討論:采用枚舉法解決實際問題,用人工來執行合適嗎?請從枚舉法的角度分析一下,用計算機處理問題與人工處理有什么不同? (參考:不合適,對于機械性的重復計算操作問題,用計算機處理問題比人工處理要快得多。) 3、探究問題2 用枚舉法解決問題(繪制流程圖) 將數3025攔腰剪成30和25,然后相加再平方【即(30+25)2】,就又回到3025了。找出所有具有這種特點的四位數。 分析問題 重要提點:四位數的前兩位和后兩位數的提取方法。 設任意四位數為n,則 前兩位數=int(n/100) 后兩位數=n mod 100 2、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適當點評 ,糾錯補充。 觀察 明確 體會 討論分析,個別作答。 嘗試繪制,個別展示,并運行驗證。 修改,完善。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運行,體會。 討論,作答,歸納。 學習,理解。 嘗試繪制,個別展示,運行驗證。 修改,完善。 兩種算法的教學均遵循從案例——練習探究的模式,帶領學生通過案例,學習理解,再在探究問題中,引導學生分析,并適當提示重點部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繪制流程圖,并指導學生保存,運行,驗證整個程序正確與否,從而進行恰當地修改和完善。 算法的理解和運用,包括流程圖繪制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長期地實踐中去加深理解和體會,才能熟練運用,解決問題。三、總結 1、解析法 2、枚舉法 結語: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常用的兩種算法,常用算法都有自己適用的具體問題,但是每一個具體問題往往能夠適用的算法也不是唯一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這些基本算法的思維,針對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靈活地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算法,總之,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選擇或者設計出最優的算法,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計算機的處理能力。 根據學案,自行總結。 建立優化算法的思維模式。 及時歸納梳理。 引導提升思維。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