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學習目標1.嘗試對記錄的生物進行分類,初步認識生物的多樣性。2.組織學生觀察和描述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環境。3.初步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學習重點: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完成本節重點內容。【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過程 要求調查前 首先要明確調查 和調查 ,并制訂合理的調查 調查中 如實 調查后 對調查結果要進行 和 ,有時還要用數學方法進行 特殊情況 有時因為調查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 ·知識擴展·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要掌握調查的目的和具體做法。調查包括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全面調查、全面調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的調查,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全面調查。對點自測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不屬于科學調查的是 ( )A.人口普查B.森林資源調查C.瀕危動物調查D.衛生檢查知識點二 生物的簡單歸類 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生活環境和用途進行歸類,如下表:歸類方式 類型 舉例形態 結構 特點 龜、魚、鳥、牛、馬 海帶、小麥、柳樹 細菌、真菌、病毒生活 環境 生物 水杉、菊花、狗 生物 水綿、鯉魚、鯨用途 雞、鴨、鵝 豬、牛、羊寵物 貓、狗 小麥、玉米、水稻·學習小助手·生物分類的方法對于同種生物,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將其歸為不同的類群。生物根據形態結構特點可歸為動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也可以根據生活環境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還可以根據用途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對點自測某小組同學將調查的生物進行了歸類, 將水綿、金魚、荷花、水鴨、蟹等生物歸為一類;將雪松、銀杏、蝴蝶、玫瑰、兔、麻雀等生物歸為一類。他們歸類的標準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數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環境【答案】知識點一目的 對象 方案 記錄 整理 分析 統計 樣本對點自測D知識點二動物 植物 其他生物 陸生 水生 家禽 家畜 作物對點自測D【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調查校園、公園或農田的生物種類【情景呈現】【合作探究】1.調查的目的和要求分別是什么 2.調查時,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用具 3.調查的方法步驟是怎樣的 4.調查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案】任務驅動1.(1)了解校園、公園、 農田或周邊其他環境中的生物,記錄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2) 嘗試對你所看到的生物進行歸類,初步認識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3)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2.材料用具:調查表,筆,望遠鏡,放大鏡,照相機等。3.(1)選擇調查范圍。如校園生物種類調查,公園或綠地生物種類調查,某塊農田生物種類調查,等等。(2)分組。6~8人為一個調查小組,確定一人為組長。(3)設計調查路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選擇一條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4)調查。沿著事先設計好的路線進行調查,注意邊調查邊將觀察到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稱、數量以及生活環境的特點一一記錄在事先設計好的調查表中。(5)歸類。將全組調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種共同的特征進行歸類。歸類的項目和方法可由全組同學討論決定,并說明歸類的理由。(6)整理。將歸好類的生物的資料進行整理,寫在記錄本上。(7)撰寫調查報告。各小組根據調查情況和分工,撰寫調查報告,在班級進行匯報、交流。4.(1)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對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能僅憑個人好惡取舍。(2)不要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要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3)注意安全。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不要一個人走到偏僻的地方;不要攀爬高處;不要下水;防止被動物咬傷;不要隨意品嘗野果;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