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位名稱: xx小學 課題:壺趣適用年級: 六年級 設計者:一、目標確定依據1.相關課程標準論述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1)美術課程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綜合性學習是當代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美術課程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新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提供了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展能力。 (2)通過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3)學會從多角度欣賞與認識美術作品,逐步提高視覺感受,理解與評述能力。能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珍視優秀民族民間美術,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尊重世界多元化文化的態度 (4)了解美術各學習領域間的聯系,逐步學會以議題為中心,將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貫通,認識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學習,并以各種形式發表學習成果,開拓視野,拓展想象空間,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 2.教材分析《壺趣》一課屬于湘美版第十二冊“綜合.探索”領域的一課。壺是實用的飲茶器具,也是具有鑒賞價值的藝術品,它們造型別致,工藝精良,集壺泥,壺色,壺款,壺章、書畫,諸多造型因素于一體,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我國壺文化和茶文化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人來說,壺不僅是一種實用器皿,還是一種藝術文化,中國的壺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把看似簡單的壺,卻烙著鮮明的時代印記,是我們今天研究歷史和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它們向我們默默地訴說著當時的歷史風云變幻,展示著先人精湛的技藝和那時人們的審美觀,每把壺都能給我們留下一種難以體味的樂趣。 本課以壺為對象,要求學生用不同媒材表現“壺”這一主題,對學生進行國畫、泥塑等方面訓練,提高學生對傳統藝術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壺的樣式有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柚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朱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 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用國畫的形式表現出的壺古樸淡雅,韻味十足,教學時,鼓勵學生在壺的造型上推陳出新,勾勒出精巧的壺體,將書、畫、詩、銘、畫于壺體四周或壺蓋,都有畫龍點睛之妙,能提升壺的風雅品質,表現出和諧的美好意境;陶藝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悠久的壺歷史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壺的相關歷史及盤泥條、泥板成型的制作方法,會讓學生充滿創作的樂趣;除此之外,結合學生所學的美術知識及技法,利用剪紙、水粉、拼貼、信息技術手段——電腦繪圖等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表現方式,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通過對“壺”進行多角度的探索與實踐,使學生理解壺文化的多樣性,體會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同時提升學生搜集整合資料能力、交流分享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享受“綜合·探索”——壺趣的樂趣。3.學情分析六年級學生不管從美術知識技能積累、語言表達還是搜集資料、小組合作學習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經驗,《壺趣》這一課,可以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點出發,積極的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研究我國壺文化的相關歷史、造型、色彩、圖案等知識。因此,本課教學本著自主、合作、探究、分享學習方式的原則,橫向加強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間的聯系,縱向地拓展美術教學領域,呈現教學內容,通過對壺文化和不同媒材表現壺這一主題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相關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學習目標(一)五維目標1.美術基礎知識:搜集整合資料,了解壺的歷史文化、造型、色彩、裝飾圖案等相關知識,知道壺文化及茶文化歷史悠久,代表著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2.美術表現:結合之前所學技法及學生各自興趣點,選擇不同媒材表現壺這一主題。 嘗試用國畫技法畫壺,鞏固和提高學生的中國畫筆墨技法,通過情境創設、體驗感悟、動手繪畫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造型上推陳出新,勾勒出精巧的壺體,將書、畫、詩、銘、畫于壺體四周或壺蓋,體現出對壺文化的認識及作品的創意性。 嘗試用泥塑造型的方法,用泥條盤筑或泥板成型的方法表現造型生動,充滿童趣的壺。 嘗試運用剪紙、刻紙的相關技法,表現壺的造型。 3.審美判斷:嘗試找尋生活中常見媒材綜合運用粘貼等造型方法、同學科所積累的知識,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結合電腦造型等不同表現手法,創作有趣的壺的作品。4.創意實踐:嘗試用國畫技法畫壺,鞏固和提高學生的中國畫筆墨技法,通過情境創設、體驗感悟、動手繪畫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造型上推陳出新。5.審美多元化與文化理解:在學習和了解有關壺的文化、造型、色彩及創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勇于分享交流和創新的意識,勇于展示自己的個性,同時提升學生對傳統壺文化的認同感,感受中國傳統壺文化的精髓。三、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用盤泥條的方法制作壺。 。學習難點:壺的造型和黏結。四、評價任務1.了解我國傳統的壺文化,了解壺的歷史、造型、色彩、裝飾、表現方式等知識,知道壺歷史悠久與人們的生活密切關系。 2.學生了解可以用不同媒材可以表現同一主題,根據興趣選擇不同方式表現壺這一主題,能熟練運用之前所學相關美術技法,跨學科融合創意表現壺之趣。 3.分享交流合作有序,體驗不同媒材創作的樂趣,課后能用多種方式繼續探索壺的相關文化,產生對傳統壺文化的認同感,感受中國傳統壺文化的精髓。 五、課時安排六、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環節一 創設情境導入 一、激趣導人 欣賞不同造型實物壺 小結:壺的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樣式多變,趣味盎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壺,感受壺之趣。 板書——《壺趣》學生初步感知我國傳統的壺文化。(評價1) 引出——壺趣主題 環節二 結合查閱資料及生活感受體驗,分享壺文化的相關知識 二、分享學習成果 1、結合導學案進行信息收集:課前通過美術書、網絡、書籍等資料和實物搜集,了解有關壺文化的資料。 2、了解壺的發展歷史、結構、造型色彩、裝飾圖案、表現方式等知識。 3、分享小組學習成果,并針對學生研究成果加以補充完善,使學生對壺的歷史文化、發展歷史、結構、造型色彩、裝飾圖案、表現方式有所了解。學生分享小組交流學習成果。(評價2、3)環節三 教師選擇國畫方式,具體示范、分享 三、了解選擇表現方式 1、選擇壺趣表現方式,欣賞大師作品,簡單了解國畫表現方法,集壺詩書畫印為一體,表現壺之趣,教師示范,分享作品。 2、欣賞學生作品,學生分享創作意圖。重點了解其中之一表現方法,以作品分享所得(評價2)環節四 學生選擇表現方法,進行壺趣主題創意表現四、創作實踐 學生根據興趣點,結合之前所學美術進行創作實踐。分享所想及選擇并嘗試創作(評價2)環節五 展示交流 五、展示分享 展示學生實踐成果,分享所想,評述交流。(評價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