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位名稱:xx小學 課題:遙遠的地平線適用年級: 六年級 設計者:一、目標確定依據1.相關課程標準論述新課標在“造型·表現”領域中的相關陳述: 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 2.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與第2課《俯仰之間》有著知識上的連貫性。在前面課程解決了視角俯仰問題的基礎上,本課加深了客觀寫實的觀察方法以及理性處理畫面空間的繪畫方法。教材中多次出現名詞解析, 同時知識點較多, 本課的學習難度加大, 在培養學生美感的同時, 既要尊重學生的客觀情感與繪畫水平, 又要運用簡單的透視知識理性分析視覺現象, 幫助學生能夠真實地描繪出看到的景象。本課根據小學生的理解水平, 主要通過線性透視現象, 了解焦點透視知識, 即物體所有透視線在畫面上消失于一點。3.學情分析透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由于小學生認知水平低,空間思維能力差,他們往往不能夠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更談不上在繪畫創作中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來表現豐富的前后空間關系的畫面。但同時這個年段的學生喜歡自主探究,對平板結合的教學充滿興趣,喜歡時下的游戲,電子產品,能運用平板進行拍照,進行基本的線條繪畫,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啟發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作合作探究,老師主要引導觀察的方法,提問,歸納等方式方法開展本課的教學。二、學習目標(一)五維目標1.美術基礎知識:能通過圖片的鑒賞能清楚的發現透視規律。2.美術表現:結掌握基本的透視規律和原理,在室外風景畫中能用線條表現空間的縱深感。3.審美判斷:學會推理性的觀察方法,發現透視規律。4.創意實踐:能運用基本的一點透視規律,能完成室外風景畫繪畫創作。5.審美多元化與文化理解:使學生養成科學觀察的良好習慣,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三、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運用基本的透視規律,繪制風景草圖,表現出消失點、視平線、消失線。學習難點:能用透視規律表現空間的縱深感,創作出體現透視規律的空間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畫面。四、評價任務運用基本的透視規律分析畫面,并且能運用基本的透視規律及要素對畫面進行構圖。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一)、發現透視現象1.導入課題 :播放qq飛車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師:說一說這款游戲的場景給你什么感覺?生:在電腦面前玩飛車游戲時,總感覺飛車奔馳的馬路沒有盡頭,感覺路有了深遠的空間感師:游戲設計師將美術中的一點透視技法應用到了游戲設計中,讓你感覺平面的電腦中產生了視覺上立體的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一點透視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視頻畫面初步感知透視現象板書:遙遠的地平線(二)、感受透視,過程體驗。1.自主合作探究透視規律出示游戲規則,小組合作固定平板拍下正方框上下移動移動的照片,并上傳到公屏。(師用小螞蟻課堂的公屏選項在一體機上將學生拍下的各個圖片在一體機循環展示。請學生觀察自己拍下的正方框的照片。)師:觀察我們拍攝的正方框圖片,你發現了什么不同了?生:在拍攝中,我發現正方框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大小的變化 師歸納:近大遠小(板書)師:我們所拍的單個正方框,邊是一樣的,為什么拍出的圖片看著不一樣了?(問問題時老師手勢比較)生:我發現我拍的正方框在離我們近的地方比較粗,遠的那根比較細師:近粗遠細(板書)師:再次觀察我們所拍的所方框,你還發現了什么?生:離我近一點的稍微寬一點,離我們遠點的看起來師:近寬遠窄(板書)2.發現校園中的透視 (出示兩幅校園照片)師:你發現了校園中的哪些透視規律?生1:我觀察到我們學校的柱子前面看起來高一些,遠處看起來矮一些。生2:樓梯的前面臺階看著清楚,遠處的模糊。生3:我觀察到前面的柱子距離隔得開,后面的柱子距離越來越近師:近高遠低,近實遠虛,近疏遠密3.欣賞霍貝瑪的《林蔭小道》,引出消失點,地平線,水平線的知識。師:這是荷蘭畫家霍貝瑪的《林蔭小道》,描繪的荷蘭鄉間小路,請你說一說作品給你什么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生:感覺好像真的可以走進這條小路,近處的樹看起來高,隔得遠,遠處的樹看起來比較矮,挨得比較近。師: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畫家在繪畫中運用了透視。畫中的樹,馬路最后都消失到了一個點,這個點在透視中叫消失點(在一體機上畫出消失點)。 (從消失點水平方向在一體機上畫出一條直線)上面是天,下面是地,我們把天和地的分界線叫地平線或水平線。(從消失點出發在一體機上沿著馬路邊緣,路邊的樹畫出若干條斜線)這些斜線叫消失線。我們將一點透視中的消失線,地平線,消失點遷移到我們的飛車游戲場景中。4.在飛車游戲截圖上找透視。 出示開課的飛車截圖 師:游戲設計師是如何運用透視規律來表現有空間感的場景的,請你圖片中畫出來嗎?生1: (生上臺在一體機上用線條畫出消失點,水平線和消失線。)生2:我覺得這些景物可以表現出立體的感覺。師3:(在一體機上畫出截圖中近處的樹和遠處的樹)近處的高大,遠處的矮小,近處隔得遠,遠處挨得近,設計師用透視中的近疏遠密的透視方法來表現場景。生4:我覺得還用到了一點透視的近實遠虛的方法來表現這些景物。師:同學們,游戲中的場景如此逼真,正是一點透視規律的運用,而游戲中的場景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如馬路,鐵路,橋路等等。出示三幅圖片(鐵路,林蔭小道,公路)5.一點透視小練習師:用小螞蟻軟件給學生推送三幅圖片(鐵路,林蔭小道,公路)到學生平板,請學生選擇其中一幅運用平板中繪畫功能在圖中畫出消失點,水平線,消失線。并推送到公屏。學生上來自己講解。 接下來我們也像畫家一樣用透視規律來完成一幅風景寫生草圖吧。設計意圖:自主觀察圖片尋找透視點并進行講解。(三) 、教學示范1. 播放錄好的鐵路風景草圖示范微課3分鐘。邊放邊講解繪畫步驟。2. 展示老師繪畫的作品到黑板上。3. 出示兩幅學生作品(有問題的和沒有問題的),改正學生作品中的錯誤。4. 強調一點透視的繪畫技巧:橫線畫水平,豎線畫垂直,斜線消失到消失點。設計意圖:深入了解透視現象的繪畫技巧。b(四)、學生運用透視規律表現風景。(15分鐘)1.出示作業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場景照片(平板推送過去的)運用基本的透視規律,在透視紙上繪制室外風景草圖,表現出消失點、視平線、消失線,要有近大遠小的變化、注意遮擋關系,表現前后的空間關系。作品上色要有對比,近處的鮮明,遠處的灰暗。2.一體機展示作畫的基本步驟:1) 先觀察圖片,找出消失點,視平線,消失線。2) 畫出主要景物的外輪廓線(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3) 用線描表現風景中的細節,注意近大遠小,近粗遠細,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疏遠密、近粗遠細透視的規律。3.教師指導作畫并用手機中小螞蟻教學助手拍攝學生作品。設計意圖:借助一體機的步驟展示進一步了解透視規律,及其要素。(五)、展示,評價,交流。 (學生自主上臺粘貼自己的作品 )1.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幅作品。2.老師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作品。3. 總結:通過學生的作品,總結本課透視中的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粗遠細,近疏遠密,近寬遠窄,近高遠低)(六)、課堂小結師:街景中路由于透視的變化,路的盡頭消失在地平線的某一個點上,路也有寬變窄,路邊的樹、電線桿……也由大變小,由高變矮,由粗變細。這是現實生活中的路,而人生的路,它需要我們從當下走向未來,從近處走向遠方……這條路卻在我們腳下,靠我們自己去丈量與實現!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