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位名稱:xx小學 課題:巧用肌理適用年級:六年級 設計者:一、目標確定依據1.相關課程標準論述本節課出自湘教版美術教材六年級下冊第10課。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我將本節課劃分為造型·表現領域。 2.教材分析本節課意在讓學生發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肌理,學習拓印肌理,創作肌理畫,這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3.學情分析本節課的學習主體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們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創作能力,逐漸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直觀教學法更為有效。 二、學習目標(一)五維目標1.美術基礎知識:了解什么是肌理,細心觀察和品味物體表面質地形成的紋理。2.美術表現:能夠運用拓印的方法,較清晰拓印出肌理并利用這些紙材制作一幅拼貼圖。3.審美判斷:教學中通過實物展示及教師示范來啟發和幫助學生對肌理的理解。4.創意實踐:學生能夠觀察出不同物體表面質地所形成的肌理,并且運用合適的方法,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5.審美多元化與文化理解:學會體地驗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 。三、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了解什么是肌理,通過觸摸和視覺感受,發現不同物體表面質地的不同特點。學習難點:運用肌理豐富繪畫效果,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質地的物體表面,所呈現出的不同肌理及規則和變化,豐富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并產生有趣的想象,從而創作肌理畫。四、評價任務運用肌理豐富繪畫效果,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質地的物體表面,所呈現出的不同肌理及規則和變化,豐富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并產生有趣的想象,從而創作肌理畫。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一、對比觀察,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兩幅作品,讓學生對比觀察并談感受。 2、板書課題:巧用肌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肌理的美感,激發學習興趣。 二、感受肌理,加深理解。 讓學生通過觸摸實物初步感受肌理,然后用筆簡單表達,引出肌理概念。 【設計意圖】:讓學生直觀體會什么是肌理。 三、課件展示,拓寬視野。 課件出示更多肌理,加深理解。當有些肌理無法用手觸摸時,還可以通過視覺去獲取。尋找身邊的肌理,加深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肌理的獲取途徑。 四、活動練習,深化理解。 學生完成活動學習單,進行展示和評價,總結方法。 教師小結:繪制肌理不一定總是真實具體的,有時候抽象的、夸張的或是圖案化了的肌理紋樣,也可以使作品產生獨特的效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肌理并用于豐富畫面。 五、教師示范、傳授技能。 教師利用微課示范。 六、設計創作,巧用肌理。 自選主題畫一幅畫,運用肌理效果豐富畫面,突出主題,注意畫面的形色對比和虛實變化。 七、展示作品、分享成果。 自評、互評、師評。從構圖、色彩、肌理效果幾個方面來評價學生作品。 八、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除了繪畫,還有很多藝術品里都充滿了肌理美,比如瓷器表面的冰裂紋或窯變、木雕的木質紋理與刀法、石雕的巖石粒子與鑿痕等。提高學生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