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學( 美術 )基于標準的教學全冊備課學校: xx小學授課年級: 四年級設計者:授課時間:30課時【目標確定的依據】相關課程標準的陳述(課程標準第二學段3—4年級相關要求及分析)(一)“造型·表現”學習領域1.目標初步認識線條、形狀、色彩與肌理等造型元素,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觀察、繪畫、制作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喚起創造的欲望。2.學習活動建議用寫生(含速寫)、記憶、想象和創造等方式,進行造型表現活動。學習線條、形狀、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識,并用于描繪事物,表達情感。選擇各種易于加工的媒材,運用剪貼、折疊、切挖和組合等方法,進行有意圖的造型活動。嘗試用毛筆、水性顏料、墨和宣紙等工具、材料,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用描繪、剪刻和印制等方法,進行簡易版畫創作。3.評價要點對造型表現活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并表現出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繪畫作品中表現自己所觀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運用3種以上的方法,創作表達一定意圖的立體作品。認識和運用原色、間色和冷暖色。(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1.目標嘗試從形狀與用途的關系,認識設計和工藝的造型、色彩、媒材,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繪草圖或立體制作的方法表現設計構想,感受設計和工藝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2.學習活動建議觀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與用途的關系,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形式原理。根據物品的用途,提出設計構想,用手繪草圖或立體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現。選擇身邊的媒材,學習運用多種方法(如撕、剪、刻、折、疊、編、卷曲、插接、描繪等)進行簡單的工藝制作。3.評價要點關注物品的形狀與用途的關系,從設計的角度對作品進行描述與分析。根據物品的用途,大膽進行想象,表達自己的創意。知道3種或3種以上制作的方法,了解工藝制作的過程。初步養成善于發現、勤于思考、大膽想象和追求創意的習慣。正確、安全地使用工具和媒材。(三)“欣賞·評述”學習領域1.目標欣賞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中外美術作品,用語言或文字等多種形式描述作品,表達感受和認識。2、學習活動建設嘗試對美術作品,特別是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類術作品, 用語言或文字進行描述, 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認識。搜集我國民間美術作品(如剪紙、年畫、傳統紋釋、皮影、面具等),并了解其中的特點或寓意,進行交流。認識公共場所中常用的圖形符號,了解其作用,欣賞與分析其創意。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我國民居建筑的特色。3.評價要點積極參加美術欣賞活動,主動搜集我國民族、民間美術作品或圖片。知道2種或2種以上的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的主要特點以及作品的寓意。用恰當的詞語、短句等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認識。識別3種或3種以上公共場所中常用的圖形符號。(四)“綜合·探索”學習領域1.目標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與展示,并發表創作意圖。2.學習活動建議根據各種材料特點,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美術作品,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結合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與同學們一起討論并選定展示美術作品的方案,布置學生美術作品展覽,美化教室或學校環境。根據詩歌、童話、故事或創設某一情境,制作紙偶、 學習對樂器、皮影等作品,并進行表演,或舉辦集體生日慶祝等活動。結合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內容,設計并制作學校、 村莊、公園、游樂場的地圖或模型。3.評價要點積極參與造型游戲活動,并樂于與同學合作。對媒材的形狀、色彩和材質感興趣,發現并收集身邊可以用于造型活動的各種材料,進行聯想和創作。積極開動腦筋,結合語文、音樂、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內容進行創作與展示。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對他人的作品進行評述。在活動前做好各種準備,并在結束時進行收拾整理。二、教材分析(主要分析冊教材教學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1.嘗試用毛筆、水性顏料(水彩或水粉)、彩色筆和油畫棒、畫紙及廢舊材料等工具、材料,開展趣味性造型、設計及制作活動,學習其正確的使用方法,體驗其不同的表現效果。2.學習遮擋、穿插、印制(鏤印、拓印、轉印)、構成的基本知識,運用線條、形狀、原色與間色,通過寫生、記憶、想象和創造等方式,用于繪畫表現活動,表達情感。3.選擇各種易于加工的媒材,運用剪、刻、折、鋸、疊、卷曲、切挖、插接和組合、噴繪、裝飾等方法,創作表達一定意圖的立體作品和設計作品。4.結合其他學習領域的學習,欣賞中外繪畫、民間剪紙等,初步了解美術作品的樣式,能用恰當的詞語、短句等交流與評述。5.發現并收集身邊可用于造型、設計、制作的各種材料,進行紙版畫制作、板報設計、美化教室的活動。在相同的主題下開展繪畫、設計、欣賞等綜合性美術活動,并能主動合作、探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二)難點1.通過觀察、發現、嘗試訓練,在過程中獲取美術思維方式,大膽與個性化地使用線、形、色等美術要素進行繪畫創造性表現。2.通過合理的啟示與巧妙的演示,掌握正確的用線造型、用色、印制、材料拼接、用泥、用紙及用木材等基本操作技能。3.在教師周到細致的組織安排下,積極而有序地分工合作,充分享受集體和個體學習活動的樂趣。三、學情分析(學生已有知識基礎、能力新的增長點,學習本冊教材存在的困難與障礙等。)該年級段學生特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應繼續關注學生的養成教育,循循善誘,結合多環節多層次的體驗、嘗試、思維訓練等方法來集中注意力。學生在四年級階段有了向往名家、欣賞他人的意識,開始萌生向藝術觀念轉化的跡象,到高年級會逐漸強化,但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學生脫離了之前的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客觀地觀察美術活動,視知覺思維增強,對線與形特別感興趣。開始應用重疊法遮擋物體的方式來表現空間感,萌發“寫實”的要求,色彩表現為固有色和象征色彩的使用,繪畫具有敘述性,特別崇尚細心與有耐心的繪畫技巧,喜歡吸引人的、優美的主題關注主題的內容,較少注意到所使用的媒材(如工具、材料、組織、形式等)。在審美水平、繪畫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學習規則和寫實模仿是本年線級段學生美術學習的主要特征,也是通過美術活動觸發情意表達的情感成長期和純藝術審美觀的萌芽期。思考模式:籠統分化,絕對→相對,靜態→動態。基于以上學生年齡特點,在知識技能學習方面應采取直觀呈現、現象分析、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傳達方式,回避抽象的邏輯思維分析,呈現生動、典型的視覺形象的教學資源,對于這一時期的學生思維活動與學習十分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喜好,在活動方式與教學組織方面,應注重美術學習過程的情境創設與情趣性營造。在具體情境中發揮本年級學生具體運用思維能力的優勢,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參與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在過程中獲取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美術思維方式,使學生輕松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四、課時安排教 學 進 度 表課題 活動設置 學具準備 課時第1課春節到 認識、欣賞并臨摹一幅門神畫。畫一幅表達美好祝愿的年畫?;貞洿汗澋臍g快、熱鬧場景,畫一幅記憶畫。 鉛筆、馬克筆、橡皮、直尺等。 3第2課變形的魅力 畫出哈哈鏡里的自己。用局部重復的方法畫一幅自己喜愛的黑白變形形象。運用局部重組的方法,畫一只鳥之王。 鉛筆、馬克筆、橡皮、直尺等。 3第3課 春天來了 用線描描繪花卉。選擇你喜愛的一盆花,用色彩把它畫下來。 鉛筆、馬克筆、橡皮、直尺等。 2第4課我愛校園 1選擇校園里的一棵樹,用線描淡彩的方法進行寫生。2.畫一幅校園小景的鉛筆淡彩畫。 鉛筆、馬克筆、橡皮、直尺等。 2第5課蔬果的聯想 制作有趣的蔬果手工作品。 1第6課花團錦簇 制作1—2朵紙花。 2第7課剪紙故事 1.欣賞有故事的剪紙作品。2.剪刻幾個人物將他們組合成故事,粘貼在紙板上。 彩紙、鉛筆、剪刀等。 2第8課靜物一家 1.選擇幾件勞動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構圖方式畫一幅草圖。2.將照片中的相關物品添加到右邊畫中,注意搭配物品并合理組織畫面。3.選擇2—3件靜物,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將它們畫下來。 鉛筆、馬克筆等 3第9課妙筆生花 1.用線的變化和不同的用筆方式,嘗試畫一幅花卉圖。2.學習用筆的不同表現方法,結合墨色畫一畫常見的蔬果。 毛筆、墨汁等中國畫材料。 2第10課中國龍 1.設計一枚以龍為內容的郵票2.利用紙盒、紙杯、彩紙等材料,和同學們合作制作一條“龍”。 彩筆或簽字筆、各種材料。 2第11課有趣的線造型 2第12課色彩取樣 2第13課藏書票 運用紙板漏印的技法,設計制作一枚藏書票。 1第14課風箏 合作制作風箏 1第15課銀飾之美 搜集錫紙制作銀飾。 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