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個外國美術流派》教學目標: 1. 了解和認知新古典主義畫派和印象主義畫派的基本風格特點,理解它們在造型、用色、題材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2. 通過作品的分析比較,能對兩種繪畫風格進行評述,并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3. 通過對兩個西方美術流派相關知識的學習,增進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和了解的興趣,激發懂得藝術、樂于學習藝術知識的熱情。教學重難點:重點:新古典主義畫派與印象主義畫派的基本風格和特點。 難點:大膽表達對兩種藝術風格的看法和評述。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回顧第一課《繪畫的多元化》中介紹的幾種外國繪畫主義流派,請學生看圖回答,借此引入本課主題——《兩個外國美術流派》 二、課程新授1.播放菲迪亞斯雕塑作品《雅典娜女神像》和安格爾油畫作品《布羅格利公主像》,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兩件作品的共同之處,由此初步了解新古典主義美術的審美定位。2.引入“新古典主義”的概念——力求恢復古典美術的傳統,強烈追求古典式的寧靜、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確。 新古典主義美術代表畫家有達維特和安格爾。3.畫作賞析(1)引入《馬拉之死》創作背景:18世紀政治家馬拉在浴室被刺身亡。簡介作者創作歷程:①在現場畫出素描頭像 ②將浴缸和筆帶回畫室繼續作畫 ③借鑒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圣母哀悼基督》的造型構圖。展示繪畫作品《馬拉之死》,講解畫面內容:達維特將馬拉的表情刻畫得很安詳,如同因過度疲勞而睡熟一樣,手中還握著鵝毛筆,以及一份正待簽署的申請書。構圖壓得很低,上方的黑色占去了大片面積,整體風格單純、簡潔,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息。《馬拉之死》1793 油畫題材:現實斗爭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造型:精準 嚴謹風格:沉穩 莊重(2)賞析油畫作品《拿破侖一世的加冕》,請學生思考并討論,分別從作品的題材、造型、色彩、構圖方面探索本副作品;題材方面:多選擇重大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構圖方面:構圖宏大,人物眾多,強調平穩性和完整性。造型方面: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細節的塑造。色彩方面:富麗堂皇且深沉厚重。4.教師簡介印象主義畫派的形成與初期發展狀況。展示法國莫奈的作品《日出·印 象》。引導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討論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題材。 在學生匯報陳述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完善、講解莫奈的其他系列作品。三、拓展延申了解印象畫派其他代表畫家以及他們的繪畫作品。如德加的《舞臺上的舞女》、莫奈的《莫奈夫人和兒子》等,講解印象主義畫派的繪畫風格-----倡導直接在自然中進行創作,捕捉陽光下萬物燦爛的色彩。畫家們已完全擺脫了宗教、神話題材對美術的束縛,使畫面變得異常明亮,內容更加貼近現實。教師根據教材中“思考與討論”欄目的提示,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兩個畫派各自的藝術特色。請學生說一說,哪個畫派給你印象最深,為什么?課后練習: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畫派的作品,制作成 PPT 文件,在下一次課上向大家演示、介紹和分析。選擇兩個流派中其中一個畫家的作品進行自己改變創造。課程小結:結合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課程學習開展綜合測評。復習和強化本科的知識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在課下進行探討的熱情。板書設計:標題《兩個外國美術流派》新古典主義畫派印象主義畫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