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走進互聯網——項目開展(教學設計)一、核心素養學段目標知道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獲取信息,并選用合適的信息科技工具加工信息,表達信息。(信息意識)在實踐應用中,熟悉網絡技術工具,以及軟件的功能與應用。(計算思維)在學習過程中,選擇恰當的數字設備及軟件支持學習,改變學習方式,具備利用信息科技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具有良好的協作意識與習慣,負責任地共享信息和資源,并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信息社會責任)課程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針對三代人共話互聯網的不同選題開展深入研究,并選用恰當的信息科技工具加工信息,表達信息和分享信息。學習目標通過組織參與具體的項目,明確解決實際問題的信息科技手段多種多樣。在具體的項目實踐中,學會用多種科技手段,多種科技表現形式,恰當地表達和分享信息。學會通過在線應用平臺,協作完成項目任務的方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正確享用他人作品,客觀公正地看待和評價他人及其作品。課時安排與教學重難點建議2課時教學重點:學會靈活恰當地選用多種信息科技手段、平臺獲取信息、表達信息和分享信息。教學難點:小組在線協作,創新性地完成項目任務。教學設計【教學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需配置的軟件:思維導圖工具,PS等圖像處理工具,音視頻編輯工具,WPS辦公軟件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 引言:通過前面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互聯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初步地分析,但是互聯網各個方面的內涵非常豐富,要想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互聯網,我們還需要去探索認識更多。本單元第三課時開始,我們開始進入項目開展階段,同學們可以任意選取有關互聯網的某一方面,某一點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寬加深對互聯網的認識和理解。 (伴隨引言內容,一一呈現PPT2-4頁內容,輔助說明。) 回顧 明確 開門見山 直奔主題二、項目開展 (一)制定方案 1、分組(6-7人) 2、注冊登錄“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 3、確定主題與成果展示方式 呈現參考主題及成果展示方式 注冊登錄,了解平臺功能。 小組商討,確定主題和形式。 在明確流程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小組分工、協作,教師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指導。 督促小組全員參與,鼓勵創新,各小組第一次合作完成項目,期間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在其中主要進行協調和協助,努力讓各小組能夠完成作品,增強信心。 項目開展預計要用時2課時,教師需要在第一次項目化教學嘗試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梳理歸納,總結經驗。 展示+評價+反思,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評價以“自評+組內他評+師評”的方式,提供明確的評價量表,每位學生的得分即從“小組作品得分+評價量表得分”而來,盡量做到客觀公正。 在作品完成的基礎上及時反思和歸納,這是做項目的一種良好習慣和素養的養成教育。(二)實施方案 1、實施方案-1 (1)給學生提供適當的圖文素材和視頻素材; 對搜索工具做示范介紹; 對相關軟件及課程平臺中的工具軟件做簡單講演,以便學生做出合適的選擇。 實施方案-2 根據本組的選題、作品創作要求,進行明確分工,讓小組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發揮自己的作用。 3、實施…… 教師在小組合作完成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共性問題,并做出反應,給予必要的幫助。 查看資料,熟悉情況,了解工具,嘗試使用。 參考建議,再次確定選題及表現形式,選擇好工具等。 交流討論,明確分工。 小組合作,進行創作。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1 各組代表展示本組作品,并做講演 教師做適當點評并提出改進建議 交流評價-2 提供評價量表,客觀公正打分。 交流評價-3 提問: 方案實施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 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 小組代表講演 聽取建議,思考改進方法,修改完善作品。 小組各組員自評、互評,并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 反思、總結與歸納三、總結 師:前面兩節課,我們各組就互聯網的某一點進行了自主深入地研究,開展了一次完整的項目,相信大家對于互聯網又有了更加深入、客觀和全面的認識。 互聯網已然成為了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同學們都能夠辯證看待,理性運用,讓它成為我們學習、生活的小助手,并勇于擔當,大膽創新,為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世界互聯網的發展添磚加瓦! 提交評價表及小組作品。 梳理,情感升華。 梳理 德育四、拓展創新 思考: 互聯網發展至今,你認為它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的最重要的幫助是什么? 在線文檔: https://docs./doc/DRFR1a3dJQWhGS09Q 學有余力,查閱資料,通過在線文檔,回答問題,談自己的看法。 自由選擇,課后完成。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