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xxxxx學校指導師工作手冊科 目 信息科技班 級 八年級指導師 xxx2024 年 春 季2023 學年第 二 學期教學計劃2024年 2 月 26 日訂科目 信息科技 班級 八年級 指導師 xxx班級 情況 分析 八年級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小集體,共有x名學生。八年級學生進入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因此教師需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其心理變化。八年級處于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和壓力都很大,因此學生對于學習不考試的信息科技課程可能不夠認真,教師需引起高度重視,認真針對性備課。教 材 分 析 與 素 養 目 標 教材分析: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呈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重要特征。人工智能正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新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系統的深度融合正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形態。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迅速崛起,并不斷滲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機博弈、人臉支付、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人工智能應用層出不窮,萬物互聯、智能物聯、智慧城市等智慧社會形態雛形初現。《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昝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社會建設的新機遇和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八年級下冊從面向智慧社會的未來數字公民視角關注人工智能對學生學習、生活和未來成長的影響,學生通過本冊教科書的學習,可以了解大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概念,理解人工智能的特點、優勢和能為邊界,了解典型的人工智能實現方式,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增加利用人工智能服務人類發展的責任感;開展設計與搭建智能物聯系統的實踐活動,理解萬物互聯的基本原理;感受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給人類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本冊教科書設計了“人工智能在身邊”“智能技術初體驗”“智能物聯系統實踐”三部分內容。 素養目標: 信息意識:培養學生關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能夠主動收集、整理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料,形成自主獲取信息的習慣。提高學生的信息敏感度,使其能夠識別并判斷信息的真偽和價值。計算思維: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中。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應用算法、機器學習等基礎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編程實踐等方式鍛煉其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引導學生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如設計智能創意項目、優化智能物聯系統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項目實踐鍛煉其數字化創新能力。信息社會責任:使學生了解信息技術使用中的倫理道德問題,如數據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等。培養學生的信息法律意識,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關注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積極參與信息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措 施 與 方 法 一、教學措施 情境導入:利用生活實例、前沿科技報道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習興趣。 項目驅動:設計一系列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討論、分享、協作等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實踐探究: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探究學習,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評價反饋: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 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通過教師的系統講解,使學生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案例分析法:結合具體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就某一主題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實踐操作法:通過編程實踐、系統搭建等實際操作,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式學習法: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備注2023 學年第 二 學期 八(1)班教學進度安排表指導師:xxx 22024年 2 月 26 日本學期上課 20 周共 15 課時,其中新授課 15 節,復習考試 0 節本 學 期 教 學 目 標 學生通過本冊教科書的學習,了解大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概念,理解人工智能的特點、優勢和能為邊界,了解典型的人工智能實現方式,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增加利用人工智能服務人類發展的責任感;開展設計與搭建智能物聯系統的實踐活動,理解萬物互聯的基本原理;感受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給人類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周次 起訖日期 教學內容(章節或單元) 要 求 課時1 2.19—2.25 機動2 2.26—3.3 第1課 走進人工智能 13 3.4—3.10 第2課 人工智能應用 14 3.11—3.17 第3課 人工智能技術基礎 15 3.18—3.24 第4課 人工智能的影響 16 3.25—3.31 第5課 語音識別技術 17 4.1—4.7 第6課 語音合成技術 18 4.8—4.14 第7課 圖像識別技術 19 4.15—4.21 第8課 人工智能中的算法 110 4.22—4.28 第9課 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 111 4.29—5.5 機動12 5.6—5.12 第10課 智能創意 113 5.13—5.19 第11課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114 5.20—5.26 第12課 智能物聯系統的設計 115 5.27—6.2 第13課 智能物聯系統的硬件搭建 116 6.3—6.9 第14課 智能物聯系統的軟件設計 117 6.10—6.16 第15課 智能物聯系統的調試與完善 118 6.17—6.23 復習周19 6.24—6.30 期末考試20 7.1—7.7 暑假1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