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備課課時教學(預案)學 校 年 級 八年級 科 目 物理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23.8.5 使用時間 第 周第 課時課 題 測量平均速度 課 型 新授課主備人預備(一備) 集體討論調整(二備)核心素養 1.物理觀念 (1)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使學生通過實驗學會用簡單方法估測時間、路程。 (3)根據速度公式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2.科學思維 學會觀察和分析生活中有關物理知識的實例與實驗現象,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學探究 通過實踐和探究,讓學生感覺科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唯物主義觀。 4.科學態度與責任 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勇于發現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以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表達式解答平均速度相關的問題。難點:初步學會講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共同學習的思維方法教學 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觀察對比法學法 指導 討論法、觀察對比法 實驗法教具 刻度尺、秒表、斜面教 學 過 程 (一)新課導入 演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提出問題:在物理學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 速度的計算公式和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三底端,學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運動 在物理學中,用什么描述變速運動物體的快慢程度 如何計算一個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 (二)新課講解 1、【活動】測量平均速度 1)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第45頁“四、平均速度的測量”一節內容,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測量我們步行30m這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學生討論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過的路程,用秒表測出步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再利用,可以求出步行通過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師明確:本節實驗目的是練習用刻度尺和秒表測量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依據的原理是,需要測量的是步行通過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2)了解實驗儀器,學習使用秒表 (3)介紹實驗步驟 (4)分析實驗結果 (5)實驗結果討論。 2. 【練習】測量平均速度 1、一個物體沿平直路運動,由靜止起在10s內加速到20m/s,共運動了80m,該物體在10s內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對 2、某汽車沿直線運動時,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駛,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駛,在整個路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 【作業】測量平均速度 夏天,為了驅蚊,小明想知道點一盤蚊香能否使用一個晚上,經過思考后,他想通過測算蚊香燃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來進行估算. (1)為了測量蚊香燃燒的平均速度,小明應當選擇的實驗器材是: (2)請你幫助小明寫出快速簡便測量蚊香燃燒平均速度v的實驗步驟. (3)為了沒出一盤蚊香燃燒完所用的時間t,還需要測量一盤香的長度s,請你為小明提供一種測量的方法.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時,我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課知識點。 在作業布置環節,完成課后第三題。課堂檢測與評價內容、導學案 (可附檢測卷、導學案) 1、一個物體沿平直路運動,由靜止起在10s內加速到20m/s,共運動了80m,該物體在10s內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對 2、某汽車沿直線運動時,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駛,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駛,在整個路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作業 布置 完成配套練習冊中80%的練習題板書 設計 測量平均速度 1.實驗目的: 測平均速度 2.實驗原理 3.實驗過程: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評估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