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學美術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課時備課單位名稱:xx小學 課題: 左鄰右舍適用年級:二年級 設計者:一、目標確定依據1.相關課程標準論述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表現題材將房屋與人物結合,表現形式將手工制作和繪畫結合,是學科內的綜合。本課是采用主題造型的方式表現美術作品,并與繪畫相結合,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尋找到美術之間的聯系,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接點,了解美術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教材分析本課學習題目《左鄰右舍》潛在意識將孩子們從學校帶入社會大家庭,通過剪貼房屋來營造自己的小家,通過集體組拼房屋來創建社會這個大家庭,表達與左鄰右舍和諧相處、寬容理解等思想感情。因此本課是一節通過創設情境滲透德育意識、培養學生集體協作精神的典型課目。學情分析本課是簡易折疊剪紙的練習。將一張平面的紙,通過構思設計,實現近似立體窗戶房屋的效果。面對的對象是一群喜好動手制作,無拘無束的低年級孩子。其思維方式不拘一格,自由創新是他們的特點。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互動游戲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教師旨在引導,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做到學生自學,教師引導二者恰當結合。制定適宜的作業形式,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二、學習目標(一)五維目標1.美術基礎知識:認識各種房頂的形狀,學會設計自己的房頂。2.美術表現:學會用剪貼的方法制作房屋。3.審美判斷:了解房子的基本結構。4.創意實踐:根據房屋的大小、形狀、色彩合理組拼畫面。5.審美多元化與文化理解:通過學習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精神。三、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左鄰右舍的房屋及周圍景色,并大膽表現出來。學習難點:左鄰右舍房屋的布局要合理。評價任務1了解房屋外形基本結構﹐剪貼制作房屋,并能根據房屋的大小、形狀、色彩合理組拼畫面。2大膽描繪人物表情﹐同時抒發個人心情。3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精神﹐養成樂觀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一、故事創設情境。教師:這是我的鄰居:我們家樓上住著三位有趣的鄰居,他們每天都是樂呵呵的。最近他們都在忙乎一件事——蓋新房子,瞧,他們很快就把墻建好了。1、教師:我的鄰居遇到了一個難題:什么樣的房頂既美觀有獨特和鄰居不同呢?(教師將人物頭像簡筆畫——發愁的表情貼上黑板)2、學生陳述意見并設計房頂,剪貼制作房屋。3、教師:請注意房頂和屋身色彩、大小的搭配問題。二、觀察示意圖,指導學生制作窗戶。1、教師:房頂搭好了,三位鄰居迫不及待地背著自己的行李搬進了新家,可剛進新家,三個人不約而同的大哭起來:為什么我們的新房子這么黑啊!我們不要住黑房子啊!有誰知道為什么房子這么黑嗎?根據學生意見教師小結:窗戶是房屋的眼睛,可以透光、通風。窗戶是由窗框和窗欞組成。2、出示制作示意圖,學生講步驟,教師示范,并強調制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地方。對折剪的位置;窗戶的大小;窗欞的制作。3、教師的窗戶制作不太精致美觀時,將人物頭像簡筆畫——發火的表情貼上黑板,學生給教師幫忙處理。4、圖片欣賞,拓展思維。教師:不同外形的窗戶是怎樣制作的?三、感受與表現。回顧鄰居的表情,分析他們的表情特點。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畫人愁,垂眼落嘴皺眉頭;畫人怒,瞪眼咬牙眉上豎;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教師示范,用夸張的手法表現表情。教師在窗戶后襯上白紙,用夸張手法畫人物的臉。(夸張五官中的某些部位可以讓表情更有趣。)四、學生作業。請剪貼一座房屋,運用剪折的方法制作出立體的窗戶或門,然后襯上白紙,添畫人物的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