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北宋的政治階段特征北宋的政治第壹章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朝的建立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他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而且深為后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點?宋初的皇帝為什么要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北宋統一中原和南方北 宋陳橋驛東京陳橋驛東京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局面北宋統一:宋朝建立時,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已出現統一趨勢。宋太祖和他的后繼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統一方針,陸續消滅了南方割據政權,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北宋沒有實現大一統,只是局部統一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趙普認為五代更替頻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趙普提出了怎樣的解決方案?(原因)方鎮太重、君弱臣強、武將專權(措施)稍奪其權、制其錢谷 、收其精兵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軍事方面:收其精兵措施1.收回兵權,解除高級將領的兵權;措施2.統調分離,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樞密院掌握軍隊調動);措施3.兵將分離,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天下營兵,縱橫交互,移換屯駐,不使常在一處”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2)行政方面:奪其權在中央:分化事權,削弱相權。①設置若干個副宰相,共同議政。②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2)行政方面:奪其權在地方:①派文官任地方州縣長官,三年一換。②設通判分割知州的權力。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3)經濟方面:制其錢谷①取消節度使收稅權力。②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思考:結合材料和所學思考,宋朝采取的集權措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積貧 積弱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第貳章重文輕武的政策目的目的: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具體措施重文輕武的政策具體措施重文輕武的政策重文輕武的政策影響第叁章王安石變法背景北宋的政治風氣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由于官僚機構和軍隊的不斷膨脹,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年代 收入 (單位:貫) 支出(單位:貫)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萬余 12677萬余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萬余 “所出無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萬余 13186萬余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1043年,范仲淹的慶歷新政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變法的前奏。范仲淹(989-1052)王安石變法過程強兵目的富國王安石變法影響通過一系列理財新法的實行,國家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目,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國庫充裕,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財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徹底改變了北宋“積貧”的局面。保甲法的推行,加強了農村的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的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并節省了大量訓練費用。變法的強兵措施,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變法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變法的超前性與社會現實的落后性差距過大,變法沒有適應的土壤,新法的“斂財”實質,導致社會基礎的喪失,變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政策執行不力。變法派內部分裂,保守派強烈反對。保守派人才濟濟,如司馬光、韓維、文彥博、歐陽修、富弼、韓琦、范縝、蘇軾等。1085年,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為宰相,新法幾乎全被廢掉。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宋建立.mp4 王安石變法.mp4 第6課 北宋的政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