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備課單元教學預案學 校 年 級 八年級 科 目 初中物理主備人 單 元 第 八 單元 集體討論調整(二備)單元教學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 1.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3.慣性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狀態 2.二力平衡條件 3.二力平衡條件的運用 三、摩擦力 1.產生的條件 2.分類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單元教材分析 本章在第一章“機械運動”和第七章“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運動和力的初步知識。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上一章所學力學知識的延續,又是繼續學習“壓強”“浮力”等各章的預備知識,同時更是學生在高中階段進一步學習力學知識的基礎。 運動和力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理現象。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頓時代,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運動和力的關系問題不僅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且體現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對人類的思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們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指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即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教科書把牛頓第一定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本章乃至整個初、高中物理課程的基礎。 本章的章首圖展示的是跳臺滑雪運動員整個身體在空中飛行的姿態。運動員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在空中飛行時,運動員身體前傾,與滑雪板幾乎平行,這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同時能更好地運用飛行中的空氣升力,延長空中停留時間,以便能跳躍更遠的距離。我們利用此情境意在引發學生思考運動和力的關系問題。 本章知識圍繞牛頓第一定律展開,教科書通過演示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引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的理想狀況;而現實世界中,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由此引出物體在受力平衡時的運動情況。在測量摩擦力時,需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識,因而把摩擦力知識安排在本章“二力平衡”后教學。 運動和力的關系是力學所要解決的中心課題,也是物理學的基礎。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章教學的難點,要讓學生完成對它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即運動和力的關系,這是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物理規律矛盾最多的地方,也是讓學生打破舊觀念建立新觀念的最有利時機。做好演示實驗,更重要的是要滲透物理學中在實驗或事實的基礎上概括、外推得出規律”等重要物理思想。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教材設計了幾個有趣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慣性有時利用,有時要防止。對于二力平衡,先從生活中物體受幾個力時,也可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引入,通過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并進行應用分析簡單的問題。學生對摩擦力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探究測量摩擦力大小是一個必做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實驗側重于設計實驗和制定計劃,有控制變量的初步意識;知識層面降低了難度,教科書沒有提出靜摩擦問題,并把滾動摩擦放到 “ 科學世界 ” 中學習。 本章內容既是上一章的延續,又是壓強、浮力、簡單機械等內容所必需的預備知識,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是本章乃至整個初中、高中課程的基礎。通過本章教學可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并進一步體驗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這是力學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學情分析 學生們上學期學習了機械運動的基本知識,上一章節我們又學習了力的基本知識。章節是將力和運動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本章內容概念性強,比較抽象,很多知識、規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不相符的。所以要理解好本章知識,關鍵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多體驗,然后分析概括、總結歸納得出科學的規律結論。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得到結論性的規律性的知識,而且要通過探究活動掌握初步的科學探究方法。其中重點要學習設計實驗表格、學習收集數據.用圖象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習怎樣提出科學的猜想.學習歸納方法,學習評估自己與別人實驗的成功與失誤。也就是說要把科學探究當作教學內容來認真對待。單 元 核 心素 養 1.物理觀念: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知道慣性的概念。 (3)知道力的平衡概念。 (4)認識二力平衡的條件。 (5)了解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能舉例說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2.科學思維: (1)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認識牛頓第一定律。 (2)經歷實驗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科學論證過程。 (3)經歷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論證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3.科學探究: (1)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經歷比較、分析、綜合和推理的思維過程。 (2)通過想想議議體驗物體具有慣性。 (3)經歷實驗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過程。 (4)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變量法,體會探究過程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4.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單元教學重點 對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的比較、分析、綜合、推理是本節課的核心,這是一個十分嚴謹而清晰地邏輯結構。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認識摩擦現象,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單元教學難點 對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的比較、分析、綜合、推理嚴謹的邏輯結構。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靜摩擦力有無的判斷和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 靜摩擦力大小的簡單計算。單元教學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刻度尺、各種表、小鋼球、斜面、擋板、小車、毛巾、棉布、木板、慣性演示器等單 元 教 學 措 施 (1) 實驗法:用實驗探究慣性、慣性定律、二力平衡條件、學習實驗探究的科學探究過程及方法。 (2) 推理法: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用到了理想化推理,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探究和理論推導的方法下得到的。 (3) 觀察分析 :注重觀察生活中的現象,根據生活經驗及具體事件,學習和理解摩擦力加深對摩擦力的理解單元教學課時分配 第 1 節:牛頓第一定律 2 課時 第 2 節:二力平衡 1 課時 第 3 節:摩擦力 2 課時 單元復習 1 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