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備課課時教學(預案)學 校 年 級 八年級 科 目 物理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24.3.5 使用時間 第 周第 課時課 題 8.3摩擦力 課 型 新授課主備人預備(一備) 集體討論調整(二備)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知道摩擦現象;能說出摩擦力的概念(難點);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科學思維:能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在實驗過程中,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科學探究: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重點);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觀察與實踐了解摩擦在實際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養思考問題的辯證觀點。教 學 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難點:能說出摩擦力的概念。教學 方法 練習法,合作法,實驗法、討論法學法 指導 對摩擦現象,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可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現象引入新課。例如可先向學生提問:自行車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時,無論路面多么光滑,總會慢慢停下來,為什么?(回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接觸面間就產生摩擦力阻礙相對運動。這里不要解釋動摩擦和靜摩擦的問題。要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及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摩擦力的測量問題,實驗的研究方法問題以及實驗器材的選擇問題。教具 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木塊、砝碼、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多媒體等。教 學 過 程 教師:展示滑梯上的小朋友、冰面上的冰壺,他們最終都會停下來,是因為什么呢? 學生:因為他們受到了摩擦力。1.摩擦力的分類 教師: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到摩擦力。分別展示用到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幾組事例,并進行概念區分。學生:總結摩擦力的分類: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教師:強調滑動摩擦力相關概念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學生:練習2.滑動摩擦力 學生:動手體驗滑動摩擦力教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同時多媒體展示定義及表示方法。 學生:代表復述滑動摩擦力的定義。 教師:根據定義內容,我們能不能總結出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呢?它的方向又如何呢? 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歸納出滑動摩擦力產生條件。阻礙物體運動,所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教師:補充“如果是靜摩擦力,方向則與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3.測量滑動摩擦力 教師:我們學過的測量力的工具是什么?結合課本內容,你能說出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原理及方法嗎? 學生:彈簧測力計。測量原理是二力平衡,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教師:這里用到了什么實驗方法?測量結果是怎樣的呢? 學生:將滑動摩擦力大小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出來,用到了轉換法。教師:勻速直線運動不好控制,所以對實驗進行改進。改進實驗的優點是什么? 學生:木板不必做不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保持靜止,便于讀數。4.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師:根據生活經驗猜測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怎樣證明你的猜想呢? 學生:猜測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積、速度等有關;用實驗證明。教師:涉及多個因素,我們應該采取什么實驗方法呢?怎樣控制或改變變量呢? 學生: 控制變量法。接觸面所受壓力通過改變木塊上鉤碼數量來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通過選用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來控制;接觸面面積通過使長方體木塊的不同側面與長木板表面接觸來控制;用不同速度勻速拉動木塊;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步驟并進行記錄。學生:分析實驗現象,歸納總結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速度等無關。例題練習:5.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教師:在許多情況下摩擦是有用的(展示利用摩擦的幾組事例),那如何增大摩擦力呢? 學生:結合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總結增大摩擦的方法。教師:補充“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大大地減小摩擦,相反,變滾動為滑動,就可以增大摩擦”,提供第三種增大摩擦的方法——變滾動為滑動。學生:對比增大摩擦的方法,總結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接觸面所受壓力、變滑動為滾動 教師:補充知識:使接觸面分離也可減小摩擦,例如磁懸浮列車、氣墊船、涂潤滑油等。課堂檢測與評價內容、導學案 (可附檢測卷、導學案) 1.(多選)某同學用下列器材研究影響滑動摩檫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一塊,質量相等的木塊和鋁塊各一塊,彈簧測力計一只.如圖所示,四次實驗中他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慢拉動物塊,使其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重力大小有關 B.對比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可比較木塊和鋁塊的粗糙程度 C.丙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0N D.丁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乙圖中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選取三個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在不同的接觸面上,其中甲、乙兩圖的接觸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圖的接觸面是棉布。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 運動。根據 知識可得: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由 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結論為:在 一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3)由 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實驗結論為:在 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4)若乙裝置中,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拉力突然變大,滑動摩擦力將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3.木塊所受重力是50N,如圖對它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30N的壓力將它壓在豎直墻面上處于靜止,出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圖(作用點畫在重心上)。作業 布置 完成優佳學案板書 設計 第3節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3.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定時,物體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物體受到的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所受的重力、運動速度及按積的大小無關。 4.靜摩擦和滾動摩擦 5.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1)兩個物體接觸且它們之間有壓力。 (2)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3)接觸面不光滑。 6.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