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單元復習教案學 校 年 級 八年級 科 目 物理主備人 備課時間 使用時間 第 周第 課時課 題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課 型 復習課主備人預備(一備) 集體討論調整(二備)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科學思維: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照相機、顯微鏡、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眼睛和眼鏡的原理,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 科學探究: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科學態度與責任:初步形成將科學探究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意識,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教 學 重難點 重點: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發散作用,能簡單描述放大鏡、顯微鏡、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方法,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結構難點: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其應用教學 方法 講授法學法 指導 基礎知識點梳理及典型習題練習應用教具 多媒體、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一、知識結構展示 二、知識梳理 學生自主填空回顧,教師引導并點評補充 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凸透鏡能使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它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例題鞏固 (二)、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 (1)照相機的構造: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膠片:相當于光屏 (2)照相機成像原理: 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 (3)成像特點:成倒立縮小的是實像,物距大于像距,物體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 2.投影儀 成像原理:物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3.放大鏡 成像原理:物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物體在同一側 4.實像和虛像 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呈現在光屏上 虛像:由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不能呈現在光屏上,人眼逆著出射光線可以看到虛像 例題鞏固 例3小明把照相機、投影儀及放大鏡成的像作了比較后,認為這三種儀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點,其中錯誤的是(D)A. 實像都和物體分別居于透鏡兩側B. 虛像都和物體在透鏡的同一側C. 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D. 虛像都是放大的,實像都是縮小 (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復習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器材 光具座、凸透鏡(焦距 f =10cm)、蠟燭(燭焰作為發光體)、光屏等。 實驗器材的調整: 調整凸透鏡、蠟燭(燭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實驗步驟 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40cm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并記錄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時測出此時的物距u和像距v。 繼續把蠟燭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分別為下表中的幾種情況,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測出物距u和像距v,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記憶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物近(離焦點)像遠像變大;虛像(與物)同側正,實像異側倒,像物相互跟著跑。 習題鞏固 例4 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現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 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B. 僅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C. 將蠟燭移到30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 保持蠟燭、透鏡位置不變,若將透鏡換成一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則應將光屏向右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例5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處 ①如圖所示,此時他們想在實驗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燭焰的實像,光屏應在_______(選填“50~60cm”、“50~60cm”)范圍內移動; ②他們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 30cm刻度線處,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則會在光屏上看到燭焰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③他們想模擬投影儀的成像原理,應在步驟②的基礎上將蠟燭向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同時調節光屏的位置,使光屏向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四)、眼睛和眼鏡 1.正常眼睛成像原理: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相當于光屏),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2.近視眼、遠視眼及其矯正 習題鞏固 例6 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下列所示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A)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例7 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被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副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拿走近視眼鏡后,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C )A.將蠟燭遠離凸透鏡B.將光屏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靠近凸透鏡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遠離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的作用,成正立、方法的虛像 2.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相當于一個照相機,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習題鞏固 例 8 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A)A.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B.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實像C.所有望遠鏡的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D.以上說法都不對例9 下列是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二次成像的說法:①顯微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②顯微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③望遠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④望遠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三、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進行小結,交流溝通課堂檢測與評價內容、導學案 (可附檢測卷、導學案) 課堂檢測 1.如圖所示,在凸透鏡的右焦點處有一平面鏡垂直于主光軸放置。一束光AB經凸透鏡和平面鏡怎樣傳播?畫出光路圖。 2. 用照相機給某人拍了一張半身像后,再給他拍一張全身像。則應采取的措施是( B )A.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到底片的距離近一些B.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離底片的距離近一些C.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到底片的距離遠一些D.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到底片的距離遠一些 3. 小明在房間里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情景如圖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小明發現透鏡在A、B兩處時,墻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則兩次所成的像(D) A.都是正立的B.都是虛像C.透鏡在B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D.透鏡在A處時墻上成的像較大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圖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 C.這是放大鏡原理 D.透鏡不動,將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作業 布置 完成課后練習對應習題板書 設計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1.凸透鏡 2.凹透鏡 3.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二、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 成像特點: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 2.投影儀 成像特點:物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3.放大鏡 成像特點:物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物體在同一側 三、凸透鏡成像規律 表格總結 四、眼睛和眼鏡 1.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2.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的結構及原理 2.望遠鏡的結構及原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