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一、皮影戲簡介 皮影戲是一種透過光影投射原理表現(xiàn)的戲劇。臺灣的傳統(tǒng)皮影戲偶通常是單眼側(cè)面,看起來就像猿猴的樣子,所以臺灣的皮影戲又有個特殊的名字,叫做「皮猴戲」。臺灣的皮影戲大約在三百年前,便已自大陸傳入。 皮影戲與布袋戲和傀儡戲并稱為三大偶戲,也是結合了戲劇、音樂(伴奏及演唱)、文學(劇本)、工藝(雕刻)、美術(造型及敷彩)等各種技 藝的綜合藝術。皮影戲是純粹的民間藝術,其內(nèi)容主要是為娛樂大眾,造形也以教育鄉(xiāng)民為主,故有所謂「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的說法。劇情多半以勸善懲惡為主旨,提倡忠孝節(jié)義,故深具社會教化的意義與潛移默化的效果。二、皮影戲起源 傳說一:漢文帝劉恒的時候,宮妃將葉子剪成人形,映在紗窗上哄太子玩,因此有了皮影戲。傳說二:漢武帝有一位心愛的嬪妃-李夫人,紅顏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讓李夫人還陽的方法,文武百官于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剪了一個李夫人的肖像,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xiàn)影像,武帝朦朧一看,象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后,武帝的病便治好了。傳說三:漢代名將韓信,在某一戰(zhàn)爭中,四面皆受敵軍包圍,只好在城內(nèi)就地取糧,牛、羊、馬皆可為食,至于獸皮則拿來擋風遮雪遮雨,但是時間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會脫落,冬天時,士兵在城樓上生火取暖時,城墻外的敵軍透過獸皮隱約可看到城內(nèi)士兵的影子,便不會貿(mào)然進攻。三、皮影戲的發(fā)展皮影戲的興盛是在宋朝以后,皮影戲發(fā)展到了清朝時,清廷怕民眾反清復明,即使有三五個人集會,就會覺得有問題,何況是晚上點燈,戲弄皮影,弄得十分吵鬧。因為朝廷覺得有「顯明」的意思,所以打壓皮影戲。 皮影戲從北宋至今至少已經(jīng)存在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是當今電影的鼻祖。皮影戲從中國的北方向外傳播,不僅遍布于大陸各地,也曾經(jīng)隨著蒙古西征傳到中亞各國甚至歐洲的德、法等地,普遍受到大眾歡迎。四、臺灣的皮影戲臺灣的皮影戲大約是在明末清初時,先從廣東潮州傳到福建南部,再經(jīng)由當時的移民傳入臺灣的南部,清嘉慶時,皮影戲在臺灣演出已經(jīng)非常興盛,清末及民初同時有數(shù)百團之多,但只限于南部的臺南、高雄及屏東地區(qū),中部及北部少見,此或與移民的聚居有關。皮影戲的傳承講求「祖?zhèn)髦贫取梗鐜煾禃魇诩妓嚱o媳婦,卻不會傳給女兒,因為怕手藝會外傳,與自己競爭。尤其早期的老師傅在表演皮影戲時,會在身后搭起一塊板子,負責打鼓等演出樂器的師傅則在板子后,所以實際上是看不到師傅是如何操作表演的。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以及大眾娛樂工具如電影、電視的興起,傳統(tǒng)戲劇受到了相當嚴重的沖擊,而皮影戲也因此日漸沒落,如今只剩下五個傳統(tǒng)戲團存在于高雄縣,分別為「東華」、「合興」、「福德」、「永興樂」和「復興閣」,不但活動的范圍小,平時演出的機會也少,未來或恐有消失的憂慮。五、皮影偶制作臺灣傳統(tǒng)皮影戲偶以牛皮制成,制作過程包含影偶繪制、剪裁、上色、部位連結、裝桿五個部分。(一) 繪圖依劇中影偶的角色,設計適當?shù)脑煨停⒂芭夹枰顒拥牟课环纸忾_來,畫成分解圖。 一個影偶一般分為七大部位: 影人頭部(一件)、上身(一件) 、下身(一件)、上臂(兩件)、下臂(兩件)、腿(兩件)、手(兩件)。(二) 剪裁 分解圖完成后,利用剪刀、美工刀等切割工具,將分解圖中的各部件裁剪下來。(三) 上色 利用透明漆為影偶涂上顏色,以增加影偶的透光性,亦可增加影偶的硬度。(四) 部位連結 將剪裁好,并著色完畢的影偶加以組裝,再用針線縫合各部位。(五) 裝桿 利用竹筷作為影偶的操縱桿,并將竹筷固定于影偶的頭、手部位,以方便操縱影偶。六、皮影戲演出皮影戲演出時,前場負責操作人偶,后場負責音效和配音(口白)。傳統(tǒng)皮影戲使用文武場樂器如胡琴、三弦、堂鼓、小鈸、鑼等來演奏,并注重唱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