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 斗花城版九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學習現代京劇選段《我們是工農子弟兵》。親身實踐、體驗“二黃”、“西皮”的唱腔,并學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2、通過欣賞,加強對京劇曲調的認識,培養對京劇的欣賞能力。3、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新知導入你知道什么是“戲曲”嗎?我國的戲曲有多少種你知道嗎?我國最大的劇種是什么?新知導入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武術等為一體,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戲曲劇種有三百幾十種。其中京劇是影響較大的大劇種之一。新知講解京劇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是從安徽起源的。“四大徽班”進北京和漢調相結合,不斷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國粹—京劇。京劇小知識新知講解四大行當生旦凈丑忠義、勇敢、善戰勇猛、頑強、驍勇奸險、狡詐、跋扈驍勇、兇悍、陰險新知講解京劇臉譜神仙、鬼怪頑強、暴躁、強橫剛正不阿、正直無私丑角新知講解京劇臉譜新知講解京劇臉譜四大功夫說學逗唱吹拉彈唱唱念做打望聞問切新知講解京劇的唱腔西皮:旋律起伏較大、節奏緊湊,表現激越、活潑的情緒。二黃:旋律則較為平穩、節奏舒緩,表現深沉、平穩的情緒。新知講解《智取威虎山》劇情簡介敘述了東北解放初期,人民解放軍偵查員楊子榮,在匪徒群中沉著機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下,接應部隊一舉殲滅匪幫的故事。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唱的是,人民解放軍進入深山老林訪貧問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鄉們對人民解放軍的疑慮。新知講解戲曲音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戲曲音樂的主要因素地方語言:戲曲唱腔的產生是以地方語言為基礎。唱腔風格:唱腔是區別劇種的主要標志,京劇是以西皮腔和二黃腔為主的音樂風格。本唱段是二黃腔。伴奏特色: 京劇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一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鑼鼓點等。新知講解輕聲跟唱,以體驗京劇的音樂風格及劇情中的人物的品格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沙家浜》:現代京劇,根據滬劇《蘆蕩火種》改編而成的。新知講解正面人物:郭建光、阿慶嫂、沙奶奶。反面人物:胡傳魁、刁德一。新知講解注意速度,過門,唱腔,強弱新知講解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廣義——五四運動之后直至今天反映現生活的京劇。狹義——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雙百方針指導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新京劇。新知講解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的不同課堂總結讓京劇藝術走向世界,讓世界藝術走入京劇,讓我們走近京劇、走進京劇,傳承和發展中國戲曲文化,使中國京劇成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樹,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藝術之林。板書設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粵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時《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斗》教學設計課題 《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斗》 單元 1 學科 音樂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是少劍波深山問苦的唱段,1958 年,上海京劇院根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參考同名話劇改編,最初由上海京劇院一團創演于1958 年夏。1958 年8月首演于南京中華劇場,其后又在蘇州、上海等地公演,廣受觀眾歡迎。曾經成為京劇樣板戲劇目之一。智斗是京劇《沙家浜》中的一段精彩唱段,它描繪了女主角阿慶嫂為了保護新四軍的傷病員免受國民黨的迫害,所進行的一系列智慧對抗的故事。這段唱段展現了阿慶嫂的沉著冷靜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她巧妙地運用機智的對答技巧,成功地將危險降至最低,最終幫助傷病員安全轉移。學習目標 學習現代京劇選段《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斗》。能夠判斷京劇的行當和所表現的人物形象特征。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培養學生繼承革命傳統的熱情。21cnjy核心素養 審美感知: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藝術表現:親身實踐、體驗“二黃”、“西皮”的唱腔。創意實踐:學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并通過表演表現出來。文化理解:培養學生對京劇產生興趣,增強對中國民族藝術的感情。重點 學習現代京劇選段《我們是工農子弟兵》。難點 親身實踐、體驗“二黃”、“西皮”的唱腔,并學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武術等為一體,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我國戲曲劇種有三百幾十種。其中京劇是影響較大的大劇種之一。京劇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是從安徽起源的。京劇產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歷史。“四大徽班”留在北京,為了適應北京觀眾的欣賞習慣,和漢調相結合,不斷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國粹—京劇。早在191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赴日本演出以來,京劇頻繁走出國門訪問演出,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 同學你知道什么是“戲曲”嗎?我國的戲曲有多少種你知道嗎?我國最大的劇種是什么?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積累我國戲曲相關知識。講授新課《我們是工農子弟兵》 京劇知識四大行當:生、旦、凈、丑。臉譜:教師出示圖片和釋義。四大功夫:唱、念、做、打京劇的唱腔:西皮:旋律起伏較大、節奏緊湊,表現激越、活潑的情緒。二黃:旋律則較為平穩、節奏舒緩,表現深沉、平穩的情緒。《智取威虎山》劇情簡介:敘述了東北解放初期,人民解放軍偵查員楊子榮,在匪徒群中沉著機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下,接應部隊一舉殲滅匪幫的故事。選段欣賞:教師播放視頻并介紹——《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唱的是,人民解放軍進入深山老林訪貧問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鄉們對人民解放軍的疑慮。教師講解:戲曲音樂的主要因素地方語言:戲曲唱腔的產生是以地方語言為基礎。 唱腔風格:唱腔是區別劇種的主要標志,京劇是以西皮腔和二黃腔為主的音樂風格。本唱段是二黃腔。伴奏特色: 京劇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一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鑼鼓點等。教師播放音頻和學生一起唱選段。3、教師播放選段音頻,指導學生唱一唱。 1、學生回答:你知道京劇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京劇的唱腔嗎?你知道京劇的臉譜都代表什么嗎?2、學生賞析并試著學唱(1)學生聽老師介紹劇情,了解故事梗概。學生觀看視頻,試說一下《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唱的是什么?學生聽老師講解并識記相關內容。3、學生跟著音頻一起試著唱一唱。 1、積累京劇相關知識。2、了解故事梗概知道戲劇的創作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初步的印象。積累戲曲方面相關的語言、風格、唱腔知識。3、加深印象,培養對戲曲喜愛的興趣。講授新課 教師播放《沙家浜》片段視頻并介紹京劇《沙家浜》。劇情簡介:其簡單劇情是:1939年秋,新四軍某部轉移,在陽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了18名傷病員。黨組織為保證傷病員的安全,把掩護傷病員的任務交給了地下聯絡員阿慶嫂。與此同時,與日寇暗中勾結的“忠義救國軍”頭子——胡傳魁、刁德一——也進駐了沙家浜。他們企圖搜捕傷病員,一場不可避免的斗爭展開了。阿慶嫂利用胡傳魁與刁德一之間的矛盾,機智靈活地與敵人展開斗爭。最終在群眾的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隊消滅了“忠義救國軍”這股漢奸武裝。正面人物:郭建光、阿慶嫂、沙奶奶。反面人物:胡傳魁、刁德一。復聽片段:教師播放音頻,指導學生注意速度,過門,唱腔,強弱。唱一唱:教師播放音頻和學生一起唱片段開隊部分。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的不同廣義——“五四運動”之后直至今天反映現代生活的京劇。狹義——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雙百”方針指導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新京劇。 學生欣賞視頻并聽老師介紹該作品。2、學生聽京劇《沙家浜》選段,再聽老師介紹劇情,找出其中的戲劇人物,說一說他們的身份各自是什么?你會唱哪個人物的唱段?3、學生再次欣賞歌曲音頻,認真傾聽。4、學生跟著音頻唱開頭部分。5、結合之前學習的內容試著說一說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的不同。 1、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印象。2、了解劇情,為更好的理解作品內涵做鋪墊。3、再次欣賞,加深印象。4、親身實踐、體驗唱腔。5、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課堂小結 讓京劇藝術走向世界,讓世界藝術走入京劇,讓我們走近京劇、走進京劇,傳承和發展中國戲曲文化,使中國京劇成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樹,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藝術之林。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我們是工農子弟兵》.mp4 《智斗》1.mp4 京劇聽賞:《我們是工農子弟兵》_128k.mp3 京劇聽賞:《智斗》_128k.mp3 粵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時《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斗》.doc 粵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時《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智斗》.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