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語文(下)導學案 班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5.黃河頌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2.整體把握詩歌內容,體味歌詞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3.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預習導學】(不看不講)(5分鐘)一、預習檢測(一)字詞對對碰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小組搶答)澎湃( péng )( pài )氣魄( pò ) 高山之巔( diān )狂瀾( lán ) 哺育( bǔ )濁流( zhuó ) 屏障( zhàng )2.通曉詞義,填對詞語。(1)氣魄:氣勢,魄力(2)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或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3)狂瀾:巨大的波浪。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4)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多指山嶺、島嶼等)。(5)一瀉萬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筆奔放、流暢。文中指前者。(6)浩浩蕩蕩:形容廣闊或壯大。(7)哺育:喂養,比喻培養。(二)背景先了解。1993年7月29日,是鄧稼先逝世七周年。 楊振寧教授寫了這篇文章作為紀念。這是一位科學家1938年,抗戰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斗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當時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黃河頌》是第二樂章的歌詞。(三)名家面對面。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1939年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常識知多少。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長達6300千米。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分別為: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內容初感知1.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和歌頌 。2.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主要內容:歌頌黃河的英雄氣魄及其所表現的我們偉大而又堅強的民族精神。作用:引出下文的頌歌。3.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哪些方面對黃河進行贊頌的?“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中國的文化在這里產生、 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是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從地理上看,黃河是保衛 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軍事屏障。從精神上看,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御敵興邦的保障。主流是巨人的主干,無數的 黃河還將激勵中華民族支流是無數的臂膀,體現出磅礴的氣勢,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4.詩的最后一段是尾聲,主要寫了什么?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合作探究】(不議不講)(13分鐘)1.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一個詞總領?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2.連續三次寫“啊!黃河!”有什么意義和作用?3.如何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民族的屏障”?【交流展示】(10分鐘)【課堂釋疑】(6分鐘)1.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一個詞總領?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對黃河進行了近鏡頭特寫、俯瞰全景式總寫、縱向描寫、橫向展開,由“望”字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偉瑰麗的想象,條理清晰,章法嚴謹,同時為下文的“頌”黃河蓄勢。表現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2.連續三次寫“啊!黃河!”有什么意義和作用?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把詩歌主體部分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歌頌了黃河養育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中華民族、黃河激勵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扣,逐步深入。表達了作者對黃河的熱愛與贊美之情。同時,這種間隔反復也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音韻美,增強了詩歌的氣勢與情感。3.如何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民族的屏障”?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形象地說明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則表明黃河天險作為軍事屏障對中華民族起著保衛作用,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課堂總結】(2分鐘)回顧本節課內容,填寫以下內容。本詩通過贊美黃河的歷史貢獻、 和 等,歌頌了中華民族 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當堂檢測】(5分鐘)1.根據拼音,寫出下列句子中的詞語。(1)黃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 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2)掀起萬丈kuáng lán( 狂瀾 )。(3)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píng zhàng( 屏障 )。(4)你一瀉萬丈,hào hào dàng dàng( 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2.下列各項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B )A.《黃河頌》在體裁上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 B.“望黃河滾滾”的“望”字,一直統領到“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C.該詩注意營造歌詞的畫面之美,“黃河滾滾”“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等語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D.這首歌詞寫得明快雄健、節奏鮮明、音節洪亮,以短句為主,兼有長句。【解答】B項,“望”字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3.對詩《黃河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D )A.第2節“望黃河”部分,一個“望”字統領下文,“望”的內容虛實結合,章法謹嚴。B.詩中“啊!黃河!”反復出現,起到了分層的作用。C.全詩都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黃河,使感情抒發得更為直接、真切、濃烈!D.詩歌寫得明快雄健,以長句為主,長短結合,自由奔放且錯落有致。【解析】D (應為“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合”。)【作業布置】(1分鐘)1.抄寫生字詞。2.完成練習冊相關部分。3.閱讀叢書中的相關詩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5.黃河頌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整體把握詩歌內容,體味歌詞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2.了解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3.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預習導學】(不看不講)(5分鐘)1.如何理解“向南北兩岸/ 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這句話?2.作者多次采用第二人稱“你”,有何表達效果?3.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合作探究】(不議不講)(13分鐘)1.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2.今天學這首詩有什么現實意義?【交流展示】(10分鐘)【課堂釋疑】(6分鐘)1.如何理解“向南北兩岸/ 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黃河的無數支流比作黃河主流這一“巨人”軀干的“千萬條鐵的臂膀”,表明了黃河流域的寬廣。同時,聯系上句“一瀉萬丈,浩浩蕩蕩”,也體現了黃河氣勢磅礴、勢不可擋的力量。2.作者多次采用第二人稱“你”,有何表達效果?作者采用第二人稱,面對黃河直抒胸臆,情感更為直接、強烈,使讀者深受其熾熱之情的感染。3.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語言節奏鮮明,韻律和諧,具有雄渾豪邁的風格。詩歌節奏感強,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自由奔放而錯落有致。在韻腳上,隔二三句押韻,形成自然的韻律。4.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5.今天學這首詩有什么現實意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兒女維護了祖國尊嚴,我們為民族自豪、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課堂小結】【當堂檢測】(5分鐘)1.詩歌從哪三個方面歌頌了黃河?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2.“啊!黃河!”在詩中反復出現,有什么作用?“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扣,逐步深入。3.如何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民族的屏障”?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4.“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的含義是什么?這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深層含義是指黃河向左右兩岸延伸出千萬條支流。【作業布置】(1分鐘)1.整理、識記本課基礎知識。2.自主完成配套練習冊第五課。5.黃河頌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整體把握詩歌內容,體味歌詞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2.了解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3.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預習導學】(不看不講)(5分鐘)一、預習檢測(一)字詞對對碰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小組搶答)澎湃( )( )氣魄( ) 高山之巔( )狂瀾( ) 哺育( )濁流( ) 屏障( )2.通曉詞義。(1)氣魄:(2)澎湃:(3)狂瀾:(4)屏障:(5)一瀉萬丈:(6)浩浩蕩蕩:(7)哺育:(二)背景先了解。1993年7月29日,是鄧稼先逝世七周年。 楊振寧教授寫了這篇文章作為紀念。這是一位科學家1938年,抗戰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斗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當時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黃河頌》是第二樂章的歌詞。(三)名家面對面。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1939年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常識知多少。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長達6300千米。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分別為: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內容初感知1.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2.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3.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哪些方面對黃河進行贊頌的?4.詩的最后一段是尾聲,主要寫了什么?【合作探究】(不議不講)(13分鐘)1.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一個詞總領?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2.連續三次寫“啊!黃河!”有什么意義和作用?3.如何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民族的屏障”?【課堂總結】(2分鐘)回顧本節課內容,填寫以下內容。本詩通過贊美黃河的歷史貢獻、 和 等,歌頌了中華民族 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當堂檢測】(5分鐘)1.根據拼音,寫出下列句子中的詞語。(1)黃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2)掀起萬丈kuáng lán( )。(3)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píng zhàng( )。(4)你一瀉萬丈,hào hào dàng dàng(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2.下列各項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黃河頌》在體裁上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 B.“望黃河滾滾”的“望”字,一直統領到“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C.該詩注意營造歌詞的畫面之美,“黃河滾滾”“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等語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D.這首歌詞寫得明快雄健、節奏鮮明、音節洪亮,以短句為主,兼有長句。3.對詩《黃河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2節“望黃河”部分,一個“望”字統領下文,“望”的內容虛實結合,章法謹嚴。B.詩中“啊!黃河!”反復出現,起到了分層的作用。C.全詩都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黃河,使感情抒發得更為直接、真切、濃烈!D.詩歌寫得明快雄健,以長句為主,長短結合,自由奔放且錯落有致。【作業布置】(1分鐘)1.抄寫生字詞。2.完成練習冊相關部分。3.閱讀叢書中的相關詩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5.黃河頌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整體把握詩歌內容,體味歌詞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2.了解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3.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預習導學】(不看不講)(5分鐘)1.如何理解“向南北兩岸/ 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這句話?2.作者多次采用第二人稱“你”,有何表達效果?3.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合作探究】(不議不講)(13分鐘)1.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2.今天學這首詩有什么現實意義?【當堂檢測】(5分鐘)1.詩歌從哪三個方面歌頌了黃河?2.“啊!黃河!”在詩中反復出現,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民族的屏障”?4.“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的含義是什么?【作業布置】(1分鐘)1.整理、識記本課基礎知識。2.自主完成配套練習冊第五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