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專題11 質量和密度的測量講義(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專題11 質量和密度的測量講義(含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11質量和密度的測量
一、質量的測量
(1)日常生活中常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有案秤、臺秤、桿秤等各種各樣的秤,在實驗室里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
(2)托盤天平的使用: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
②“撥”:把游碼撥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
③“調”: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這時天平橫梁平衡;
④“稱”:稱量時,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依次向右盤內加減砝碼,當需向右盤中加的砝碼質量小于砝碼盒中最小砝碼質量時,應調節游碼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此時橫梁再次平衡;
⑤“讀”: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標尺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⑥“收”: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零。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
①被測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
②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切不可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
③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盤中;
④在使用天平時,若將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即“右物左碼”,天平平衡后,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減去游碼所示的質量;
⑤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指針左右擺動的幅度相同時,也可以認為天平已平衡。
注意:(1)若測量質量過小、過輕的物體時,無法直接測量,可將物體累積到一定數量后測量,再求其中一份的質量,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稱量物體前調節天平平衡時,應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調節規則“左偏右調,右偏左調”。(3)測量質量時可用以下歌謠記憶:游碼先歸零,螺母調平衡,左物和右碼,從大到小用,巧妙動游碼,讀數要記清。
二、密度的測量
(1)測量原理: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m,用量筒測出物體的體積V,根據公式即可算出物體的密度。
(2)測量石塊的密度
①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V1;
③用細線系住石塊,把石塊沒入量筒里的水中,記下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
④計算石塊的密度:。
(3)測量鹽水的密度
①往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稱出玻璃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②把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③用天平稱出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2;
④計算鹽水的密度:。
解讀:(1)測量物質密度采用的是間接測量法。
(2)在測量固體物質密度時,一定要先測量質量后測量體積。如果先測量體積,那么在測量質量時,固體會因為沾有水導致測量質量不準確(沾有水的固體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3)測量固體物質密度時,先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水。這里的“適量”是指所放的水不能太多,固體放入時總體積不能超過量程;水也不能太少,要能使固體完全浸沒。
(4)對于密度小于水的固體物質,需要采用“針壓法”或“懸墜法”測出其體積。
(5)在測量液體的密度時,不要把原來裝有液體的容器倒空后當成空容器來稱量質量,因為此時容器內壁的液體會有殘留,會導致結果有偏差。
1.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的密度。測量步驟: (1)用天平測出固體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為V1。 (3)把固體浸沒在量筒的水中,測出二者的體積為V2。 (4)固體的密度ρ=m/V=m/(V2-V1) 2.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的密度。測量步驟: (1)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m1。 (2)把燒杯中適量液體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測出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2。 (3)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4)液體的密度ρ=m/V=(m1-m2)/V 注意:中考試題里有時要結合浮力知識考查密度測量,這時要馬上想到阿基米德原理或者浮沉條件。
考點1 質量的測量
【例1】(2023春 潮陽區校級期末)如圖甲所示,是我們實驗室常用的托盤天平。
(1)如圖甲是小東調節天平橫梁平衡的情景,你認為他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   。
(2)改正錯誤后,小東將平衡螺母移到某一位置時分度盤的指針如圖乙(a)所示左右擺動,此時天平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 。
(3)在向砝碼盤中放砝碼時,應根據所估計的被測物體的質量,按質量   (選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的順序增減砝碼,當將的砝碼(此砝碼為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加入后,發現指針最終靜止在如圖乙(b)所示的位置,接下來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
(4)最后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加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是   。
(5)砝碼銹蝕或磨損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碼生銹(質量增大),測得的質量   ;若砝碼磨損,測得的質量   (均選填“偏大”“偏小”或“沒有影響” 。
【答案】(1)游碼沒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2)平衡;(3)由大到小;從右盤中取出砝碼后調節游碼;(4)67.6;(5)偏小;偏大。
【分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再調節平衡螺母;
(2)天平的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右擺動的格數相同,即為天平平衡;
(3)向右盤中添加砝碼應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在調換砝碼時,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碼還大,而取出最小砝碼又偏少,此時才采取移動游碼方法使天平平衡;
(4)首先確定標尺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代表的示數,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根據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5)如果砝碼生銹,砝碼的實際質量增大,若砝碼磨損,砝碼的實際質量變小,據此分析。
【解答】解:(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先要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調節平衡螺母,由圖甲可知,小東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游碼沒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或左右擺動的格數相同,天平就調節平衡了;
(3)在物質的稱量過程中向右盤中添加砝碼應按從大到小的順序;
在添加砝碼時,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碼指針偏向右邊,說明右盤中的砝碼偏重,此時應該從右盤中取出砝碼后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
(4)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物體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即;
(5)砝碼生銹,砝碼比它實際的標準質量要大,所以用比實際更少的砝碼放在右盤,就可使橫梁平衡。而讀數時仍按上面標的數值來讀數,這時計算物體質量就比實際少了,故偏小;
磨損的砝碼比它實際的標準質量要小,所以要用比實際更多的砝碼放在右盤。而讀數時仍按上面標的數值來讀數,這時計算物體質量就比實際多了,故偏大。
故答案為:(1)游碼沒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2)平衡;(3)由大到小;從右盤中取出砝碼后調節游碼;(4)67.6;(5)偏小;偏大。
1.(2023 天長市校級三模)小軍和小林分別利用托盤天平練習測量物體的質量。
(1)小軍將天平調節平衡后,測量空燒杯的質量。當他在右盤中放入砝碼后天平如圖甲所示,接下來他的操作應是    ,使天平再次平衡,讀出空燒杯的質量;
(2)小林將天平調節平衡后,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當天平再次平衡后如圖乙所示,則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是   。
【答案】(1)減少放入的小砝碼,如指針偏左,要向右移動游碼;(2)136。
【分析】(1)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增減砝碼,當將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時,指針偏右說明右盤砝碼太重,要減少放入的小砝碼,指針偏左要向右盤增加砝碼或移動游碼,直到天平橫梁重新平衡;
(2)如被測量物體在天平的左盤,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和游碼對應刻度值的和。
【解答】解:(1)由圖甲知,指針偏右說明右盤砝碼太重,接下來他的操作應是:減少放入的小砝碼,如指針偏左,要向右移動游碼,直到天平橫梁重新平衡;
(2)由圖乙知,此天平標尺的分度值是,示數為,燒杯在右盤,此時,砝碼的質量等于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與游碼示數之和,
故此時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是:。
故答案為:(1)減少放入的小砝碼,如指針偏左,要向右移動游碼;(2)136。
2.(2023 萍鄉二模)(1)要測量物體的質量,實驗室中常用    。生活中有時也用如圖甲所示的案秤,它們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時,應先將游碼移至秤桿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若秤桿右端上翹,應將調零螺母向   (填“左”或“右” 調,使秤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測量,槽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被測物體的質量是   。
(2)如圖丙所示,溫度計的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填“”、“ ”或“” ,示數為   。
(3)如圖丁所示,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   ,木塊的長度是   。
【答案】(1)天平;右;3.2;(2);48;(3)1;3.80。
【分析】(1)調節臺秤平衡時,左端下沉,右端上翹,調零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物體的質量槽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2)溫度計的示數在量程的范圍內,且分度值為,可根據這兩點讀出此溫度計的示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很多,例如桿秤、電子秤、臺秤。實驗室測量物體質量的儀器是天平。
案秤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和天平是一樣的。首先調節橫梁平衡,再稱量物體質量。游碼首先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調節調零螺母,使天平的橫梁平衡,哪端上翹向哪端移到調零螺母。
秤桿每一個大格代表,每一個小格代表,游碼對應的刻度值是.物體的質量槽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2)溫度計的讀數方法正確的是,視線與液柱的液面相平,由圖知: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
(3)由圖可知物體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物體右端對應的刻度值為,物體長度為;
故答案為:(1)天平;右;3.2;(2);48;(3)1;3.80。
3.(2023 金牛區模擬)在“使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的實驗中:
(1)將天平放置于水平臺面上,將游碼撥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分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到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
(2)正確調節后,將空燒杯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當把砝碼盒里最小的砝碼放在右盤,發現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接下來正確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碼,并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測得空燒杯質量為。
(3)測得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則杯中液體的質量為   。
(4)若兩次測量中使用的那個的砝碼磨損了一點,則測得的液體的質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
【答案】(1)右;(2)移動游碼;(3)54.4;(4)不變。
【分析】(1)根據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可知左側質量大,所以把平衡螺母向右調節,才能使天平平衡;
(2)測物體質量時,當把砝碼盒里最小的砝碼放在右盤,發現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此時應先取下最小砝碼,再向右適當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3)由圖乙得到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燒杯的質量之差得到燒杯中液體的質量;
(4)天平測物體質量時,左盤物體質量等于右盤砝碼質量(移動游碼相當于給右盤增減砝碼),燒杯中液體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燒杯的質量之差,砝碼磨損對兩次測量都有影響,對最后的測量結果無影響。
【解答】解:(1)圖中顯示指針向左偏,根據“右偏左調,左偏右調”的原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直到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
(2)將空燒杯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當把砝碼盒里最小的砝碼放在右盤,發現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砝碼質量偏大,則應先取下最小砝碼,再向右適當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3)由圖乙可知,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
燒杯中液體的質量;
(4)砝碼磨損后,自身質量變小。當測量同一物體時,需要多增加砝碼或移動游碼,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時所讀數值大于物體實際質量,由于兩次讀數值與物體實際質量的差值相同,所以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燒杯的質量之差仍然等于燒杯中液體的質量,測得的液體的質量不變。
故答案為:(1)右;(2)移動游碼;(3)54.4;(4)不變。
考點2 密度的測量
【例2】(2023 德州)某學習小組,在做“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1)如圖甲,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指針恰好指在分度盤中央,接下來應該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后向    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再次指在分度盤中央。
(2)正確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
(3)放入小石塊前后量筒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   。
(4)另一小組在實驗時先測了小石塊的體積,接著測量了它的質量,這樣會導致測得的小石塊密度比真實值偏   。
(5)我們也可以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和水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步驟如下:
將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小石塊浸沒在燒杯內的水中靜止時(小石塊未接觸燒杯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  (用、和表示)。
【答案】(1)右;(2)62.4;(3);(4)大;(5)。
【分析】(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線處,平衡螺母調節的按“左偏右調,右偏左調”,直到天平平衡;
(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3)小石塊的體積等于量筒中水和小石塊的體積之和減去量筒中水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塊的密度;
(4)小石塊從水中拿出后會沾水,再測質量時會使小石塊的質量偏大,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小石塊的密度偏差;
(5)根據稱重法求出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石塊的體積,根據求出小石塊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塊的密度表達式。
【解答】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指針恰好指在分度盤中央,由圖甲可知,此時標尺上的游碼沒有移動左端的零刻度處,所以接下來應該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后,指針會向左偏轉,則此時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再次指在分度盤中央;
(2)由圖乙可知,砝碼的質量為,標尺分度值為,游碼的讀數為,則小石塊的質量:;
(3)由圖丙可知,量筒中水的體積,量筒中水和石塊的總體積,
則小石塊的體積,
小石塊的密度:;
(4)小石塊從水中拿出后會沾水,再測質量時會使小石塊的質量偏大,根據可知,小石塊的密度偏大;
(5)根據題意可知,小石塊的重力,
由稱重法可知,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石塊的體積:,
由可知,小石塊的質量:,
則小石塊的密度:。
故答案為:(1)右;(2)62.4;(3);(4)大;(5)。
1.(2023 寬甸縣模擬)小偉在黃椅山公園游玩時,撿到一塊小礦石。他想知道小礦石的密度,將小礦石帶到學校進行測量。
(1)實驗時,將天平放在    上。小偉發現天平的狀態如圖甲所示,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天平   (選填“已經”或“沒有” 調平完畢。
(2)小偉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橫梁平衡,則小礦石的質量為   。
(3)用量筒量出石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小礦石的密度為   。
(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浸沒,讀數時石塊表面有幾個小氣泡,則所測的礦石密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
(5)小偉想用已知質量為、密度為的小礦石來測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方案如下:
①將小礦石浸沒在裝有適量液體的燒杯中,在液面位置上作標記;
②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內,稱出總質量為;
③將小礦石從液體中取出,向燒杯中添加液體到標記處,再用天平稱出此時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為,則后添加液體的質量為   (用字母符號表示),該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  (用字母符號表示)。
【答案】(1)水平臺;沒有;(2)52;(3);(4)偏小;(5);。
【分析】(1)調節平衡前,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水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3)礦石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和小礦石的體積相等;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
(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浸沒,讀數時石塊表面有幾個小氣泡,可知測出的礦石體積偏大,分析計算的密度大小怎么變化;
(5)用等效替代法計算得到增加的液體體積等于鵝卵石的體積,再由密度公式計算出液體的密度。
【解答】解:(1)在調節天平水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該同學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如圖乙所示,標尺的分度值是,則小礦石的質量:;
(3)如圖丙,量筒中水的體積:,礦石和水的總質量:,礦石的體積:,
根據公式得,礦石的密度:;
(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浸沒,讀數時石塊表面有幾個小氣泡,可知測出的礦石體積偏大,由密度公式可知所測的礦石密度會偏小;
(5)用等效替代法得到所加液體的體積等于鵝卵石的體積:
添加的液體質量;
鵝卵石質量為,鵝卵石的密度為,則鵝卵石體積;
添加的液體體積;
液體的密度為:。
故答案為:(1)水平臺;沒有;(2)52;(3);(4)偏小;(5);。
2.(2023秋 西鄉塘區校級月考)酒精消毒液已成為居家必備用品。小強利用天平、量筒等實驗器材測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向   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測量步驟如下:
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消毒液,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消毒液的總質量為;
②將燒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量筒內消毒液的體積為   ;
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質量如圖丙所示,則其質量為   ;
④消毒液的密度為   。
(3)小強測量一個木塊的密度,由于木塊體積較大無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電子秤、一根細鋼針、燒杯和水設計如下實驗,測出了木塊的密度。
①如圖所示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水,電子秤的示數為;
②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水中,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
③用細鋼針把木塊壓入水中,使木塊浸沒在水中,電子秤的示數為;
④木塊密度  (用、、和表示)。
(4)測完密度后,小強發現由于電子秤沒調零,每次測量結果都偏大,則測得的木塊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
【答案】(1)零刻度線;左;(2)②40;③44;④0.85;(3)④;(4)不變。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調節。
(2)②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等于液面對應的刻度值。
③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和游碼對應刻度值的和。量筒中消毒液的質量等于前后兩次質量測量的差值。
④知道消毒液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3)知道木塊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木塊的密度。
(4)由于電子秤沒調零,每次測量結果都偏大,質量的差值是不變的,所以密度測量值不變。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調節,使天平平衡。
(2)②將燒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對應,所以消毒液的體積為:。
③燒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質量:。
量筒中消毒液的質量:。
④消毒液的密度:。
(3)①如圖所示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水,電子秤的示數為;
②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水中,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
木塊的質量:。
③用細鋼針把木塊壓入水中,使木塊浸沒在水中,電子秤的示數為;
木塊的體積。
④木塊密度。
(4)由于電子秤沒調零,每次測量結果都偏大,、、都偏大,的差值不變,的差值不變,由密度公式得,木塊的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1)零刻度線;左;(2)②40;③44;④0.85;(3)④;(4)不變。
3.(2023 遵義一模)小明想通過實驗測量礦石的密度,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 調節,使天平平衡;
(2)把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中進行稱量,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礦石的質量是   ;
(3)礦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密度為   ;
(4)小明回到家想要測量一個木塊的密度,但手頭只有電子秤和玻璃杯,于是他設計了如圖丁所示實驗測出了木塊的密度。實驗器材:電子秤、一根細鋼針、玻璃杯和水實驗步驟:
①如圖所示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水,電子秤的示數為;
②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水中,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
③用細綱針將木塊壓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沒(木塊不觸碰杯底),電子秤的示數為;
④木塊密度  (用、、和表示)。
實驗結束后,小明評估實驗時覺得:由于木塊具有吸水性,會導致在測量時體積偏小,而使測量的密度偏大。你覺得他的評估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
【答案】(1)左;(2)52.4;(3)2.62;(4);合理,木塊吸水后重力變大,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則需要施加的向下壓力就會變小,則測得的值會變小,所以會導致測得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分析】(1)按“左偏右調,右偏左調”的規律調節平衡螺母;
(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3)礦石的體積等于水和礦石的總體積減水的體積;根據計算出礦石的密度;
(4)用電子秤測量燒杯和水的質量,把木塊放入水中,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測量燒杯、水和木塊的質量,求出木塊的質量;用細鋼針把木塊浸沒在水中,測量電子秤增加的測量值,即木塊排開水的質量,求出木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質量,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即木塊的體積;知道木塊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木塊的密度;
木塊吸水后重力變大,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則需要施加的向下壓力就會變小,則測得的值會變小,根據前面推出的表達式分析測得密度的偏差。
【解答】解:(1)圖中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橫梁平衡;
(2)礦石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和游碼對應的刻度值之和,游碼分度值為,
礦石的質量為:;
(3)礦石放入前,量筒中水的體積為,礦石放入水中浸沒,量筒中的體積為,
則礦石的體積為:;
礦石的密度為:

(4)①如圖所示向燒杯中倒入適量水,電子秤的示數為;
②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水中,靜止時電子秤的示數為;
木塊的質量:。
③用細鋼針把木塊壓入水中,使木塊浸沒在水中,電子秤的示數為;
木塊的體積為:

④木塊密度為:

由于木塊吸水后重力變大,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則需要施加的向下壓力就會變小,則測得的值會變小,所以會導致測得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故他的評估合理。
故答案為:(1)左;(2)52.4;(3)2.62;(4);合理,木塊吸水后重力變大,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則需要施加的向下壓力就會變小,則測得的值會變小,所以會導致測得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周口市| 进贤县| 什邡市| 响水县| 娄烦县| 蚌埠市| 山阴县| 安吉县| 合肥市| 海宁市| 射阳县| 门头沟区| 阳曲县| 綦江县| 黄山市| 呼图壁县| 保靖县| 宣武区| 福建省| 泸西县| 武邑县| 洮南市| 长宁区| 延寿县| 五原县| 呼和浩特市| 安平县| 台东县| 龙门县| 阳山县| 新密市| 寿宁县| 饶阳县| 永善县| 弋阳县| 井研县| 错那县| 唐海县| 长乐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