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四單元無聲之韻 /建筑藝術實體與虛空—— 凝固的音樂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目錄二 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一 中西方建筑材料造型三 中國建筑序列群組四 中國建筑精髓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主題一實體與虛空——凝固的音樂(第二課時)目錄2. 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1.回顧舊知3. 中國建筑序列群組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01.回顧舊知1.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建筑材料是建筑藝術的載體,它決定著建筑的特征、風格、效果等。2.理解中西方建筑的營造方式和結構:中國:材 料——土 木營造方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結 構——斗拱、榫卯西方:材 料——石頭營造方式——陶立克、愛奧尼亞、科林斯式結 構——拱、券3.體會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異性:地源因素文化認知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建筑有三個層次,即“實用、堅固、美觀“——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建筑十書》建筑主要是實用性,使用建筑中的空間,空間不光有大小、高低、方圓等不同,最主要還體現虛與實。思考:1.認識中西方建筑經營空間的特征2.建筑空間中的虛實關系產生怎樣建筑藝術效果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國)1953年-1955年法國東部浮日山區蘇州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2006年 江蘇蘇州朗香教堂位于法國東部浮日山區的一個小山頂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設計。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創作風格的轉變,對現代建筑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蘇州博物館,位于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號,成立于1960年1月1日,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府。2006年10月6日,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1.談談中西方經典建筑在外部造型上的特點?2.分析蘇州博物館與朗香教堂內部空間有何不同?3.理解哪些因素導致了這樣的差異?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國)1953年-1955年法國東部浮日山區1.朗香教堂建筑整體的外部造型特點?(材料、造型、色彩等)2.朗香教堂建筑內部空間有何特點?與外部空間關系密切?3.朗香教堂建筑中的“實”與“虛”怎樣體現?觀看視頻結合課本107頁圖片回答以下問題:02.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國)1953年-1955年法國東部浮日山區把重點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體給人的感受上。1.摒棄了傳統教堂的模式和現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當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2.教堂外在造型奇特,平面不規則;(墻體幾乎全是彎曲的,有的還傾斜;塔樓式的祈禱室的外形像一座糧倉;沉重的屋頂向上翻卷著,它與墻體之間留有一條40厘米高的帶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墻面上開著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著彩色玻璃;)外部造型特點。3.室內主要空間也不規則;(墻面呈弧線形,光線透過屋頂與和墻面之間的縫隙和鑲著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來,使室內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氣氛)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國)內部簡易圖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法國)內部空間圖虛虛虛虛虛虛虛虛虛實實實實實蘇州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 2006年 江蘇蘇州1.蘇州博物館建筑整體的外部造型特點? (表皮結構、材料、造型、色彩等)2.蘇州博物館建筑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有何關系?3.蘇州博物館建筑中的“實”與“虛”怎樣體現?觀看視頻 回答以下問題:02.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外部造型特點蘇州博物館以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為基礎,整體以幾何造型構成——六邊形或八邊形,且建筑內外墻的轉折部分出現黑色石材線條作為裝飾線,其結構是鋼結構,體量感小,這種起伏的墻面利用深灰色的“線條 ”勾畫和劃分出了江南建筑的塊面。整體色彩是白墻(粉白)黑瓦,墻體采用江南古典民居疊落山墻式的處理,疊落山墻即為徽派建筑中的馬頭墻,同時將園林的元素進行抽象化置入,這樣一來就凸顯了一種動態的美感。貝聿銘設計是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于建筑,營造空間或景點的不同主題,達成“分而不斷,隔而未界”的效果。多處運用“空間分隔”手法,不僅不會令空間感到拘謹,而且豐富空間層次和空間流動。使用空間分隔手段,讓一個空間與另一個空間相互對話、相互聯系和相互滲透,由此空間的邊界也會變得模糊,使空間彼此之間產生流動感。(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多條通往山水園的門徑,既不同于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蘇州博物館新館3D圖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局部攝影圖 貝聿銘內外部空間的特點空間中“實”與“虛”制造墻壁與環境空間的模糊通透創造屋頂與天空模糊通透空間內外圍合元素一體化暗示模糊空間室內外裝飾要素轉換暗示模糊空間03.中西方建筑空間“實”與“虛”空間中“實”與“虛”制造墻壁與環境空間的模糊通透通過墻壁開合:敞開一面、兩面、三面甚至四面,或調節隔斷高度,選用不同程度似隔非隔的界面等,取得內外空間不同程度的交融、滲透。蘇州博物館新館3D圖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局部攝影圖 貝聿銘虛實虛虛虛實虛虛實實實空間中“實”與“虛”創造屋頂與天空模糊通透空間貝聿銘酷愛三角型與光線“讓光線來做設計”。光線與空間的結合,透過簡單的幾何線條來營造光影變化,使空間變化多端,讓景色隨腳步變化,隨視角變化,隨心情變化,讓人在移步換景之間,借助光線的忽明忽暗,產生不同的視野與感覺。如室內地面、墻面換上室外地面、墻面的表征,或者把室外地面、臺階延伸室內,室內墻體延伸到室外等等,使室內外空間融成一體。“以粉壁為紙,以石為繪”的模糊性界面空間空間中“實”與“虛”內外圍合元素一體化暗示模糊空間如把外部空間裝飾要素—綠化、山石、水體、建筑小品等移入內部空間,內部空間家具移植室外。空間中“實”與“虛”室內外裝飾要素轉換暗示模糊空間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思考:哪些因素導致中西方建筑空間布局的差異性?從思維方式上分析,中國之所以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為營造“宛自天開”的造園意境,源自于中國秉持著影響深厚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要以儒家和道家兩大哲學思想為主流,兩者都對“天人合一”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儒家更多的是對“人與社會”關系的闡釋,道家則是側重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探究,但兩者都是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和敬重,并影響到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對儒道思想的滲入。從思維方式上分析,在西方,則是整理自然,使井井有條。而在西方則是追求“人定勝天”的觀念,帶有秩序、有條理地想著改造自然的用意和追求征服自然的強烈色彩主義。童雋( jùn )在其《園論》指出:“造園意圖,在東方,是通過林亭丘壑,模擬自然而幾臨幻境;小結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6BB8737F97EB38A1EB8892856F22D1EEA848904B598949D5D191A7A80DECAD27802CB4726B55F7A1902DCA267A2EA4BF72AC6487070AA6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主題一 實體與虛空 凝固的音樂 第二課時.pptx 朗香教堂.mp4 蘇州園林3D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