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第一部分我們生活的世界專題五 中國的區域差異考點1 氣候 1.(2022寧波,3,1.5分)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選擇在2月份舉行冬奧會所考慮的自然環境因素是( )A.地形 B.經濟C.交通 D.氣候2.(2022寧波,6,1.5分)讀坎兒井結構示意圖。坎兒井這一灌溉設施的優越性在于( )坎兒井結構示意圖①能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②地下暗渠引水,容易受風沙影響③減少水的蒸發,灌溉更多的土地④免去運水之勞,節約了勞動成本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麗水,21,4分)(節選)“深中通道”連接深圳與中山,2024年通車后深中兩地間的通行時間將由2小時變為30分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珠江、黃河信息柱狀圖(1)根據上圖可知,珠江的流域面積比黃河 (填大或小),但年均徑流量卻比黃河 (填大或小)。 從氣候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4.(2020溫州,23,8分)(節選)特色產銷出新彩,優勢互補共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Ⅰ 輪臺縣的位置與地形圖Ⅱ 輪臺縣的氣溫與降水【小鏈接】白杏在年降水量低于500 mm的環境下,需要穩定的灌溉才能正常結果。材料二 浙江某企業研發出特色杏仁炒制方法,在輪臺縣大量收購原本棄之不用的杏核,利用現代化生產線加工,產品暢銷海內外。由此,白杏的產銷成為輪臺縣支柱產業之一。(2)輪臺白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請從氣溫角度分析原因。(4分)(3)以材料二為例,闡述浙江與輪臺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實現互利共贏。(4分)考點2 自然災害5.(2023臺州,24,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辣椒喜暖怕寒、喜濕怕澇。湖南省湘陰縣樟樹鎮(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樟樹港”辣椒品質優良,2012年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甲地為“樟樹港”辣椒核心產區,此區域成土母質為河湖沖積物,土層深厚。辣椒的培育、種植、養護、采摘等過程均為純人工勞作,產量較低,一般頭年10月份開始育種,到來年4月份頭批上市,上市時價格高達每斤300元。(1)從四大地理區域看,湖南省湘陰縣樟樹鎮屬于 (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區。(2分) (2)分析“樟樹港”辣椒品質優良形成的自然條件。舉例其在生產期間可能面臨的氣象災害(主要考慮冬夏季節)。(4分)(3)列舉影響“樟樹港”辣椒價格高的主要原因。(4分)6.(2022金華,21,12分)雙星爭華地,天人和諧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金華古稱婺州,因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地而得名。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鄉、發展家鄉,某校師生決定開展以“來自家鄉的報告”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 通過社會調查、野外考察等方式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請你共同完成報告的部分內容。成果1:繪制考察地等高線示意圖成果2:搜集金華氣溫降水量圖成果3:拍攝實踐照片【農業狀況與分析】(1)成果3攝于成果1中的A處。請結合成果1、2分析此處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生態問題與對策】(2)考察發現該地有“季節性缺水”和“水土流失”等問題,請從B、C兩處入手提出解決方案。(4分)【項目感悟與分享】(3)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經過本次項目化學習,同學們梳理出以下思維導圖,請補充完整并談談你的感悟。(4分)① ② ③7.(2020寧波,16,6分)(節選)2019年,“螞蟻森林”項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螞蟻森林”是一項公益環保行動項目——支付寶用戶通過步行、在線支付等減少碳排放量行為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里每育成一棵虛擬樹,該項目就會在荒漠化地區(如圖所示的阿拉善高原)種下一棵真樹。材料二 據統計,已有5億多支付寶用戶參與“螞蟻森林”項目,使得荒漠化地區種下了1.22億棵樹,累計創造了超過40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肯定該項目“充分調動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創新行動,助力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創新路徑”。(1)讀圖描述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此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2)根據材料二,簡述在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3分)考點3 地理差異與區域發展 如圖為我國部分地區略圖。讀圖完成下題。8.(2023寧波,3,1.5分)2023年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0周年。圖中高原濕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素有“三江源”之稱。從四大地理區域來看,該高原濕地位于(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9.(2023寧波,4,1.5分)下列行為有利于保護高原濕地的是( )①圍湖種草,大力發展牧業②加強巡查,保護濕地植被③科學立法,保障生態安全④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3寧波,6,1.5分)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浙江省早稻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16.67萬畝(1畝=1/15公頃),居全國第一 。浙江省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有( )①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②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③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④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浙江之心,水墨金華;不忘初心,遇見美好。某校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回答下題。11.(2023金華,18,2分)【赴茶香之約】第一組同學由市區出發到磐安玉山古茶場(如圖)。下列研學筆記上的描述,與事實相符的是( )①古茶場位于金華的東南部②乘輕軌轉公交車綠色出行③山丘上種茶合理利用土地④用大型現代機械采茶制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0嘉興,25,2分)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是1984年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從中可以看出,寧波率先開放的人文因素有 ( )A.溫暖濕潤的氣候 B.經濟特區的優勢C.便利的對外交通 D.眾多的科技人才13.(2023麗水,21,6分)(節選)“深中通道”連接深圳與中山,2024年通車后深中兩地間的通行時間將由2小時變為30分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2)依據上圖,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4分)(3)深中通道的建成對珠江口地區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 (2分)14.(2022溫州,24,8分)千年農區新發展,昨日糧倉變種庫。圖1 河西走廊簡圖圖2 張掖的氣溫與降水圖河西走廊主要農業產業的比較表小麥種植 玉米制種①收益(元/公頃) 7 905 24 606作物蒸騰系數② 450~600 250~300注:①制種,即生產已經培育成功的作物種子。 ②蒸騰系數越高,作物生長需水越多(1)根據圖1、圖2,說明河西走廊農業發展的優越條件。(4分)(2)隨著作物制種面積的增加,河西走廊逐漸從國家級商品糧基地轉變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結合上述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這一轉變的重要意義。(4分)15.(2021溫州,23,6分)(節選)鋪展戈壁通衢,奏響發展凱歌。材料一 2021年5月30日,隨著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最后一車瀝青鋪設到位,這條總里程約2 768千米的進出新疆的大通道全線貫通。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圖材料二 在梧桐大泉到木壘段施工中,為不影響沿線地區野生動物遷徙,施工方修筑了30余座動物通道;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在沿線地區繁育植被,實現“復綠”。(1)京新高速公路橫跨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和 地區。(2分) (2)京新高速公路因沿途自然景觀多樣,被稱為“絕色景觀大道”。據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16.(2020嘉興,27,4分)(節選)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當代引擎】膠東經濟圈5市(見上圖)人口占全省的31.6%,外貿占64%,生產總值占42.2%。2020年1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合作機制,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3)聯系圖和材料,分析該經濟圈發展的優勢條件。(4分)考點1 氣候1.D 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在0℃以下,氣溫比較低,適合舉行雪上、冰上項目,故北京選擇2月份舉行冬奧會,考慮的自然因素是氣候,故選D。2.C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蒸發量大,坎兒井的構造主要考慮了這一點,地下暗渠引水,可以減少水的蒸發,灌溉更多的土地,③正確;從地勢分析,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還可免去運水之勞,節約勞動成本,①④正確。地下暗渠引水不容易受風沙影響,②錯誤。故選C。3.答案 (1)小 大 珠江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流域內降水多,水量大;黃河主要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區,流域內降水少,水量小。解析 (1)本題考查氣候與河流的關系。讀圖例可知淺灰色代表流域面積,深灰色代表年均徑流量,比較柱狀圖可知,珠江的流域面積比黃河小,但年均徑流量比黃河大。從氣候角度分析,珠江流域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遠超1 000毫米,支流多,水量大,珠江年均徑流量大;而黃河流域主要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支流少,水量小,年均徑流量相對較小。4.答案 (2)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作為經濟發展的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解析 (2)圖Ⅱ中輪臺5—8月氣溫均在20 ℃以上,小鏈接中提示,白杏在年降水量低于500 mm的環境下,有穩定的灌溉才能正常結果,據此可知白杏在生長和成熟期對氣溫和水分要求較高,氣溫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氣溫較高,輪臺以北天山上的冰雪加速融化,為白杏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由材料二可知,浙江的優勢是資金、技術與市場,輪臺的優勢是種植白杏提供原料。兩地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考點2 自然災害5.答案 (1)南方(2)緯度較低,熱量適宜;季風氣候,降水充足;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任答兩點即可)寒潮(低溫凍害);洪澇災害(旱災)。(任答兩點即可)(3)品質優良;品牌效應好;勞動力成本高;產量較低。(任答兩點即可)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特點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自然災害等知識。(1)讀圖文資料,據關鍵信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甲地經緯度大概位置(106°E,25°N)可知該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2)分析某地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要把握幾大地理要素:光熱水土地。結合圖文資料“辣椒喜暖怕寒、喜濕怕澇”可知該地種植辣椒的有利自然條件有:處于低緯度地區,熱量充沛;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讀圖可知,該地水域眾多,水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處于低矮丘陵地帶,利于排水防積澇;讀材料“成土母質為河湖沖積物,土層深厚”可知該地土壤肥沃。第二問要求回答辣椒在生產期間(主要冬夏季節)可能面臨的氣象災害。結合當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具有不穩定性,易遇到澇災、旱災、寒潮等,故冬季可能面臨低溫凍害,夏季可能遭遇洪澇災害或旱災。(3)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價格的人文因素。由材料關鍵信息可知,該地辣椒品質優良;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品牌效應好;純人工勞作,勞動力成本高;產量較低,物以稀為貴;等等。6.答案 (1)地勢平坦,利于耕作;臨近水源,便于灌溉;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于水稻生長。(2)B處:修建堤壩或建設水庫。C處:植樹造林或退耕還林。(3)氣候 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相互影響;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時,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考查綜合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水源三個要素來分析。成果3是農民在水田里插秧種稻的照片,成果1等高線地形圖中,A處位于河流流經的沖積平原,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成果2是金華氣溫降水量圖,該地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這些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長,把這些條件一一分點歸納即可。(2)B處與C處在河谷地帶,C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要解決當地水土流失問題,可以在C處植樹造林或退耕還林,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B處在河流流出山口的最窄處,可以在此地修建堤壩,B處是“口袋形”的洼地,集水面積大、庫容量大,也可修建水庫,解決季節性缺水問題。(3)自然環境由地形、氣候、河流等要素組成,①為氣候;農業、村落、交通等屬于人文環境,②為人文環境;由思維導圖箭頭方向可知,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的同時,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尊重、順應、保護自然。7.答案 (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等。解析 (1)由圖可知阿拉善高原沙漠廣布,年均降水量由200毫米減少到50毫米,由此歸納當地氣候特征是干旱,降水少。再分析其自然原因,從圖中可知該地位于內陸,遠離海洋;賀蘭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夏季風,使水汽難以到達。(2)本題考查在干旱的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意義。由材料的關鍵信息“種下了1.22億棵樹”“累計創造了超過40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藍天保衛戰”等,歸納植樹造林的意義: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等。深度解析歸納植樹造林的意義: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考點3 地理差異與區域發展8.D 本題考查四大地理區域。讀圖,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位于青藏高原,故選D。9.C 本題考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青藏高原氣候高寒,生態脆弱,保護濕地重在保護植被。圍湖種草,大力發展牧業;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以上兩種行為是破壞植被破壞生態的行為,不利于濕地保護,①④錯誤;立法保護,巡查監督,都有利于規范人們的行為,保護濕地資源,②③正確。故選C。10.D 本題考查區域發展。浙江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特別是水稻生長期遇到梅雨季節,更是陰雨綿綿,光照時間不長,①錯誤;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土地肥沃,水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是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②④正確;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是水稻種植的有利人文條件,③正確。故選D。11.C 本題綜合考查區域位置和發展條件。讀圖,玉山古茶場位于金華地區的東北部,①錯誤;輕軌、公交都屬于公共交通,符合綠色出行,②正確;金華屬丘陵、盆地地形,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土壤肥沃,在山丘上種茶樹,屬于合理利用土地資源,③正確;丘陵地帶,不適合用大型現代化機械采茶,④錯誤。故選C。12.C 由題干關鍵信息“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得出,寧波率先開放的人文因素是便利的對外交通,C正確;溫暖濕潤的氣候是自然條件,A錯誤;寧波不是經濟特區,B錯誤;眾多的科技人才是人文因素,但不是率先開放的因素,D錯誤。誤區警示分析人文因素(人文環境)的幾個維度1.人文環境的表現: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生產活動、交通、生活特色、風俗習慣等。2.概括人文環境的常用表述:經濟發達,資金雄厚;交通便利;城市眾多,市場廣闊;勞動力資源豐富;人才眾多;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完善;港口眾多,便于發展航運業;等等。13.答案 (2)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城市密集;有香港、澳門的區位優勢條件。(3)縮短深圳與中山之間的通行距離,方便珠江口兩岸的陸路聯系,促進珠江口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解析 (2)本題考查某地區位優勢條件。一般從客觀存在的有利條件或優越地位來分析,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勞動力、工業聚集、交通、經濟、科技、管理、文化、教育等因素。讀圖,粵港澳大灣區位于我國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優越;高鐵、高速管理和跨海橋隧、快速通道便利了交通;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把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和深圳、珠海兩個特區以及其他城市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利用特別行政區的教育、科技、管理等資源,還可以利用特區優越的政策支持;城市群密集,勞動力資源充足,市場大等,這些都是其發展的有利條件。(3)讀圖文資料,抓關鍵信息“連接深圳與中山……兩地間的通行時間將由2小時變為30分鐘”——交通時間縮短,促進雙向交流,提高辦事效率;再讀圖可知,深中通道橫跨珠江口,方便兩岸陸路交通,這些都可以促進珠江口沿岸經濟文化交流和社會發展。14.答案 (1)有河流流經,提供穩定的灌溉水源;交通便利,便于產品對外運輸;光照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亦可,只需答出兩點)(2)當地氣候干旱,水資源較為稀缺,作物制種與商品糧種植相比,需水量少,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作物制種收益較高,增加農民收入。因此,這一轉變有助于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區域發展。(1)根據題意可知,圖1的地形區有祁連山脈、內蒙古高原,并且有鐵路分布,圖2是河西走廊上張掖的氣溫與降水圖。由此可以確定農業發展的優越條件,自然條件從地形、氣候、水源等角度分析,人文條件從交通、政策、市場、技術等角度分析。(2)本問要求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從商品糧基地轉變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意義。可持續發展有三個維度: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結合材料可知,當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水資源短缺,作物制種與大面積商品糧種植比,需水量較少,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育種收益更高,經濟價值高,增加當地農民收入,有利于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總之,這一轉變有利于河西走廊的可持續發展。答題指導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某種做法的合理性(意義)答題模板:1.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2.當地什么做法保護了環境,實現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什么做法發展了經濟,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什么做法增加人民收入,有利于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結論,當地這樣的做法有助于可持續發展。15.答案 (1)西北 北方(2)沿線地區地形種類多樣,地勢起伏大;沿線地區降水量變化明顯,對地貌和植被有較大影響。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地理區域、自然條件等知識。(1)讀圖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東起北京,西至新疆烏魯木齊,橫跨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2)自然環境主要由地形(地勢)、氣候、河流等要素構成。從地形角度分析,京新高速沿線有華北平原、陰山山脈、內蒙古高原、祁連山脈、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脈、準噶爾盆地等地形區,地形類型多樣,地勢起伏大,景觀多樣;從氣候角度分析,沿線氣候類型從溫帶季風氣候過渡到溫帶大陸性氣候,自東向西降水遞減,從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干旱區,也對地貌、植被產生較大影響。16.答案 (3)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量大;經濟總量大,發展基礎好;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解析 (3)本題考查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題干要求從圖文材料中找關鍵信息回答經濟圈發展的優勢條件,一般可從位置、交通、生產、市場、科教水平、政策等角度分析。從圖文材料看,該經濟圈5市位于山東半島,都瀕臨海洋(黃海和渤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國內外市場廣闊,便于發展外向型經濟;外貿、生產總值占比高,說明發展基礎好,人口占比較大,具有一定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政府出臺《指導意見》說明有政策的支持。答題警示 區域發展類題目中人地關系蘊含的常見道理1.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2.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人們的生產生活等)。3.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4.區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與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有密切關系。5.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發展區域特色經濟。6.發展經濟時要注意保護環境,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