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第一部分我們生活的世界專題五 中國的區域差異基礎練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2023紹興越城模擬)九年級小方同學復習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后,整理了四張知識卡片,其中內容正確的有( )①海拔最高的牧區在青藏高原,藏族同胞逐水草而居,每年草豐畜肥時,就會舉辦那達慕大會。②烏魯木齊市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但它深居內陸,交通不便,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③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窯洞、信天游、是它獨具特色的文化。④珠江三角洲發揮區域優勢,和港澳地區充分合作,形成了獨特的“前店后廠”模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讀《黃河流域圖》,回答下面兩題。2.(2023杭州淳安一模)山脈A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下對其地理意義認識正確的是( )A.與我國4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B.熱帶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C.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D.黃河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3.(2023杭州淳安一模)下列詩句或諺語與所示區域特征相符的是( )A.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B.乙—“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C.丙—“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D.丁—“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在北方,一樹繁花是春,枝頭綠葉亦是春。下圖示意2021年全國樹葉變綠進程,讀圖完成下面兩題。4.(2022寧波鎮海模擬)與常綠林木區最北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B.秦嶺—淮河分界線C.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5.(2022寧波鎮海模擬)影響我國東部樹葉變綠進程的主要因素是( )A.經度位置 B.海陸位置C.緯度位置 D.地形地勢提升練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讀圖回答下面兩題。部分茶葉 始采日期①云南普洱 2月22日②普安綠茶 2月25日③西湖龍井 3月18日④黃山毛峰 3月23日⑤六安瓜片 3月25日⑥信陽毛尖 3月27日1.(2023杭州上城模擬)圖中所示,我國茶區主要分布于( )A.第一和第二兩級階梯內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南C.1月均溫0℃等溫線以北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2.(2023杭州上城模擬)表格中各地茶葉始采日期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A.海陸位置 B.降水因素C.土壤差異 D.緯度因素3.(2023杭州拱墅模擬)種子被稱為“農業的芯片”。目前我國已有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三大育種基地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甘肅育種基地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B.四川育種基地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C.海南育種基地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D.三大育種基地均位于我國的季風區4.(2022紹興越城模擬)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下列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景觀描述,合理的是( )A.甲區域: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B.乙區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C.丙區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D.丁區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下圖是我國冬小麥主產區分布(局部)及收割順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兩題。5.(2022杭州西湖一模)圖中冬小麥收割順序從甲到乙、從乙到丙,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A.海拔、土壤 B.熱量、海拔C.海拔、降水 D.土壤、熱量6.(2022杭州西湖一模)圖中太行山脈以西的冬小麥主產區多呈帶狀分布,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氣候特征差異較大B.地形特點溝壑縱橫C.沿河分布交通便利D.市場需求少且分散二、非選擇題(共10分)7.(2023溫州鹿城模擬)戈壁鹽灘成過往,生態鹽湖創輝煌。材料一 為填補新中國鉀肥工業空白,1975年國家批準在察爾汗建設青海鉀肥廠。該地主要通過對鹽湖鹵水自然蒸發析鹽的方法來進行鉀鹽生產。圖1 察爾汗及周邊地區略圖圖2 察爾汗氣候圖材料二 21世紀以來,察爾汗政府為做大做強鹽湖產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部分):措施 成效建成一體化的工業流程 從單一的鉀肥生產到開發鉀、鈉、鎂、鋰、氯堿等系列產品建設人造淡水濕地 從“天上無飛鳥”的生態禁區變為眾多野生鳥類遷徙必經之地打造“夢幻鹽湖”景區 從無人問津之地成為備受各地游客追捧的網紅打卡點之一(1)察爾汗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2分) (2)根據材料一,分析在察爾汗建設鉀肥廠的有利條件。(4分)(3)結合材料二,說明察爾汗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合理性。(4分)5·3基礎練1.D 本題考查我國的地理差異與區域發展。逐水草而居和那達慕大會是指內蒙古高原而非青藏高原,①錯誤;烏魯木齊雖深居內陸,但卻是向西開放的門戶,交通發達,②錯誤;③④正確。故選D。2.C 本題考查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據圖可判斷山脈A為秦嶺,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是亞熱帶與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界線,故選C。3.A 本題考查區域特征。甲為內蒙古高原,符合“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自然特征,A正確。乙是北方地區,“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形容的是西北地區,B錯誤;丙是黃河,“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形容的是長江三峽,C錯誤;丁是黃土高原,“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形容的是西北地區的新疆,D錯誤。4.B 本題考查秦嶺—淮河分界線的地理意義。我國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與圖示不符,A錯誤;與常綠林木區最北界線大致吻合的是東西走向的秦嶺—淮河分界線,秦嶺—淮河分界線又同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大致吻合,B正確,C錯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D錯誤。5.C 本題考查緯度位置對氣溫的影響。東部樹葉變綠受氣溫的影響,而我國東部地區氣溫的變化主要受緯度位置的影響,C正確。5·3提升練1.B 本題考查四大地理分區、地勢階梯分布等知識。讀圖可知,我國茶區主要分布于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南方地區,位于第二、三級階梯內,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1月均溫0℃等溫線以南,B正確,A、C錯誤;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是西北地區,D錯誤。2.D 本題考查影響氣候的因素。從圖中所給表格的地點與時間可知,各地茶葉的始采日期由早到晚是①地→②地→③地→④地→⑤地→⑥地,是根據緯度由低到高進行的,緯度因素影響了熱量條件,進而影響茶葉成熟時間。故選D。3.C 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和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的記憶。讀圖,甘肅育種基地位于西北地區,四川、海南育種基地位于南方地區,A、B錯誤,C正確。甘肅育種基地位于我國的非季風區,D錯誤。4.D 本題考查四大地理區域自然景觀。甲為南方地區,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景觀;乙為北方地區,有“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景觀;丙為青藏地區,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A、B、C不符合題意。丁為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景觀,符合題意。故選D。5.B 本題考查氣候、地形地勢對農作物的影響。讀圖可知,甲地緯度低于乙地,甲地的熱量比乙地更充足,甲地冬小麥成熟早;丙為太行山脈以西的黃土高原,海拔高于乙,氣溫較低,冬小麥成熟時間晚,故收割遲于乙,B正確。6.B 本題考查地形對作物分布的影響。太行山以西是黃土高原,地形特點是溝壑縱橫,冬小麥種在河谷地帶或崖坡上,主產區多呈帶狀分布,B正確。7.答案 (1)青藏地區(2)原材料豐富;氣候干燥、降水少、蒸發量大,為蒸發析鹽創造優渥的條件;國家政策支持鉀肥工業;鉀肥工業空白,市場需求量大;鄰近鐵路,交通便利;等等。(3)答案示例一:察爾汗鹽湖通過科技改進工業裝置,從單一鉀肥生產到多產業開發以及打造“夢幻鹽湖景區”創新經濟發展方式,體現了創新的新發展理念;其次,成功建設人造淡水濕地,保護了生態環境,體現了綠色的發展理念。綜上所述,這些舉措符合創新、綠色的新發展理念。答案示例二: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者缺一不可。首先,察爾汗鹽湖通過建設人造淡水濕地,實現生態環境改造,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其次,科技創新使察爾汗鹽湖改變原有單一的生產模式,形成一體化的工業流程和產業體系,并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同時打造“夢幻鹽湖”景區,促進了經濟發展;第三,生態環境和經濟狀況的改善,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由此可見,這些舉措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或從資源、環境、發展關系角度作答)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區域發展。(1)讀圖,由典型地名“柴達木盆地”可知察爾汗位于青藏地區。(2)鉀肥生產的有利條件可以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來分析。自然因素:察爾汗周邊地區有鹽湖、鹽沼和鉀鹽礦,鉀肥原材料豐富;察爾汗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氣候干燥,有利于鉀鹽的析出。人文因素:中國鉀肥工業空白,鉀肥在中國有大量市場;國家重視鉀肥生產,政策支持力度大;鄰近鐵路,交通便利;地域遼闊,土地價格低,降低建廠成本;等等。(3)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理念或新發展理念。根據當地政府采取的措施來分析其合理性:“建設一體化工業流程”,可以與科技創新結合起來;“建造人造淡水濕地”,可以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夢幻鹽湖’”成網紅打卡地旅游景點,可以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然后根據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維度(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或者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共享、開放),或者資源、環境、發展關系等角度來進行分析闡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