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專題講義:機械運動知識點梳理1.長度的測量:(1)基本單位: ,符號是: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 )、微米(um)、納米( )等。(2)單位換算:1km= m= dm;1m= cm= mm;1um= m;1m= nm。2.刻度尺的讀數: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所示,讀數時,正確的視線方向是 ;還要估讀到 的下一位;物體的長度=末端所對刻度—初始端所對刻度,圖中物體的長度為 cm。(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要求估讀的測量儀器)3.時間的測量:(1)基本單位:秒,符號 ,常用單位:小時(h),分鐘(min)等;(2)單位換算:1h= min= s;(3)停表的讀數:停表有兩個表盤,小表盤示數的單位為 ;大表盤示數的單位為 。停表的讀數等于小表盤讀出的分針數+大表盤讀出的秒針數,如圖所示停表的示數為: s。4.誤差與錯誤:(1)誤差:不可避免,可采用多次測量求 的方法減小誤差;(2)錯誤:能避免。5.運動的描述:(1)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2)參照物: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要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但不能選研究對象自身作為參照物)。6.運動的快慢:(1)速度: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在物理學中,把 與 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 (s表示路程,單位為m或km;t表示時間,單位為s或h;v表示速度,單位為m/s或km/h);(3)單位換算:1m/s= km/h;(4)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 的運動,它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專題練習一、選擇題1.以下各種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①鮮花怒放;②行星移動;③駿馬奔馳;④小橋流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在實驗室里,需要對一個物體進行精確測量長度,有五位同學用同一刻度尺進行了測量,讀數分別為:3.63cm、3.64cm、3.86cm、3.63cm、3.64cm。則物塊的長度為( )A.3.68cm B.3.64cm C.3.635cm D.3.63cm3. 2021年10月29日,支援貴州省遵義市中心城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省、市、縣醫療隊陸續撤離。如圖所示為護航車隊與抗疫“白衣天使”所在大巴共同勻速行駛的情景。如果說大巴車里的“白衣天使”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A.路邊的路燈 B.遠處的樹木C.路邊送別的行人 D.護航的摩托車駕駛員4.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關于速度公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B.物體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運動得越快,速度一定越大5.下列四個選項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飛行器以11m/s的速度飛行 B.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用10s跑完全程C.汽車以4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 D.從30m高處豎直下落的物體用了2.5s6.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關系的圖像是( )A. B. C. D.7.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以20m/s的速度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是1000m,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是( )A.100min B.5min C.50s D.0.08s8.如圖是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B.由圖象得,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2∶1C.若兩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則乙車始終在甲車前D.兩車都運動,甲車行駛的路程小于乙車行駛的路程二、填空題9. 一陣清風吹過,校園里樹葉隨風飄舞,以“飄舞”的落葉為參照物,校園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撿起一片樹葉測量其長度如圖所示,樹葉的長度為 cm。10.如圖,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時。主降落傘打開,一段時間后,整個裝置勻速下降,此時降落傘和返回艙相對 ;此時若速度仍高達72km/h,合 m/s,為確保安全著陸,需點燃返回艙的緩沖火箭,使返回艙做減速運動,直至平安著陸。11.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速度之比為4∶3,若甲乙通過的路程之比為5∶2,則甲乙所用時間之比為 ;若甲乙運動的時間之比為1∶2,則甲乙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12.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物體在6s內運動的路程為 m,物體在前2s內和最后2s內的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物體在6s內的平均速度為 m/s。13.在一輛汽車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進入某超聲測速區域,如圖所示。當該車運動到距測速儀555m時,測速儀向該車發出一超聲波,3s后收到從車返回的信號。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此超聲波經過的路程是 m,該車的速度是 m/s。若該路段限速120km/h,則該車 (選填“超速”或“不超速”)。三、實驗探究題14.如圖是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A點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原理是 ;(2)實驗中應該控制斜面的坡度較 (選填“大”或“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 ;(3)如果測得小車從A點到達B點的時間tAB=1.6s,從A點到達C點的時間tAC=2.4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 m/s,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4)在測量tAB時,如果在小車到達B點之前,就按表停止了計時,這樣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5)能正確反映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運動情況的s—t圖像是 (選填字母)。四、計算題15.我們可用下述方法測定鋼里的聲速:在鋼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鋼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若管長1020m,兩次響聲間隔2.8s,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求:(1)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2)聲音在鋼里的傳播速度。16.小剛從家中出發到新世紀廣場,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全程的路程與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求:(1)小剛騎車的速度;(2)小剛從家到新世紀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剛步行10s通過的路程。17.如圖所示,長度為150m的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在從山崖駛向大橋的過程中,火車頭距離橋頭200m處鳴笛,鳴笛5s后,火車頭到達橋頭,此時車頭的司機聽到來自山崖的回聲,聽到回聲30s后,車尾駛過橋尾。(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1)火車的速度為多少m/s?(2)大橋的長為多少m?(3)鳴笛時,火車車頭到山崖多少m?參考答案1.B2.B3.D4.D5.D6.D7.C8.B9.運動;3.82(3.80-3.87)10.靜止;2011.15:8;2:312.15;不相同;2.513.1020;30;不超速14. 小 時間 0.25 0.5 偏大 C15.(1)解:敲擊聲通過空氣傳播的時間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是3s。(2)解:敲擊聲通過鋼傳播的時間聲音在鋼里的傳播速度答:聲音在鋼里的傳播速度5100m/s。16.解:(1)小剛騎車的速度是vAB6m/s;(2)全程的平均速度v2m/s;(3)步行速度vOA1.2m/s;小剛步行20s通過的路程s1=vOAt1=1.2m/s×10s=12m。答:(1)小剛騎車的速度是6m/s;(2)全程的平均速度為2m/s;(3)小剛步行20s通過的路程為12m。17.(1)解: 火車的速度答:火車的速度為40m/s;(2)解: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的路程則大橋的長度答:大橋的長度為1050m;(3)解: 由得,聲音傳播的路程設司機鳴笛時車到山崖的距離為s,則所以答:鳴笛時,火車車頭到山崖的距離為750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