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學習目標1.用實例解釋時差現象,并說明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具備時差知識。2.用簡單的工具正確演示晝與夜及晝夜更替。3.◎重點:掌握地球自轉的中心、方向、地理意義和周期。【預習導學】知識點 為什么會有晝夜交替1.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作地球 。 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3.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 小時,也就是 天。 4.地球自轉產生了 現象,地球自轉使經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現 。 5.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 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 時針方向。 6.讀課本圖1.20晝夜更替現象演示,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 ,是與太陽光垂直的大圓圈。 7.在地球儀的同一緯線上標出一東一西兩個點,再演示地球自轉,你就會看到靠東邊的一點總比靠西邊的一點先出現在你的眼前。因而我們知道,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一 地區,相對位置偏 的地點要比位置偏 的地點先看到日出。 8.下列選項中,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多選) ( )A.中國北京的小華晚上給在美國紐約的姨媽打電話,問候“早上好”B.小明從北京到新疆去生活、學習,開始很不習慣C.烏蘇里江畔旭日東升時,帕米爾高原還是星斗滿天D.晝夜長短的變化【答案】知識點1.自轉2.自西向東3.24 一4.晝夜更替 時間差異5.逆 順6.晨昏線7.緯度 東 西8.AC【合作探究】1.游戲。 請兩位同學上講臺,面向全班同學演示地球自轉運動。要求:身體盡可能傾斜成66.5°,慢慢轉動身體,正確演示地球自轉的方向。2.實踐: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方向。(1)活動目的:通過演示地球自轉方向,從而直觀地了解到從南北兩極上空觀看到的地球自轉方向不同。(2)活動準備:①將學生每兩人分為一組;②每組準備一個小地球儀。(3)活動步驟:學生甲一手持地球儀,讓地球儀的北極朝向學生乙,另一只手撥動地球儀,使地球儀自西向東旋轉起來,學生乙從北極上空觀看地球儀旋轉的方向(呈逆時針方向)。然后讓地球儀的南極朝向學生乙,學生乙從南極上空觀看地球儀旋轉的方向(呈順時針方向)。3.演示晝夜更替現象。在暗室里,用手電筒、蠟燭或電燈模擬太陽光,照射地球儀,并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記錄觀察結果并思考歸納。(1)當地球自轉時,產生了 更替現象。 (2)結合課本圖1.20晝夜更替現象演示,觀察照射地球的太陽光線的來向,據此判斷出晝半球和夜半球,找出劃分晝夜半球的晨昏線(圈)的位置。(3)假如地球不自轉,晝夜現象和地球表面的溫度會有什么變化 (4)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會有什么現象產生 (5)通過演示,感受同一時刻地球上不同地點的晝夜狀況,從而理解產生時間差異的原因。4.展示交流。(1)請兩位同學面向全班同學以游戲的形式演示地球自轉運動及其方向。(2)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繪制的晝夜半球圖和分別以南、北極為中心的地球自轉圖。(3)看了大家的展示交流,你還有哪些收獲要與大家分享,請寫出來。【答案】3.(1)晝夜(3)假如地球不自轉,那么對著太陽光的半球是白晝,溫度不斷升高;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永遠是黑夜,溫度不斷下降。(4)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地球上就不會有晝夜更替現象,將永遠都是白天。(5)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晝夜也就不斷地更替,而且總是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