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與文化第一節 農業第2課時學習目標1.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和科技興農的思想觀念,并為農業發展好好學習,獻計獻策。2.重點:能說出我國農作物分布與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關系。【學法指導】1.學習本節內容,需要復習和鞏固我國主要地形的分布和各大氣候的分布及其特點,利用自然環境的特征確定農業類型的選擇。2.在學習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時,根據我國各大農業部門(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存在的問題,找準要害,分別尋找對策。【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1.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呈現出“ ”的分布特點。 2.我國西部的農業生產主要是 ( )A.種植業B.林業C.畜牧業D.漁業3.我國各地不同的 和 使得我國農作物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4.我國各地應發展各自最適宜的農業生產,做到 發展農業。 5.油菜主要分布的地區是 ( )A.東北平原B.長江中下游平原C.華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知識點二 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 1.大力發展 的可持續農業,是21世紀世界農業發展的方向。 2.深圳市郊區的農民由種糧改為種植蔬菜和花卉,主要是為了適應 ( )A.自然條件的改變B.農業技術條件C.市場需求D.農民生活習慣【答案】知識點一1.北麥南稻2.C3.自然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4.因地制宜5.B知識點二1.優質、高產、高效、低耗2.C【合作探究】 1.讀我國黃土高原東部某地海拔圖,回答下列問題。(1)某農業部門準備在該山東南坡種植玉米、谷子、莜麥等農作物,為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則該如何安排農業生產,使效益最大化 (2)④區域不宜發展種植業,則可以安排什么農業生產 (3)影響④區域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影響 2.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高產高效的立體農業有什么好處,并說說你對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看法。3.在我國的農業區劃中有“南稻北麥”“東耕西牧”“南甘北甜”的說法,說說這種格局各自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1.(1)①區域種玉米;②區域種谷子;③區域種莜麥。(2)發展林業。(3)氣溫。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2.立體農業的好處:充分利用南方充足的光熱水等氣候資源,敢于向空間要土地,合理安排農業內部結構,促進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并且節省土地和資金投入,大大提高土地生產率。3.南稻北麥主要是受熱量和水分的影響,東耕西牧主要是受季風的影響,南甘北甜主要是受熱量的影響。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