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第四節 海洋資源學習目標1.初步樹立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基本地理觀念。2.重點:能列舉我國海域所具有的豐富的海洋資源,并由此引導學生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意義。【學法指導】學習本節內容要始終將南北海域所跨范圍熟記于心,通過對海洋生物、礦產、化學等資源的學習來理解我國海洋資源的豐富性。【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豐富的海洋寶藏 1.海洋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它擁有全球物種的 %。 2.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我國所管轄的海域面積大約有 萬平方千米,約為我國陸地面積的 。 3.我國沿海共有四大海域,它們分別是 海、 海, 海、 海,其中 海是我國的內海。 4.填海造陸是我們利用海洋資源的一種方法,它主要利用的海洋資源是 ( )A.海洋空間資源B.海洋生物資源C.海洋礦產資源D.海洋化學資源5.北部灣漁場所在的海區是 ( )A.渤海 B.黃海C.東海 D.南海知識點二 保護海洋資源 1.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最大威脅是來自 不科學的開發活動。 2. 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保護漁業資源的一種制度。因該制度所確定的休漁時間處于每年的三伏季節,又稱伏季休漁。 3.為改善海洋環境,給動、植物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人們常在海中設置 。 4.下列做法不能達到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目的的是 ( )A.休漁 B.投放魚苗C.近海養殖 D.填海造陸【答案】知識點一1.992.300 1/33.渤 黃 東 南 渤4.A 5.D知識點二1.人類2.休漁3.人工魚礁4.D【合作探究】 1.閱讀下面短文,探討下列各題。21世紀將是“海洋世紀”,我國要趕上經濟發達國家,躋身世界強國行列,必須改變只要960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傳統概念。我國東臨太平洋,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擁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我國享有主權與管轄權的海域有300萬平方千米,幾乎占我國陸上國土面積的1/3。這是我國的“藍色國土”,同960萬平方千米的陸上國土一樣神圣不可侵犯。(1)黃巖島所處海域是 ( )A.渤海 B.黃海C.東海 D.南海(2)下列能源屬于海洋能的是 ( )A.太陽能 B.地熱能C.潮汐能 D.風能(3)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豐富,已發現許多海上油氣沉積盆地,其中離我國大陸最遠的油氣沉積盆地是 ( )A.曾母盆地B.鶯歌海盆地C.珠江口盆地D.筆架南盆地(4)鹽是制堿的原料,請說說天津發展制堿的有利條件。2.下面是兩種不同的捕魚方案,根據你的理解,長期實施這兩種方案,將分別對魚的產量產生什么影響 方案一:每次魚汛都大量增加捕撈船隊,大魚、小魚一起捕撈,最大限度增加魚的產量。方案二:每次魚汛都嚴格控制捕魚的大小和數量,既不多捕也不少捕,讓魚有休養生息的機會。【答案】1.(1)D (2)C (3)A(4)接近原料(海鹽)產地。2.若長期實施第一種方案,過度捕撈海洋生物,魚的產量將越來越少;若長期實施第二種方案,給海洋生物以休養生息的機會,魚的產量將會比較穩定,還會穩中有升。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