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冊第4課 鄉愁余光中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內容解析】“郵票”這個意象來訴說小時候的鄉愁,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便寄托在小小的郵票里。“小小的”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上反襯出詩人思鄉之情的濃烈。“母親在那頭”寫與母親分隔兩地,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整首詩的感情基調憂郁深沉,朗讀時應語速稍慢,語調舒緩。【段落解析】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的“母子親情”。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內容解析】:把鄉愁說成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寄托了“我”和妻子的相互惦念。“船票”承載了濃濃的離愁別緒且與“郵票”相互映襯,具有對稱美。“新娘在那頭”寫與妻子分居兩地,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的思念。朗讀時“長大后”后需短暫停頓,以引起注意,凸顯“鄉愁”從少年時期到青年時期的變化。【段落解析】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背井離鄉,天各一方的“夫妻之愛”。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內容解析】母親去世后,一個孝子的鄉愁,是使他抱憾終生的那一方矮矮的墳墓,表現了一種天人永隔的無言悲痛。“外頭”與“里頭”的距離,是生死兩隔的距離,表達了詩人對母親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朗讀時“后來啊”應讀得悠長、深切,帶有嘆息意味。“墳墓”要讀得沉重,給人以凄涼感。后兩行要讀出悲愴與思念之情,“外”和“里”兩個字應略拖長。【段落解析】中年后生離死別,母子陰陽兩隔的“喪母之哀”。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內容解析】升華主題,“而”表明詩意發生了大的轉折。“淺淺”意味著臺灣與祖國大陸山水相連。“海峽”這個意象,表現了游子對故土的思念以及期盼祖國早日統一的思想感情。個人的故鄉之思升華為家國之思,個人的悲歡與民族的鄉愁交融在一起,表達了!詩人渴望祖國統一的思想感情。朗讀時“而現在”感情加深,長停一下。“那”字要重讀,“那”后的“頭”字要緩緩地收,讀得深沉。【段落解析】寫同胞難以相聚,國家不能統一的“家國之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