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了解輪船的漂浮原理、潛水艇的浮沉原理、氣球飛艇的升降。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和受力分析,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和分析,了解輪船是怎樣浮在水面上的以及浮力的其他應用。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初步建立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1. 重點:物體的浮沉條件。- 物體的浮沉條件是指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取決于物體所受的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當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懸浮;當物體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物體的浮沉條件是分析物體在液體中運動狀態的重要依據,是解決浮力相關問題的關鍵,也是浮力知識的重點內容。2. 難點: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等應用原理。- 輪船:輪船的難點在于理解它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雖然我們知道它是通過空心結構來增大排水體積,從而增大浮力,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還需要對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有深入的認識。- 潛水艇:潛水艇的難點在于它如何實現上浮和下潛。這涉及到對潛水艇內部注水和排水的操作,以及對自身重力的調節。要理解這個過程,需要對浮力和重力的變化有清晰的把握。- 氣球和飛艇:它們的難點在于理解為什么填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就能升空。這需要對空氣浮力有正確的認識,以及理解氣體密度對浮力的影響。三、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飄在漂浮的輪船、懸浮的潛水艇、沉底的石頭、上浮的木頭圖片,提問這些圖片的特點。- 漂浮的輪船:輪船浮在水面上,不完全浸沒在水中。- 懸浮的潛水艇:潛水艇在水中保持靜止,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沉底的石頭:石頭完全浸沒在水底,不受浮力作用。- 上浮的木頭:木頭在水中向上運動,有向上的趨勢。- 學生回答:有在水面,有在水里,有在水底的。- 教師提問:大家都知道丟一塊鐵在水中,肯定會下沉,為什么輪船是鐵卻不會下沉呢?潛水艇為什么能夠懸浮在水中呢?石頭為什么下沉,木頭為什么上浮?物體的浮沉條件跟什么有關呢?學習完這節課,我們就都能解決了。2. 新課講授:- 演示一:將三個乒乓球浸沒在水中(一個充滿橡皮泥;一個有部分橡皮泥,用蠟封住;一個中空),松手后,同學觀察浮沉情況。- 學生觀察:有的上浮,有的下降,有的懸浮。- 教師提問:小組從受力討論,為什么會有浮沉?- 演示二:雞蛋在鹽水中,開始在杯底,然后逐漸往液體里加鹽,雞蛋逐漸上浮,直至露出水面。提問,雞蛋為什么會上浮?- 學生回答: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也和液體密度有關,鹽水密度變大,雞蛋受浮力變大所以上浮。3. 鞏固提高:- 漂浮的輪船:- 教師提問:輪船是鐵做的為什么不沉呢?我們做一個小試驗就知道了:用橡皮泥捏任意形狀,看誰能將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且裝載小豆子最多。- 學生活動。- 教師提問:怎么做才可以裝豆子多呢?- 學生回答: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排開液體體積變大,大于重力便可漂浮起來。排開液體體積越大,裝豆子也會越多。- 教師講解:輪船也是這個道理,它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把用密度大于水的鋼鐵制成的空心的輪船,使它排開水的體積增大,從而增大浮力,使它能夠浮在水面上。輪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 潛水艇:- 教師提問:潛水艇是如何實現上浮和下潛的呢?我們看一個演示實驗后小組討論。- 學生觀察討論。- 學生回答:潛水艇上浮時,排開艇中液體,減少自身重力;下潛時,吸水,增加自身重力。- 教師講解:對,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而實現上浮和下潛。- 氣球飛艇:- 教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氣球和飛艇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告訴老師。- 學生回答:空氣中也有浮力,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 教師講解:氣球飛艇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就可以實現氣球飛艇的升空。4. 小結作業:理解記憶液體的浮沉條件,利用浮沉條件解釋密度計的原理。四、板書設計:1. 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大于重力,物體上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懸浮;浮力小于重力,物體下沉。2. 應用: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五、教學反思: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包含抽題、編寫教案、試講、答辯等環節,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豐富多樣,本篇告訴你如何寫好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并在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中取得高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