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 生物 年級 高二 時間課題 2.1 植物細胞工程 課型 新授課課時 第1課時 主備教師學習目標 1.運用結構與功能觀,闡明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控制。 2.采用歸納與概括的方法,闡明植物組織培養和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知識填空 知識點一 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技術 (一)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1.細胞的全能性 (1)定義: (2)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3)體現全能性的標志: (4)不體現全能性的實例: (5)不體現全能性的原因: 2.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1)概念: (2)原理: (3)請結合教材P35圖中植物組織的變化寫出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流程: (4)植物激素的作用: 是啟動 的關鍵激素。它們的濃度、比例都會影響植物細胞的發育方向。 (5)閱讀教材P35-36探究 實踐菊花的組織培養總結歸納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Ⅰ.教材P116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常用培養基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a.培養基名稱: ; b.物理性質: ; c.碳源: 。 Ⅱ.方法步驟 ①外植體消毒; 用 擦拭雙手和超凈工作臺面。 流水沖洗外植體(幼嫩的莖段)→酒精消毒30s→ 清洗2-3次 → 處理30min→無菌水清洗2-3次 ②外植體處理; 將消毒過的外植體置于無菌培養皿,用無菌濾紙吸去表面水分,用解剖刀將外植體切成0.5-1cm長的小段。 ③接種外植體; 在 旁,將外植體的 插入 的培養基中。用封口膜或瓶蓋封蓋瓶口,并在培養瓶上做好標記。 注意:接種時,注意外植體的方向,不要倒插(使形態學下端接觸培養基)。 ④誘導愈傷組織; 將接種了外植體的錐形瓶置18-22℃的培養箱中培養。在培養過程中,定期觀察和記錄愈傷組 織的生長情況。 ⑤誘導芽和根; 培養15-20d后,將生長良好的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培養基上出芽后,再將其轉接到誘導生根的培養基上,進一步誘導形成試管苗。 (每日需要給予適當時間和強度的光照,因為芽發育成葉,葉肉細胞中葉綠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⑥移栽 移栽前先打開封口膜或瓶蓋,讓試管苗在培養箱內生長幾日。用流水清洗掉根部的培養基后,將幼苗移植到消過毒的 等環境中, 待其長壯后再移栽入土。每天觀察并記錄幼苗的生長情況,適時澆水、施肥,直至開花。 核心歸納——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 (二)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1.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過程 (1)去壁:用 去除植物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 (2)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 ①物理法: 等。 ②化學法: 等。 思考1:體細胞融合成功后培養基中共 種細胞類型( ), 其中融合細胞類型有 種( ), 而真正符合要求的是 ,因此要對融合細胞進行篩選。 思考2:若番茄細胞具有2x條染色體,2個染色體組,基因型為Aabb。馬鈴薯細胞含有4y條染色體,4個染色體組,基因型為ccccDDdd。 ①雜種細胞染色體數為? ②雜種細胞染色體組數為? ③雜種細胞基因型為? ④從雜種植株的染色體組成上看屬于何種變異? (3)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 原生質體融合的過程利用了 , 雜種細胞發育成雜種植株利用了 。 思考3:“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沒有如科學家所想象的那樣,地上結番茄,地下結馬鈴薯,這是為什么? 2.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小結 (1)概念: (2)實例: (3)意義: (4)研究現狀: 仍有許多理論與技術問題沒有解決,還不能讓雜種植株表現出人們所需要的所有性狀。 核心歸納 1.植物體細胞雜交與植物組織培養的比較 2.特別提醒 1.下圖是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通過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的實驗流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進行a處理時能用胰蛋白酶 B.b是誘導融合后得到的雜種細胞 C.c是培養后得到的具有耐鹽性狀的幼芽 D.進行d選擇時要將植株種在高鹽環境中 2.下列關于植物細胞工程發展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902年,哈伯蘭特成功地用實驗證明了細胞的全能性 B.1958年,斯圖爾德等發現胡蘿卜的花粉細胞可以分化為胚 C.1960年科金成功獲得了原生質體,為植物細胞的融合奠定了基礎 D.1971年卡爾森誘導番茄和馬鈴薯體細胞融合,獲得了第一株體細胞雜種植株 3.植物體的全部細胞,都是從受精卵經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因此,植物體內的每一個體細胞也都具有和受精卵完全一樣的DNA序列和相同的細胞質環境,理論上每個植物細胞在適宜條件下都具有全能性,以下有關植物細胞全能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只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也可能有全能性 B.以四倍體和二倍體的西瓜為親本雜交獲得的三倍體無子西瓜體現了植物細胞全能性 C.植物細胞工程的理論基礎是細胞全能性 D.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產生完整生物體或分化成其他各種細胞的潛能 4.如圖為某組織培養過程的簡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b為脫分化過程,其培養基中必須含有有機營養物質 B.b→c為再分化過程,此過程需要給予光照 C.愈傷組織分裂分化過程中不再需要植物激素的參與 D.b→c過程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5.下列有關菊花組織培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菊花組織培養的全過程都要在有光條件下進行 B.為防止雜菌污染,所用器械需滅菌,實驗人員需進行無菌操作 C.切取幼嫩的菊花莖段,因為該部位容易誘導形成愈傷組織 D.為充分利用培養條件,每個錐形瓶可接種6~8個外植體 6.(2018·天津高考)蘆筍是雌雄異株植物,雄株性染色體為XY,雌株為XX;其幼莖可食用,雄株產量高。以下為兩種培育雄株的技術路線。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形成愈傷組織可通過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誘導 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 C.雄株丁的親本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為XY、XX D.與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