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基因的顯性與隱性 導學案【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相對性狀與基因的關系,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說近親結婚的危害;2. 通過對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分析,引導學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結論。【自學導航】一、孟德爾雜交實驗討論,閱讀課本第33-35頁,完成下列填空。孟德爾在1858年開始了一系列豌豆實驗,在八年時間里他一共研究了28000株豌豆,獲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發現了 重要的遺傳規律。下列豌豆雜交實驗:結論:(1)相對性狀具有 和 之分。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叫做 性狀。未表現的性狀叫做 性狀。如上圖,高莖為顯性性狀,矮莖為隱性性狀。(2)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有 和 之分。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為 。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稱為 。習慣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分別表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如圖所示:(3)體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中只有成對基因中的一個。子代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分別來自親代雙方。(4)子一代( )的生殖細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由于雌雄生殖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子二代的基因組成有 三種,表現的性狀有高莖,也有矮莖,可見,子一代(Dd)中,隱性基因d控制的性狀雖然沒有表現,但它還會遺傳下去。只有子代的基因組合是兩個隱性基因時表現為隱性性狀。如下圖所示:二、禁止近親結婚閱讀課本第36-38頁,完成下列填空。1.我國婚姻法規定: 禁止結婚。2.人類的許多疾病是由 引起的。致病基因有 基因和 基因之分。顯性遺傳病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容易察覺,但是隱性遺傳病比較復雜。3.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出現過某一種遺傳病,或攜帶致病基因,其后裔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大,如果有親緣關系的后裔之間結婚生育,這種遺傳病出現的幾率就增大。【當堂訓練】1.在下列基因組合中,表現出相同性狀的是( )A.Bb和BB B.BB和bb C.Aa和Bb D.Bb和bb2.白化病是由基因異常導致的先天性遺傳病,如圖是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家系圖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Ⅱ﹣6的直系血親是Ⅰ﹣1、Ⅰ﹣2B.由如圖可知,白化病是顯性遺傳病C.Ⅰ﹣3的基因組成為AaD.Ⅱ﹣7的基因組成可能為AA或Aa,其中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基因組成出現的可能性為1/33.下圖表示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豌豆開花后,將純種高莖豌豆花的雄蕊摘除并進行人工授粉B.F1 代都是矮莖豌豆C.矮莖豌豆是顯性性狀D.F1代自交,產生的F2 代出現了三種基因組成4.如圖為人體體細胞中的2對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示意圖。下列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表示顯性基因,A控制的性狀與a控制的性狀是相對性狀B.如果B來自于父方,則A一定來自于母方C.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D.a控制的性狀不能表現出來,但a可能會傳遞給子代5.以下關于優生與遺傳病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人類遺傳病是指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B.嬰兒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屬于遺傳病C.禁止近親結婚可有效降低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D.一個人的染色體帶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遺傳病6.如圖,為基因在體細胞中染色體上的位置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A和基因B控制的性狀為顯性性狀B.基因A與a,基因B與b都是等位基因C.基因a和b都不能通過配子傳遞給后代D.若基因B來自母方,則基因b來自父方7.遺傳學上,將基因組成為AA、bb、DD……類型的個體稱為純種,將基因組成為Aa、Bb……類型的個體稱為雜種。糯與非糯是玉米的一對相對性狀,科研人員將純種糯玉米(A株)和純種非糯玉米(B株)間行種植(可能的傳粉方式如圖),結果發現糯玉米果穗上出現了糯和非糯兩種玉米粒,而非糯玉米果穗上只出現了非糯玉米粒。 (1)在糯與非糯這一對性狀中, 為顯性性狀。(2)用D和d表示控制這對性狀的一對基因,選擇A植株果穗上所結的一個玉米粒,其胚的基因組成是 。(3)若將A植株果穗上所結的非糯玉米粒種下去,并控制條件使它只進行圖中a所示的傳粉方式,所結的玉米粒共收獲了200粒,從理論上推測,性狀為糯的應有 粒。(4)玉米成熟的花粉中含有其精子。根據有關研究,若花粉內的精子含有控制非糯性性狀的基因,則此種非糯性花粉遇碘變藍黑色。若花粉內的精子含有控制糯性性狀的基因,則此種糯性花粉遇碘變橙紅色。取A植株花粉加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顯示 色;將A植株果穗上所結的非糯玉米粒種下去獲得植株,取該植株花粉加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顯色情況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