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2.2通過感官來發現 單元教學規劃+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2.2通過感官來發現 單元教學規劃+課件+課時教案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2.2通過感官來發現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
內容總覽
新知講解
05
課堂練習
06
課堂總結
07
板書設計
08
作業布置
09
目錄
03
核心素養目標
04
新知導入
01
02
單元主題概述
單元教學結構圖
單元主題概述
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
單元教學結構圖
我們自己
我們的身體
外部結構
(左右對稱)
我們的感官
內部結構
肌肉、骨骼
頭、頸、軀干、四肢
(眼看)
呼吸聲、心跳聲、腸鳴聲
我們的生長
眼看:形狀、大小、顏色、透明
(手摸)
(耳聽)
耳聽:聲音
鼻聞:氣味
舌嘗:味道
皮膚:粗糙、軟硬、輕重
發現身體生長
推測身體生長變化
核心素養目標
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
通過比較獲取的信息,能區別出各感覺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1)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夠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觀察、實驗發現的事實和想象。
(1)能如實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擔自己的工作,并積極參與研究活動。
新知導入
我們用了哪幾種方法觀察我們的身體?
用眼睛看:人體分頭、頸、軀干和四肢
用耳朵聽:聽腹部和背部聲音,知道人體內有心、肺、腸等器官
用手摸:皮膚下面有肌肉和骨骼
新知導入
除此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感知事物?
舌頭嘗:品嘗味道
鼻子聞:聞聞氣味
新知導入
當我們不知道是什么物品的時候,不要品嘗,避免中毒或傳染疾病。
當我們用手去摸物體的時候,感知物體軟硬、冷熱,這是誰的功勞?
皮 膚
新知導入
眼、耳、鼻、舌和皮膚是感覺器官,簡稱“感官”。感官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

形狀、大小、顏色
視覺

聲音
聽覺

氣味
嗅覺

味道
味覺
皮膚
冷熱、干濕
觸覺
新知導入
觀察下面圖片,人們運用什么感官從哪些方面感知事物的?
皮膚——觸覺
舌頭——味覺
耳朵——聽覺
眼睛——視覺
鼻子——嗅覺
新知講解
活動1:交流感官信息
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
任選一件物品,交流感官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新知講解
物品 視覺 聽覺 嗅覺 觸覺 味覺
積木
橡皮
小鼓
顏色:紅、黃、藍、綠
形狀: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大小:有大有小


較粗糙

顏色:黃色
形狀:長方形
顏色:紅、白
形狀:圓形


光滑

鼓聲

光滑

活動1:交流感官信息
信息交流
新知講解
活動1:交流感官信息
我們能分別說說眼、耳、鼻、舌和皮膚的作用嗎
聽覺——聽
聲音的方向、遠近、
有無……
視覺——看
顏色 形狀 大小……
觸覺——摸
光滑 粗糙 冷熱 干濕軟硬 疼痛……
嗅覺——聞
香 臭 剌激性……
味覺——嘗
酸 甜 苦 辣 咸……
新知講解
活動2:看到的和想到的
看下面的圖片,說說我們看到的和我們想到的,并用詞匯記錄下來。
新知講解
活動2:看到的和想到的
看到:
想到:
看到:
想到:
石頭 灰色
堅硬 粗糙 重
燒杯 水 水珠

看到:
想到:
包子 豆沙餡
圓的 白色
熱 香氣撲鼻
看到:
想到:
音箱 長方體
黑色
動聽音樂
新知講解
活動3:實際觀察
巖石、水、包子、音響等這些物品特點是不是我們看到和想象的這樣?請用五種感官實際觀察物品,再次用詞匯記錄我們的發現。
新知講解
①用5種感官同時觀察記錄
②邊觀察邊思考我們想象的特征是通過哪個感覺器官做出的真實觀察
③觀察時請保持輕聲交流,不離開位置,比比哪個小組觀察得最認真、最有秩序
④熱水燙手,觀察時應小心;玻璃杯是玻璃制品應小心別摔碎
溫馨提示
活動3:實際觀察
新知講解
活動3:實際觀察
觀察記錄
觀察方法 眼看 手摸 鼻聞 耳聽
特征
灰色、形狀不規則
粗糙、質地堅硬
沒有氣味
掉在地上有聲音
觀察方法 眼看 手摸 鼻聞 品嘗
特征
無色
透明
很燙
無氣味
無味道
新知講解
活動3:實際觀察
觀察記錄
觀察方法 眼看 手摸 鼻聞 口嘗
特征
白色的
溫熱
軟軟的


觀察方法 眼看 手摸 鼻聞 耳聽
特征
黑色
長方形
堅硬
無氣味
播放有聲音
新知講解
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種感官所獲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單獨靠一個感覺器官無法采集到詳細的信息;綜合使用多種感覺器官才能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
活動3:實際觀察
新知講解
拓展活動
如果缺少了某種感官,會怎么樣?世界上有許多視力障礙和聽力障礙的人,他們沒有我們幸運,他們會遇到哪些困難?
視力障礙的人,看不見或看不清物體
聽力障礙的人,聽不見或聽不清聲音
新知講解
拓展活動
保護感覺器官很重要,因為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
你知道哪些保護感覺器官的方法?
新知講解
拓展活動
充足的白天戶外活動
控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
不要近距離看電視長時間盯屏幕
看書習字一定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
眼與書應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離
不要在開動的汽車上或在走路和躺著時看書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
不玩剪子、鑷子、筷子等尖硬的東西,以防戳傷眼睛
新知講解
拓展活動
用正確的方法洗鼻
不用力擤鼻
要及時戒掉反復摳鼻腔的不良習慣
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護膚品或是洗護品
在進行體育活動或接觸高風險運動時,佩戴適當的頭盔或面具可以有效減少鼻子受傷的風險。
新知講解
拓展活動
不長時間待在嘈雜的環境中;
洗澡或游泳后擦干耳道
不要過度使用耳機
避免不當挖耳
課堂練習
1.填空題
(1)在挑選蘋果時,我們可以用________觀察它的顏色,用_________聞它的氣味,也可以用__________嘗一嘗味道。
(2)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___________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的感覺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皮膚


感知





2.判斷題
(1)人們一般利用舌頭來聞氣味。( )
(2)皮膚感覺不到香味,能感覺到冷熱。( )
(3)單憑眼睛看就可以知道西瓜甜不甜。( )
(4)在用舌頭嘗的方法觀察前,一定要先經過老師或家長確認它是安全的。( )
(5)手不屬于感覺器官。( )
課堂練習





3.選擇題
(1)屬于感覺器官的是( )
A.眼睛 B.心臟 C.血管
(2)人們常用 ( )來感受物體的粗糙程度。
A.鼻子 B.耳朵 C.皮膚
(3)觀察一種不熟悉的液體時,能做的是 ( )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聞 C.用嘴巴嘗
(4)吃飯時我們用到的感覺器官正確的一組是( )
A.味覺和嗅覺 B.聽覺和嗅覺 C.聽覺和視覺
課堂練習
A
C
A
A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
板書設計




皮膚
通過感官來發現
感官
認識事物更全面
作業布置
1.缺失感官的感知功能給生活和行動帶來了很多不便。請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游戲:蒙上雙眼走路,體驗盲人是怎么生活。
2.想一想看到聾啞盲人,我們該怎么做?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單元《我們自己》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我們自己
主題概述 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
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二、學習內容: 5.5.4識別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 三、學業要求: (1)識別人體的感覺器官。 (2)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身邊常見生物的外部形態特征。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六課,分兩個層次結構:前四課從身體的結構入手,逐步發展到對感覺器官的認識。最后兩節課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關注自身健康成長的機會。 本單元從認識人體的外部結構引入,設計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膚)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活動,并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發育過程,以此促進他們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為他們在小學中、高學段學習人體系統打下基礎。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有機會觀察討論人體的基本結構。將眼、耳、鼻、舌和皮膚作為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嘗試回顧自己的生長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 學生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二是要發展自己的健康意識,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
學情分析 “我們自己”單元是繼“植物”和“動物”之后的第三個有關生命科學的單元,從一年級開始,不同的觀察活動都將感覺器官的觀察活動作為一個活動重點來處理,學生對于感覺器官的功能已經很熟悉,所以在感覺器官的認識活動中,重點呈現了感覺器官對于人認識世界所具有的學習功能的表現,教學中的活動表現出從感覺入手到知覺判斷的過程。 對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身體就是自己,而陌生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正式對身體開展有目的地觀察和認識,教師只要善加引導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
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我們身體是由共同的外部結構和許多內部結構構成的,這些可以被觀察和描述。 (2)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具有學習的功能。 (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在不斷生長。 二、科學思維 (1)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 (2)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 三、探究實踐 (1)能夠從外部觀察頭、頸、軀干和四肢組成的身體的基本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自己身體內部的情況。 (3)能夠認識到感覺器官能讓我們觀察到具體的事物,以此區分事實與想象。 (4)能認識到通過感覺器官能獲取事物相同與不同特征,用比較方法識別不同事物。 (5)能夠知道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做出反應。 (6)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 (7)能夠關注未來身體的生長,認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責任。 四、態度責任 (1)能夠如實講述觀察到的事實。 (2)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觀察認識事物。 (3)能夠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學研究的興趣。 (4)愿意在小組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單元結構化活動
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我們自己》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觀察我們的身體(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部的情況。關于我們的身體,你知道些什么?(1)知道我們的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 (2)知道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1實驗課通過感官來發現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1實驗課 觀察與比較(1)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征和變化 (2)能夠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利用感覺器官,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特征及其變化。1實驗課測試反應快慢 通過簡單的數據比較,可以發現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在翻拍手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1)知道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2)知道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1觀察課發現生長 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你注意過自己身體變化嗎?知道自己身體不斷生長。1實驗課身體的“時間膠囊”能夠通過對長輩、哥哥姐姐們身體生長情況了解,推測自己身體生長變化情況。做個“時間膠囊” 把自己現在身體信息和預計小學畢業時身體信息記錄下來。 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不斷地生長。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2《通過感官來發現》教學設計
一、素養目標
1.科學觀念:
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
2.科學思維:
通過比較獲取的信息,能區別出各感覺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3.探究實踐:
(1)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夠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觀察、實驗發現的事實和想象。
4.態度責任:
(1)能如實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擔自己的工作,并積極參與研究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識別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并能利用其幫助我們認識周圍事物及其變化。
難點:能夠清楚地描述自己在觀察、探究中發現的事實和想象。
三、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 ☆
交流感官信息 明確每個感官都有自己能感知到的信息 能 基本能 不能
看到的和想到的 能用最直接的眼睛觀察并科學描述事物信息 能 基本能 不能
感官綜合觀察 能綜合運用感官觀察事物并科學描述事物信息 能 基本能 不能
學習收獲
四、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
(一)情境導入 1.我們用了哪幾種方法觀察我們的身體? 明確: (1)用眼睛看:人體分頭、頸、軀干和四肢 (2)用手摸:皮膚下面有肌肉和骨骼 (3)用耳朵聽:聽腹部和背部聲音,知道人體內有心、肺、腸等器官 2. 除此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感知事物? 明確: (1)舌頭嘗:品嘗味道 (2)鼻子聞:聞聞氣味 注意:當我們不知道是什么物品的時候,不要品嘗,避免中毒或傳染疾病。 3. 當我們用手去摸物體的時候,感知物體軟硬、冷熱,這是誰的功勞? 明確:皮膚 4. 眼、耳、鼻、舌和皮膚是感覺器官,簡稱“感官”。感官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例如, 眼睛會產生形狀、大小、顏色等視覺信息,耳朵會產生各種聲音的信息,鼻子會產生各種氣味信息,舌會產生各種味道信息,皮膚會產生冷熱、干濕等信息。 觀察下面圖片,人們運用什么感官從哪些方面感知事物的? 由上節課內容導入,聚焦問題,不僅知識銜接,而且還引導學生認知各種感官。 關注學生是否曾經使用感官感知過事物。
(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交流感官信息 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任選一件物品,交流感官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1. 信息交流 2. 我們能分別說說眼、耳、鼻、舌和皮膚的作用嗎 明確: 活動評價二:看到的和想到的 看下面的圖片,說說我們看到的和我們想到的,并用詞匯記錄下來。 明確: (1)圖1:看到石頭、灰色,想到堅硬、粗糙、重。 (2)圖2:看到燒杯、水、水珠,想到熱。 (3)圖3:看到包子、豆沙餡、圓的、白色,想到熱、香氣撲鼻。 (4)圖4:看到音響、長方體、黑色,想到動聽音樂。 活動評價三:感官綜合觀察 巖石、水、包子、音響等這些物品特點是不是我們看到和想象的這樣?請用五種感官實際觀察物品,再次用詞匯記錄我們的發現。 1.溫馨提示 ①用5種感官同時觀察記錄 ②邊觀察邊思考我們想象的特征是通過哪個感覺器官做出的真實觀察 ③觀察時請保持輕聲交流,不離開位置,比比哪個小組觀察得最認真、最有秩序 ④熱水燙手,觀察時應小心;玻璃杯是玻璃制品應小心別摔碎 2.觀察記錄 (1)巖石 (2)水 (3)包子 (4)音箱 3.討論 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種感官所獲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明確:單獨靠一個感覺器官無法采集到詳細的信息;綜合使用多種感覺器官才能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 活動一:經過交流讓學生明確每個感官都有自己能感知到的信息。 活動二:引導學生用最直接的眼睛觀察活動,呈現出眼睛能夠看到的事實與頭腦中的想象的不同。 活動三:意圖讓學生將上一個活動的想象,用其他感覺器官進行真實的觀察,給出事實現象的描述,再次對事實和想象加以區分。 活動一:關注學生能否體驗到感官作用。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用科學詞匯描述事物特征。 活動三:考查學生能否綜合運用各種感官描述事物特征。
(三)拓展 1.如果缺少了某種感官,會怎么樣?世界上有許多視力障礙和聽力障礙的人,他們沒有我們幸運,他們會遇到哪些困難? 預設:視力障礙的人,看不見或看不清物體 聽力障礙的人,聽不見或聽不清聲音 2.保護感覺器官很重要,因為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你知道哪些保護感覺器官的方法? 明確: (1)保護眼睛:充足的白天戶外活動;控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要近距離看電視長時間盯屏幕;不要在開動的汽車上或在走路和躺著時看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眼與書應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離;看書習字一定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不玩剪子、鑷子、筷子等尖硬的東西,以防戳傷眼睛 (2)保護鼻子:用正確的方法洗鼻;不用力擤鼻;要及時戒掉反復摳鼻腔的不良習慣;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護膚品或洗護品;在進行體育活動或接觸高風險運動時,佩戴適當的頭盔或面具可以有效減少鼻子受傷的風險。 (3)保護耳朵:不長時間待在嘈雜的環境中;洗澡或游泳后擦干耳道;不要過度使用耳機;避免不當挖耳。 樹立學生保護感官意識 對學生提出的保護措施積極肯定
(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
五、成果集成
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六、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填空題
(1)在挑選蘋果時,我們可以用________觀察它的顏色,用_________聞它的氣味,也可以用__________嘗一嘗味道。
(2)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___________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的感覺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2.判斷題
(1)人們一般利用舌頭來聞氣味。( )
(2)皮膚感覺不到香味,能感覺到冷熱。( )
(3)單憑眼睛看就可以知道西瓜甜不甜。( )
(4)在用舌頭嘗的方法觀察前,一定要先經過老師或家長確認它是安全的。( )
(5)手不屬于感覺器官。( )
3.選擇題
(1)屬于感覺器官的是( )
A.眼睛 B.心臟 C.血管
(2)人們常用 ( )來感受物體的粗糙程度。
A.鼻子 B.耳朵 C.皮膚
(3)觀察一種不熟悉的液體時,能做的是 ( )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聞 C.用嘴巴嘗
(4)吃飯時我們用到的感覺器官正確的一組是( )
A.味覺和嗅覺 B.聽覺和嗅覺 C.聽覺和視覺
【綜合實踐類作業】
1.缺失感官的感知功能給生活和行動帶來了很多不便。請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游戲:蒙上雙眼走路,體驗盲人是怎么生活。
2.想一想看到聾啞盲人,我們該怎么做?
參考答案
1.(1)眼 鼻 舌 (2)感知 (3)眼 耳 鼻 舌 皮膚
2.(1)√ (2) (3) (4)√ (5)√
3.(1)A (2)C (3)A (4)A
七、板書設計
通過感官來發現 眼 耳 感官 鼻 認識事物更全面 舌 皮膚
八、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學生將有意識地主動利用眼、耳、鼻、舌、皮膚的感覺功能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同時他們會發現,每個感覺器官都有自己能夠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夠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綜合使用感覺器官能夠幫助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更全面的認識。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佛教| 土默特左旗| 黔江区| 泰宁县| 宁安市| 利川市| 和政县| 大连市| 大港区| 武功县| 拉萨市| 株洲市| 丹东市| 余庆县| 抚宁县| 安仁县| 收藏| 漳州市| 眉山市| 托克托县| 仁寿县| 法库县| 长汀县| 阳春市| 兴仁县| 罗江县| 景洪市| 团风县| 商水县| 永嘉县| 磴口县| 墨竹工卡县| 宁陕县| 滕州市| 商洛市| 泰顺县| 安陆市| 黎城县| 郑州市|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