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 學案 課時15 從世界看中國(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 學案 課時15 從世界看中國(含解析)

資源簡介

[課程標準]  1.運用地圖,描述中國的地理位置與疆域特征,說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增強國家版圖意識與海洋權益意識。 2.運用中國行政區劃圖,識別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人口的基本狀況和變化。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體系架構]
課時15 從世界看中國
考點1 疆域(5年1考)
1.優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緯度位置 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寒帶,光熱條件好
海陸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
2.海陸兼備的大國
(1)我國領土的四端。
端點 位置 經緯度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 約4°N
最北端 黑龍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約53°N
最西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 約73°E
最東端 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 約135°E
(2)我國疆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東西時間差異大。
(3)陸地大國。
①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
②與14個國家陸上相鄰:A朝鮮、B俄羅斯、C蒙古、D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E巴基斯坦、F印度、G尼泊爾、不丹、H緬甸、老撾、I越南。
(4)海洋大國。
①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
②瀕臨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Ⅰ渤海、Ⅱ黃海、Ⅲ東海、Ⅳ南海。
③島嶼:近海分布著Ⅴ臺灣島、Ⅵ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眾多島嶼。
④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J韓國、K日本、L菲律賓、M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
⑤內海: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所環抱的Ⅰ渤海,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Ⅶ瓊州海峽。
⑥我國與A朝鮮、I越南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易錯警示 中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俄羅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最大內陸國是哈薩克斯坦;與中國有不連續疆界的是俄羅斯和印度。
考點2 行政區劃(5年2考)
1.三級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市、自治縣)、鄉(鎮、民族鄉)。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域。
2.23個省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序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①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② 吉林省 吉 長春
③ 遼寧省 遼 沈陽
④ 山東省 魯 濟南
⑤ 山西省 晉 太原
⑥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⑦ 河南省 豫 鄭州
⑧ 陜西省 陜或秦 西安
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⑩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安徽省 皖 合肥
江西省 贛 南昌
江蘇省 蘇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青海省 青 西寧
臺灣省 臺 臺北
福建省 閩 福州
廣東省 粵 廣州
海南省 瓊 海口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3.5個自治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序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Ⅱ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Ⅳ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Ⅴ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4.4個直轄市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序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a 北京市 京 北京
b 天津市 津 天津
c 上海市 滬 上海
d 重慶市 渝 重慶
5.2個特別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
序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A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B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知識拓展 我國特殊的省級行政區域
(1)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域中,緯度最高的是黑龍江省,緯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2)陸地面積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陸地面積最小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
(3)最東端的是黑龍江省,最西端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跨經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
(5)鄰國最多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鄰省最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和陜西省。
(6)既有大陸海岸線,又有陸上國界線的是遼寧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7)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經過的省級行政區域: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臺灣省。
(8)云南省少數民族數量最多;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人口數最多。
考點3 人口(5年4考)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人口數量: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人口數),約占世界人口的1/5。
(2)人口政策:近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為了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長期均衡發展,國家不斷調整計劃生育政策。我國從2016年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
知識拓展 我國人口分布東西差異的原因
(1)我國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距海近,氣候濕潤,農業生產條件好,農業發達,開發較早,因此歷史上就是人口較多的地區。加上近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快,經濟發達,城鎮集中,人口密度大。
(2)我國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干旱,大部分地區生產條件差,加上近現代經濟、交通發展較慢,人口較少。
2.人口東多西少
(1)分布特點:分布很不均勻,東多西少。
(2)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黑河到云南騰沖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考點4 民族
1.中華民族大家庭
(1)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
(2)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超過1 600萬人。
2.民族分布特點
(1)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
(2)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4)部分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 樂器 重大節日或傳統活動
蒙古族 馬頭琴 那達慕節、賽馬、摔跤
朝鮮族 長鼓 跳板、長鼓舞
藏族 神鼓 雪頓節、賽牦牛、鍋莊舞
傣族 象腳鼓 潑水節、孔雀舞
哈薩克族 冬不拉 肉孜節、馬上摔跤
維吾爾族 手鼓 古爾邦節、手鼓舞
彝族 月琴 火把節
要點1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南北跨度大的優越性
2.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典例1 (2022·新疆)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片頭介紹:“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約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還是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的樂章?”據此完成(1)~(2)題。
(1)“是約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還是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湃?”,說明我國(  )
A.鄰國眾多 B.疆域遼闊 C.島嶼眾多 D.資源豐富
(2)“是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的樂章?”,道出了我國(  )
A.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明顯
B.東西距離長,時間差異大
C.大部分位于高緯度,終年嚴寒
D.熱帶面積廣,光熱條件好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題,“約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體現了我國陸地面積大,“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湃”體現了我國海域面積大,由此說明了我國疆域遼闊。第(2)題,我國的緯度范圍是4°N~53°N,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明顯,導致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因此才會出現“四季輪回的天地,冰與火的樂章”。
要點2 聯想記憶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
省級行政區域 輪廓 形象圖 文字記憶 簡稱 行政中心
廣東省 “大象頭” 粵 廣州
陜西省 “兵馬俑” 陜或秦 西安
云南省 “孔雀” 云或滇 昆明
黑龍江省 “天鵝” 黑 哈爾濱
湖南省 “母親” 湘 長沙
江西省 “父親” 贛 南昌
甘肅省 “啞鈴” 甘或隴 蘭州
海南省 “菠蘿” 瓊 海口
臺灣省 “香蕉” 臺 臺北
典例2 (2021·廣東)河口海岸水庫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區的水庫,其主要特點是利用堤壩分隔海水與淡水,從而達到蓄積淡水的目的。據此完成(1)~(2)題。
(1)適合修建河口海岸水庫的省級行政區域簡稱是(  )
A.晉 B.滬 C.藏 D.湘
(2)與長江三峽水庫相比,河口海岸水庫(  )
A.發電功率大 B.方便內河航運
C.防洪效益好 D.便于向城市供水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題,晉指的是山西省,滬指的是上海市,藏指的是西藏自治區,湘指的是湖南省。上海市瀕臨東海,位于長江入海口,其余省級行政區域均位于內陸地區。適合修建河口海岸水庫的省級行政區域是上海市,簡稱滬。第(2)題,與長江三峽水庫相比,河口海岸水庫靠近城市,更便于向城市供水;長江三峽發電功率大,方便內河航運,防洪效益好。
要點3 我國的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
典例3 (2022·廣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態勢,為此國家先后出臺“全面兩孩”“三孩”人口政策。下表為“2000年以來我國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齡段比重表”。據此完成(1)~(2)題。
項目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0~14歲 15~64歲 65歲及以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 70.2 7.0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1)2000年以來,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特點是(  )
A.0~14歲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B.0~14歲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15~64歲人口比重持續下降 D.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續上升
(2)我國出臺“全面兩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死亡數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勵生育,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題,由表可知,2000年以來,我國0~14歲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特點;15~64歲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呈先升后降的特點;65歲及以上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呈持續上升的特點。第(2)題,人口死亡數量與自然災害、醫療水平等相關,人口政策對降低人口死亡數量作用不大;我國出臺“全面兩孩”“三孩”人口政策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不是我國出臺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出臺“全面兩孩”“三孩”人口政策有利于增加人口密度;我國出臺“全面兩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勵生育,優化人口年齡結構,使得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協調。
考點1 疆域
(2023·廣東)大型紀錄片《航拍中國》跨越我國大江南北,從東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楊大漠,從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魚米之鄉,記錄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絢爛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書寫了祖國恢宏壯闊的山河史詩。下圖為“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據此完成第1題。
1.冬季,廣州綠樹成蔭,哈爾濱冰天雪地,造成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勢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人類活動
答案 C
解析 “廣州綠樹成蔭、哈爾濱冰天雪地”說明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南方溫暖,越往北氣溫越低。我國南北跨越近50個緯度,因此,造成冬季廣州與哈爾濱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地形和地勢、海陸位置及人類活動不是造成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因素。
(2023·山東臨沂)2022年5月20日,全球第一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該船以“船載艙養”模式常年游弋在黃海、東海和南海之間,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養殖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魚等魚種,被稱為“移動的海洋牧場”。下圖為“中國疆域圖”。據此完成2~3題。
2.我國地理位置優越,體現在(  )
A.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光熱豐富
B.地跨寒、溫、熱三帶,利于發展多種經營
C.海陸兼備,利于發展陸上和海上貿易
D.東靠亞歐大陸,西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
3.我國發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  )
A.山區面積廣大,草場面積廣闊
B.陸上國界線長,鄰國多
C.東西距離長,陸地面積廣闊
D.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
答案 2.C 3.D
解析 第2題,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A錯誤。我國地跨北溫帶和熱帶,無寒帶,B錯誤。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利于發展陸上和海上貿易,C正確。我國西靠亞歐大陸,東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D錯誤。故選C。第3題,我國發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故選D。
考點2 行政區劃
4.(2023·湖南衡陽)2023年,山東淄博、廣東江門、陜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火爆“出圈”。四個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代碼與其名稱、簡稱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A.①—廣東—粵 B.②—山東—魯 C.③—陜西—秦 D.④—浙江—滬
答案 C
解析 讀圖可知,①—山東省—魯,②—廣東省—粵,③—陜西省—秦或陜,④—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故選C。
(2022·湖南永州)詩詞中往往蘊含豐富的地理信息。讀下面的唐詩,回答第5題。
5.根據我國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推測“渝州”屬于現在的(  )
A.四川省 B.重慶市 C.湖北省 D.貴州省
答案 B
考點3 人口
(2023·廣東)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下圖為“2010—2022年我國年末總人口數及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據此完成6~8題。
6.2010—2022年,我國人口總數減少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7.近年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調整 ②養老觀念轉變 ③生育觀念轉變 ④育兒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為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優化生育政策 B.完善養老制度
C.實施延遲退休 D.加快城市化進程
答案 6.D 7.B 8.A
解析 第6題,讀圖可知,2022年末總人口為14.118億,低于2021年末總人口,說明2022年我國人口總數減少。其余年份人口總數均有增長。第7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育兒成本在增加,生育觀念、養老觀念的轉變,使得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②③④符合題意。我國依據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三孩”政策,這些政策是為了減緩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降趨勢,①不符合題意。第8題,為了扭轉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趨勢,緩減人口老齡化,我國應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從而改善我國人口結構,保持我國人力資源優勢。
(2021·廣東)人口性別比反映男女兩性人口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通常定義為每100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數。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市常住人口數量與性別比統計圖”。據此完成9~11題。
9.該市常住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社會經濟發展
B.教育水平提高
C.交通條件改善
D.生活成本降低
10.該市人口從“女多男少”轉為“男多女少”的時間段是(  )
A.1982—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11.1982—2020年,該市人口性別比變化的原因主要是(  )
A.產業結構改變 B.醫療保健水平提高
C.城市規模擴大 D.計劃生育政策調整
答案 9.A 10.C 11.A
解析 第9題,從圖中的時間點來看,20世紀80年代恰逢南方地區改革開放,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導致該市常住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第10題,從圖中看出,該市人口1982—2000年是“女多男少”,2010—2020年轉為“男多女少”。第11題,20世紀80年代南方地區改革開放,大量的農民工進入該地區,南方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基地,紡織、電子、服裝、玩具等產業均需要大量的女性勞動力。這種產業結構的改變是人口性別比變化的主要原因。
考點4 民族
(2023·新疆)紀錄片《航拍中國》深受觀眾喜愛。據此完成12~13題。
12.下列《航拍中國》拍攝到的民族風情與所屬民族相符的是(  )
A.那達慕大會——蒙古族 B.潑水節——滿族
C.賽龍舟——傣族 D.長鼓舞——土家族
13.節目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識的詩詞,例如: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上述①②③描述的內容分別對應的主要省級行政區域是(  )
A.山西、新疆、內蒙古 B.四川、新疆、貴州
C.甘肅、內蒙古、浙江 D.甘肅、河南、江蘇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12題,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是云南傣族的傳統活動,賽龍舟是漢族的傳統活動,長鼓舞是朝鮮族的傳統舞蹈,故選A。第13題,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描述的是甘肅玉門關;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內蒙古的草原景觀;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描述的是浙江杭州西湖的景觀。故選C。
14.(2022·海南)人口普查資料表明,我國沒有一個市縣的人口是由單一民族構成的。這說明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B.少數民族只分布在自治區
C.少數民族都分布在東部地區 D.漢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區
答案 A
解析 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少數民族不僅僅分布在自治區,在其余省級行政區域也有分布。漢族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裕民县| 磐石市| 郯城县| 五寨县| 马尔康县| 通许县| 萨迦县| 高雄市| 辽阳市| 德惠市| 车致| 马尔康县| 越西县| 平顶山市| 富阳市| 民和| 无棣县| 陵川县| 工布江达县| 兴海县| 砀山县| 宁强县| 密山市| 洪湖市| 禄丰县| 曲周县| 绍兴县| 临清市| 洛阳市| 获嘉县| 云浮市| 城口县| 临颍县| 三门峡市| 怀柔区| 三台县| 安泽县| 崇义县| 肇庆市| 大关县|